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1993年开始,物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其中1993年第5题考查了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演示实验(占3分),1994年第13题考查了简谐振动图像绘制的实验(占3分)。1995年第6题考查了光电效应实验(占3分);1996年第6题考查了平行板电容器实验(占4分);1997年不但继承了往年高考试题重视学生实验考查,将实验题单列为第三大题(占17分)的传统,而且还在1、5、7、13、14题中考查了其他实验内容,其中1、5、7、13考查了课本中的4个演示实验,题目见下文(共占16分);14题考查了用基本测量仪器万用电表检查电路故  相似文献   

2.
高考试题注重“双基”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的考查。除(Ⅰ)卷外,(Ⅱ)卷:1997年第27题、28题考查基本实验;32题考查对取代反应基本概念内涵的理解;推断题如:1997年第30题考查 Fe、CI、Cu常见元素及化合物;1995年第30、31题考查 AI、C、N、Cu、S 常见元素及化合物;1996年第34题,1997年第33题考查官能团-OH、-COOH、-COO-、-CHO 重要性质。元素化合物与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有机融合,较有效地考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样的考查使传统“苦教”、“苦学”方式下的学生往往因思维定势、灵活多变不够而望洋兴叹!  相似文献   

3.
一、2004年文综全国卷历史学科试题的特点1.以学科主干(基础)知识为考查核心。2004年文综全国卷(以下简称2004年卷)历史部分的命题选点仍然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以学科主干知识为核心。如:第12~15题(“中国古代和近代科技”题),第16~19题(“文字资料和文物的价值”题),第20~23题(“古今中俄(苏)关系发展演变”题),第24题(“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题),第37题第(2)小题(“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影响”题)、第(4)小题(“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及如何面对”题),第39题第(1)小题(“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题)等,这些题目的答题要点在教材上基本有现成的…  相似文献   

4.
1993年高考第27题“眼睛隔着凸透镜看方格”和1995年第23题“眼睛通过乎面镜看米尺的刻度范围”两题的得分率都很低,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眼睛看到物和像的条件不清楚;二是对眼睛看到物和像的范围——视场,缺乏正确认识.尽管人们睁开眼就接触光,就要看物体(或像),真可谓司空见惯,但不一定能搞清其物理原理.正如哲学上所说:“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能深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论上的突破常常 是实践飞跃的基础.”眼睛是一架万能的照相机,不管是物还是像(包括实像和虚像)只要在“近点”以外,眼  相似文献   

5.
1995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题第28题,是一个关于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实验命题。该试题的第一问:“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切中了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要害,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1995年全国高考理工数学第(22)题:求sin~220° cos~250° sin20°cos50°的值.在必修教材中有明显背景,是由代数上册第193页例4:“求sin~210° cos~240° s1n10°cos40°的值”改换两个数据得到,并且这两道题的答案都是3/4.  相似文献   

7.
1996年高考语文试卷第30题第(4)小题,考的是公元纪年与农历“干支”纪年的换算。题目如下: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 _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年。  相似文献   

8.
题目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B.3:2:1C.6:3:1D.6:3:2该题的“标准答案”为D。一、对该试题原型的分析笔者通过对比发现,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9题与11年前的1995年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化学试卷选择题的第17题有着惊人的相似,全题只改动了2个字:“将”改成“把”,“氧化铝”改成“氯化铝”。1995年全国高考统一招生化学试卷选择题的第17题如下:题目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9.
纵观多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对语音部分的考查几乎年年都有,无一例外。由于这类题常常排列在试卷的最前面,考生在解答该类试题时是否得心应手直接影响到后面解题时的心情,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不能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发的1995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要求“能够正确应用汉语拼音方案”。这项要求实际上包括“准确识读汉字”和“为汉字正确注音”两个方面。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第1题是: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字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相似文献   

