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1.设置操作情境,培养独创意识;2.设置比较情境,培养创新思维;3.设置说话情境,培养灵活思维;4.设置练习情境,培养敏捷思维.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绘制解剖学示意图方法:1.引导入门,着力培养;2.培养学生绘制解剖学示意图的方式;3.培养学生绘制解剖学示意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抽象"居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首.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的常见教学策略有:在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的获得中培养;通过章节复习培养;通过总结数学公式或法则的记忆口诀培养;通过应用题的分析、解决培养;通过画图、识图、用图培养;通过一题多解培养;通过抽象条件具体化培养;通过变式题训练培养;通过题组式教学法培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有效论述:1.兴趣激发,培养信息意识;2.质疑提问,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3.强化引导,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4.注重实践,培养信息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师高等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解题回顾培养创新型数学思维.具体做法是:检查过程,培养思维的严谨性;提出疑问,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深入思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变换推广,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英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如下几个特点: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从教技能;2.以中小学作为培养基地,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承担了培养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要责任;3.将面试纳入学生的入选程序中;4.政府对培养的质量不断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从教师职前培养的角度研究四川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当前面向四川农村学校的师范生培养中的问题主要在于:对师范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欠缺;忽视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轻视心理辅导学科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从四个方面总结出面向四川农村学校师范生培养的策略:1.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展有效学习的技能;2.培养学生音乐或美术或体育方面的特长;3.心理辅导实践技能的培养;4.农业知识的讲授。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培养观察力;培养记忆力;培养想象力;培养思维力;培养注意力.在学生具备了以上五种能力后,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和前提,那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可以从精读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想象力培养、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质疑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加强动手操作,合理运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10.
初中作文教学要努力运用新课程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要引导学生发掘主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引导学生精心选材,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准确用词,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1.
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与国际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不相称。针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讨论,并就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建议如下:重新整合现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机构;设置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相互贯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教育全程各阶段的培养模式;建立完整的教育专业学位体系;为教师个人设立教育档案。  相似文献   

12.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高等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未来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必须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实行缴费上学,完善相关制度;改革人事分配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快后勤改革步伐,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大胆利用信贷资金,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创建高等教育募捐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损资助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今对素质教育的相关论述颇多,但并未给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突破性进展。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却徘徊不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确保升学率,且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素质教育升学保障机制、素质教育评估奖惩机制、素质教育法律约束机制,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稳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研究生教育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有: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在性质上归属于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中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教育是中国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学术研究。从内在逻辑来看,指向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然逻辑;精英教育的定位是研究生教育在教育性质上的实然逻辑;采取课程与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研究生培养中的过程逻辑;导师负责制是中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管理控制逻辑;将研究生阶段设置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阶段,是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层级设置逻辑。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学界的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虽然人们承认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切实有效推动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但未能回答并确定何为二者融合的基础。通过对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本质特点的分析发现,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但其本质都共同指向“创新”。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作为大学知识属性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强调知识的科学属性,而后者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属性。但无论怎样,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层面,即便是最基础的研究,也蕴含着在未来向应用转化的可能。因此,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从根本上说需要更多地来源于专业教育,这一判断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实践层面的融合提供了可能的方向与选择。  相似文献   

16.
Highe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indicators for national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But the issue of education equity has remained a concern throughout the world. Many studies in Taiwan show that family incom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place of origin impact children's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question of education equity during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process, based on equity from the start, during the process, and in the outcome.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education equity issue remains the same in Taiwan as higher education expands. The author further concludes thre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equity assurance: to enforce positiv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background inequality, to encourage beneficiari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cluding individuals and businesses, to share educational expenses, and to increase linkage between university and job market.  相似文献   

17.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从成人教育到全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再到全民终身学习;从学习化社会到学习型组织等。这些教育思想的提出及相应教育实践的开拓,不仅适应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也为教育技术的应用、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不仅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关键,而且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格教育为重心,深化教育改革,对新一代人的健康主动发展以及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课程改革以来,人格教育不尽如人意、实效性偏差主要来自理论上的困惑及对人格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就: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成就显著,基本建成了结构较完整、专业较齐全的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注重扶持西部地区教育,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方法体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要求实现体育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教育、教学方法的综合化;课程建设科学化、层次化;导师建设体系合理化;管理方法的科学有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