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形式,是人们情感表达的主要媒介.将自己的观念、想法和情感用语言清晰、唯美地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内涵很深的学问.文章立足于跨文化视角,赏析了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使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更好地融合,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色塑料     
柯吉 《语文新圃》2007,(4):21-22
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英文商标作为一种普通的文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对企业商品的宣传和推销,美化人们的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把东方与西方文化,企业、商品和消费者紧紧地相连.本文从翻译学的角度,分析了商标翻译中的语义、语音、文化及宗教信仰等多种影响因素,指出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对等出发进行商标的翻译,能更好地尊重民族习俗,从而更好地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人们对组织存在意义的基本态度.成人教育组织应确立一种与社会背景和自身文化相匹配的科学价值观,从而促进其不断地发展.本文依据当代我国成人教育组织的自身特殊性,从成人教育组织文化特色为基点,探析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弹钢琴.学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6.
文化语境制约着语言学习者有效得体的交际活动,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群体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风俗习惯等,能更好地促进两个民族人们的交流与来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之差异出发,就Leech的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比较研究,剖析了两种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准则侧重、隐私、称呼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现,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从而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其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古代民间体育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中国古代民间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却又独特,体现着古代人民的运动精神和娱乐精神.古代民间体育的娱乐价值有很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运动方式,促进人们之间的友谊,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我们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活动。多媒体与超文本技术结合通过网络的交互方式,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向网络文化转变。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把抽象思维能力和切身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促进科学和人文的直接结合,促进文化的加速发展。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地冲击和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类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博文化也开始对人们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并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如何巧妙地利用微博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积极地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将微博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促进思政教育管理的发展,是值得所有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越平 《考试周刊》2014,(49):29-29
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室内设计要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然后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入室内设计,这样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应该引起室内设计人员的重视。文章分析了传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概念,探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相关室内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全文从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角度探析了中英两种文化体系下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旨在促进英语教学、推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王欣 《华章》2012,(26)
审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代群众文化中的审美文化成为当今文化发展中的热点,本文剖析和研究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精品的贡献和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一个引导、促进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文化(人类)学理论框架的构筑,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也突破了物质、制度表层形态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局限,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各种程式化的理论和制度形态方面,而且更广泛地表现在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传统、审美情趣及价值观念等非经典化理论的现实状态之中.八十年代末悄然兴起的民俗社会回潮和有关民俗的理论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研究与中国现实社会的交臂结合,它在学科领域上促进了民间文艺学向民俗学的拓展.同时使其面向社会文化研究,获得指导思想上的共识.九十年代初,民俗学研究向民间文化学领域迈进,从客观又上促进了民间文化学的确立及其理论研究的“体系归位”,也促进了社会文化学科研究对象的现实回归.  相似文献   

15.
英汉语言中均有许多表颜色的词语.本文对处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下的英汉语言中的一些主要颜色词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旨在增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促进异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们所有的体育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目的进行.增强人民体质是人们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生产率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则是更好地加强各民旅直至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所必不可少的,更重要的是能够扬国威,振民气,鼓舞精神.体育能丰富文化生活,是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是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体育的最终目的.概括地说,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而建设社会主义则需要体育.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洪天翔  王富银 《海外英语》2020,(6):24-25,36
话语霸权视域下的翻译改写行为研究可以使人们更为本质地认识和评判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话语霸权影响下的改写行为,同时有利于受霸凌者加强自身的文化自信,最终有利于促进其牢固树立并坚持自身文化翻译体系,克服由西方强加的对自身文化的病态扭曲认识,并向全世界传播自身文化的精神意蕴和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大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动中,历史地积淀而成的人的生存方式及其价值体系.文化创新要求我们在大文化的视野下有效促进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但中国传统教育的痼疾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寻找中国教育的哲学支点和理论生长点.自由、自觉、创新的价值理念将有效支撑中国教育的变革和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卉 《华章》2012,(21)
梁山调起源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十几个用真假嗓音演唱的剧种之一,流传在湖北一带.梁山调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对促进社会发展、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有重要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起,梁山调剧种逐渐衰落.2007年6月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开展了一系列抢救保护活动,这将对梁山调的保护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有文化背景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会不同,只有尊重他国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其中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交际工具,在交流沟通过程中,人们必须遵循跨文化翻译技巧,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维系社会和谐,理解文化差异,深入了解他国文化的内涵和传统,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