10.
年号趣题 《初等数学报》上刊登了一组新年趣题,其中第1题是: 1995年元旦是星期日,再过2~(1995)天是星期几。 这确是一道引人兴趣的好题。因为“星期”明显的以7为周期,故易知 再过1天,8天,15天,……,都是星期  相似文献   

11.
对1995年考题中“阅读理解”的简析 1995年的“阅读理解”在命题思路基本不变的情况,短文由四篇增至五篇(题数不变)。这是在充分考虑到考生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做的大胆改革。它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导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精读、泛读相结合,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快速阅读和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在阅读中增强语感训练。 1.题目特点 1)从难度来看,阅读理解题分为两种: ①客观信息题,即表层理解题;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应用题”的例5和例6,是“求两积之和”的应用题。它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两积之和=ab cd。当上式 a=c 时,则两积之和=a(b d),当6=d 时,则两积之和=(a c)b。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上述“求两积之和”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以后,就不难推导出“求两积之差”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即两积之差=  相似文献   

13.
原题:即’96高考第28题。(略去,见《新!奇!特!》题文。——编者) 此实验题,虽然考查的是基本化学实验原理与操作,因用学生常见仪器组装成的又是一套非常规装置,所以学生感觉难度大,回答得不好。从“北京市1996年高考化学试卷分析”看到,此题满分12分,平均得分4.25分,难度:  相似文献   

14.
综观近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分数在全卷中所占比例有增大趋势:1991、1992年是15分,1993、1994年是16分;1995年是20分。在测验内容上,从往年的知识性(语音、词义、句式)向能力性(阅读、理解、分析)发展:1991年卷有一题翻译,一题文意理解,1993、1994年有三题翻译,一题文意理解;1995年有三题翻译,两题文意理解。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是“注重考查能力”,这种命题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由此,我们复习备考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学好用活课文 1.端正思想:近年高考直接取材于课本的越来越少,而且明确“逐步脱钩”。因而有些学生以为可以不学课本,这是很错误的。试看近年一些考题:“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1993年);“笑曰:‘实负初心’“内无权幸”“易为匡济”“某公德行文学”(1994年);  相似文献   

15.
原题:有一只电池(内阻忽略不计),一只伏特表(内阻为R_v),一只单刀双掷开关(或两只普通开关代替)和导线若干。在仅有上列这些器材的情况下,设计一个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_x的实验。画出电路图,说明实验主要步骤,列出电阻R_x的计算公式,分析这个实验适合测量的电阻值范围。(见高中物理下册《教学参考书》49页关于“稳恒电流”的参考题第19题) 这题的关键是伏特表的使用问题,现分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第五题是:实数a、b、c满足(a c)(a b c)<0,证明(b-c)~2>4a(a b c)。 本刊1995年第2期给出的答案如下: 设辅助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17.
我们先看两道试题 1.试问数列19100月g(10051。手),…,19(loosin“手),…,19(loosin一‘手), 一”‘~“一0-一’一0、----一4”一0、----一4一。、---一4’…前多少项的和的值是最大?并求出这最大值(这里取192一。.301). 2.设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为‘,已知as一12,S。>o,513>0. (一)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二)指出51,::,…、12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这两道试题,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工农医类)的数学试题,者是1979年的第9题,后者是1992年的第27题.显然,两题考察的基本内容都是等差数列,考察的重点都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带有明显的“拼盘”色彩。试卷共30个题,粗略地按学科划分,生物科占60分,化学科占120分,物理科占120分。其中物理部分包括6道选择题(第15~20题),3道论述计算题(第26、27、30题)和1道实验题(第29题1),共10道题。下面仅就物理试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1、试题的导向性好。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选拔新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20.
一、数学法 语言现象有时用数学概念来解说,知识更易掌握。如1995年高考第2题中的“赔偿(归还),由“偿还”可推知“偿”的解释正确,“濒(接近)临”,由“濒于绝迹”可推知“濒”即“临”,各词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