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母语习得起于语言实践,二语学习起于语言知识。语言实践的次序是听说读写,这个顺序是绝对的、不可逆的。语言知识分为语言本体知识和语言蕴含知识,语言本体知识是客观的、系统的,具有显性特征;语言蕴含知识是民族的、离散的,具有隐性特征。借助语言机制理论阐述了语言蕴含知识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成语言学理论是理论语言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和语言在人脑中的运作机制。历经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管约论和最简理论五个阶段的发展变化。本文首先介绍Chomsky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而分析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理论原则——"语言习得机制",最后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及其不足做出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3.
阻碍效应的研究对学习机制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联结主义学派和认知主义学派都对阻碍效应的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阻碍效应的存在是刺激之间竞争的结果,而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阻碍效应是人们理性推理的结果.文章对阻碍效应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从学习双机制角度对阻碍效应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语言与认知紧密相关,语言自身的模糊性决定了言语一进入认知系统便受制于模糊机制。模糊机制因而成为言语认知活动中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模糊现象是言语生成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文章基于语言发展史、符号学和认知心理学时言语认知中的模糊机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张晓婷 《海外英语》2012,(22):187-189
概念库经验识解机制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纯理功能理论在认知视角下的进一步拓展。它以经验语言的哲学观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成分、图式和序列为核心内容的经验语义识解机制。该文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经验识解机制理论对翻译中的语义传递过程起着强大的解释效力,可归纳为"成分对应,图式一致,序列解构"的解释效力假设。  相似文献   

6.
进化心理学运用进化理论对心理的起源和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通过对人类漫长进化历程的"过去"的梳理,认为语言也是人类长期适应进化的产物。原始祖先部落之间的生存竞争促使了语言机制的发生,人类优先掌握本族语言的语言机制被成功地保留在进化历程的适应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机制的功能,人类选择了一个延迟成熟的幼儿期,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激活语言机制,习得语言,使个体在成熟期前能最大限度地掌握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解决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主要的生存与繁殖问题。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儿童生长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发展几乎影响到儿童发展的所有方面。多年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对儿童语言获得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解释儿童语言的获得。先后形成了经典条件作用范式观点、操作条件作用范式观点、认知发展的观点、普遍性观点、成熟观点、"先天论"的观点、精进或调谐理论等研究成果,而从人类进化的宏观视角阐述与分析儿童语言获得机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可以满足认知柔性分析需要层级化的语言心理发展机制展示出语言学习者心理发展变化的一些基本定律。我们以这些定律作为基本理论命题,讨论语言心理发展的经验相关性原理以及各种学习心理因素在主体系统中的价值分布,提出了一个由元命题以及基于元命题的数理分析框架,旨在为具有必然和或然以及既然与应然的逻辑规律性质的语言学习心理的理论逻辑算法提供一种基本理解方式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9.
惠州方言中的"有"字句在普通话习得过程中存在负迁移现象,其产生的内部根源可以用标记理论和语言系统成分缺位补足机制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高专语言测试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依据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结合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分析了高职高专现行测试机制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完善高职高专英语测试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有关儿童为什么在短时间就掌握语言系统,科学家们的研究理论主要有两类:一类侧重外部条件,认为主要依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一类侧重内部条件,强调主要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大脑的遗传机制决定的。本文主要介绍儿童语言习得机制的相关理论,阐释儿童语言能力获得的条件与语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双语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特点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语者在两种或多种语言(或方言)之间转换的过程称为语码切换。本文概括介绍了双语者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动态加工特点,并用双语言语产生理论解释说明双语者语码切换的心理机制。在评述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双语言语产生中语码切换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中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是调整动学习者个体和群体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手段。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 ,提出学生学习外语的三维动力模型 ,并围绕三种动力探索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积极性的激励模式与方法。本文表明 ,外语学习除注意其本身的特点外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机制 ,对学生进行精神和思想上的正确引导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从其产生的心理机制看,语感是在同化与顺应的相互作用及循环出现的过程中获得了生成与发展的,直觉性、整体认知性、情感性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遮蔽启动实验探讨了中国学习者对英语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加工。结果表明,被试对高频动词的判断准确率高于低频动词,判断速度快于低频动词;规则假词不具有音系相似性效应,而不规则假词具有;低频规则动词和规则假词分解加工,不规则词和高频规则动词的加工不存在分解;规则度没有显著影响被试对英语规则和不规则动词的加工。被试利用记忆系统加工不规则词和高频规则动词,利用计算系统加工低频规则词和规则假词,符合双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6.
论实现“翻译‘多维度适应’”的语用顺应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语用顺应论和生态翻译学理论对语言使用机制的描述,笔者发现两个理论都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个连续不断选择、顺应(适应)的过程.在对语境的界定方面,两者也体现出了诸多相似性.这两个理论是一脉相传的.基于此,笔者借语用顺应论这块“他山之石”,来攻翻译这块“玉”,提出“翻译‘多维度适应’可以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上的话用顺应来达到”这一观点.同时,分别用例子来为论点提供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本认为教育技术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现代外语教学的理论涉及范围很广,从学习理论、教学原则到教学方法与模式都与此相关。开展外语学习理论探讨是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外语学习理论在外语学习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慧颖 《海外英语》2012,(4):133-134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SLA) with a great theoretical support on language teaching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nguage leaning.From the brief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of SLA theories interacted wit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related to SLA theories,which help teachers appropriately utilize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setting of China’s language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言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和晚期的思想虽有变化 ,但其一直关注语言的规范和界限。他早先提出的图式说让位于工具说和游戏说 ,给以后的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语言哲学家奠定了基础。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语言被比作一箱木匠工具 ,其中各种工具都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和运用技巧。语言也好比各种游戏 ,每一种游戏都有各自的设施、规则以及胜败标准。假如需要 ,而且具备了创造能力 ,当然还可以无限地增加新工具和新游戏。维氏的观点给英美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和塞尔以启发 ,他们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语言规则观点。如何使用语言 ,怎样认识语意和语用之间的关系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倡导者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规则说。本文在介绍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语言规则中 ,把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观点同言语行为的学说联系起来加以分析 ,使人们看到其中的来龙去脉 ,对当代西方语言哲学有个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