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战略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图书出版业面临市场萎缩、销量下滑、融资困难、裁员节流等严峻形势.在国外出版业萧条和国内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背景下,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发展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出版业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在"危"中寻"机"?对此,本文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提出了积极探寻"寒冬"突围之策.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刚刚熟悉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社会已开始向"精神经济"时代迈进了,文化产业的兴起则拉起了一条精神和经济之间的无形纽带.当图书从一种近乎神话意义的精神食粮演变成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时,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出版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化变革.尽管几年前就有人对出版业发出过"无书可读"的骇人听闻的抨击,但出版业却在沉默中我行我素,在变革中"提速"不止,以一种令人咋舌的出书速度给精神添加了经济,给经济注入了精神.图书出版的提速,使原本以周期长而著称的图书竟然具有了时效性的特点,这着实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同时也引起人们的反思.图书出版的提速是文化市场竞争中的昙花一现,还是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是经济效益的增长点,还是出版崩溃的前奏?  相似文献   

3.
对王余光的《中国新图书出版业初探》及《中国新图书出版业的文化贡献》两本新著,从多角度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版业已打破纸介质图书一统天下的局面,音像出版业、电子出版业和网络出版业等正在蓬勃兴起。多种形态出版物的面世,为读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大大提升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同时,也为当今出版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出版形态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澳门图书出版业市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图书出版产业面临发展危机,需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本文通过对澳门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现状与核心优势分析,为澳门图书出版业提供发展建议.研究发现,澳门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利用国际化的城市文化资源,能够提升澳门的出版业竞争力.澳门出版业需要调整出版产业结构,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变,依托国家文化输出的新战略,将出版业定位于文化生产、文化服务与文化贸易的发展方向,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索教育图书出版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孙孝花 《出版广角》2013,(13):48-49
由于传记图书以"人"为核心,所以在营销方面,这类图书具有先天资源的优势,那就是"传主"本人往往就是最有效的营销资源。虽然近几年全球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多个产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出版业同样遭受这样的寒冬,但是这并不影响管理类图书大阔步的发展。自2007年"企业书"盛行之后,不少出版社重点打造该类图书,代表人物如国内的王石、冯仑,国外的桑迪·韦尔、卡  相似文献   

7.
玉兴 《出版经济》2002,(2):46-48
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书界的盛会。回顾历史,熊对促进中国出版业繁荣的作用功不可没;打量眼下,图书馆货会仍有实效;展望未来,透过莺歌燕舞的表象,难免有隐隐的担忧。中国加入WTO后,图书发行领域在出版业中率先开放。竞争将会首先白热化,在总结订货会功绩的同时反思其负面作有,对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是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纵横谈刘克琦在改革大潮冲击下,我国的出版业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展着,图书种数及发行量都已跻身于世界出版大国的行列,且出版了一批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那样的好书。遗憾的是大潮奔流,泥沙俱下,平庸书、质量低劣的图书大量充斥市场,近年来图书质...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要     
【出版人谈2009年出版业发展】 金丽红: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2009年,出版业虽然要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觉得也许还会不错,因为图书消费并不是什么大的消费行为,金融危机时,人们更需要放松和消遣,图书有此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图书出版业正在遇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共性问题,如新书品种增多,总印数与平均印数下滑,等等.全球的传统图书出版业正在面临共同的新兴媒体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出版"概念出发,谈谈传统出版的归位与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09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10日落下帷幕。据订货会组委会介绍,参展出版社达533家,民营书业74家,比上届524家、56家都有增加,本届订货会图书成交码洋达25.1亿元。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影响下,2009北京图书订货会显示出新活力。从组委会统计的数据看,本届订货会展位数和书架订购数均超过上届,显示出市场低迷下中国书业参展的热情和信心。有关负责人分析说,本届图书订货会火暴的主要原因是出版业已表明中国出版业渐趋成熟,为应对危机已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2.
李夏铭 《出版参考》2012,(24):35-36
2008年9月,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由此而起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到其他国家,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和损失不断扩大,各国出版产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中国出版业而言,这次危机既造成了行业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是我国出版行业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在"走出去"战略实施过程中取得平衡发展和突破的一次机遇。一、经历金融危机的考验,中国出版行业"化危为机",版贸事业拥有进一步发展的新空间1.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为我国出版  相似文献   

13.
齐峰 《编辑之友》2008,(2):24-26
中国出版业在中国文化建设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截至目前,中国出版业在图书策划、编辑、出版、发行中已基本形成特色和规模,并日益得到完善。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也摆在出版人面前:对图书宣传起直接作用的书评在整个出版战略中被有意无意忽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评在科学出版乃至中国文化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全新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文化体系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图书编辑在出版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以图书编辑的工作现状为基础,对图书编辑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图书定价失范的表现 在我国出版业不断取得繁荣的同时,图书定价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失范最核心的表现就是图书价格迅速增长,图书折扣越打越低.下面以1988年至1999年我国图书出版的相关指标来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指传统图书出版业.下同)在政府主导下的变革,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大概可以归因于1956年传统私营出版业国有化完成,政府全面直接地办出版所需要的摸索和调适.但我们不想用"改革"去涵盖它."改革"作为后30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赋予这个词汇毋庸置疑的正当性,而前30年的中国出版业,变革与折腾交织,后30年虽然背靠改革大背景,但近几年出现的反思改革思潮告诉我们,什么是正确的改革或许需要再过30年方可判断.这不仅是现实的态度,更是对历史的负责.所以,我们用了倾向中性的"变革"和"变迁".  相似文献   

17.
北京图书出版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全国新闻出版发行中心,北京图书出版业拥有无与伦比的发展优势;同时,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北京图书出版业呈现出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成熟、最有实力的门类之一.但是,从未来发展看,现实中北京图书出版业还存在一些有待我们冷静认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北京图书出版业所取得的成就切入,分析探讨了北京图书出版业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耿晓鹏 《出版广角》2012,(10):61-6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出版业开始转型,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编、印、发"为基本环节的图书出版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活力不足。在这种产业转型背景下,民营图书出版业出现并首先进入图书发行环节,尔后活跃于发行环节的一些民营书商适时渗透到出版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出版社与民营公司的"合作出版"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发生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格局当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们策划这本书的起源在于人们的图书需求。我国经济的转型为中国出版业带来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出版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引进版图书翻译出版已日益成为出版业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与此极不匹配的是国内高水平图书翻译人才的稀缺与翻译书稿品质的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