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艳燕 《考试周刊》2009,(35):175-176
本文作者分析了过度教育概念的不足,提出了教育不匹配和技能不匹配的概念.并利用问卷调查分析了教育不匹配和技能不匹配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过度教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力资本、失业等角度探讨过度教育定义,在此基础上对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和收益率的计算提出了修正建议,同时从教育不匹配和技能不匹配的角度出发,提出应重新思考过度教育的涵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力资本、失业等角度探讨过度教育定义,在此基础上对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和收益率的计算提出了修正建议,同时从教育不匹配和技能不匹配的角度出发,提出应重新思考过度教育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实际学历与工作所需学历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说,样本中约有57%的高校毕业生工作所需学历与自身学历相符,在剩余毕业生中,向上错配和向下错配的比例相当,不能认为存在过度教育.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学校类型和学科门类等是影响学历匹配情况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专业不匹配和学历不匹配同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文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和调整学科结构是改善学历错配情况的有效措施.研究还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向上错配和向下错配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考虑到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来自武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615名上班族进行了关于教育不匹配、终身学习和工作满意度的调查。采用差异性分析和分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不同单位类型员工的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和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针对水平匹配和水平不匹配两个不同群组,分析了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非正式学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单位类型的垂直不匹配、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存在显著差异性,另外非正规学习在两个群组中对工作满意度显著负影响,在水平不匹配群组中垂直不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资源错配引发劳动力资源错配,致使教育培训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发展职业教育,弥补人才缺口,就业是关键。从学校自身来看,破解“有人无岗”或“有岗无人”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围绕产业转型发展趋势,紧跟市场转变办学方向,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  相似文献   

7.
据《人民日报》报道: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显示,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中国教育在整体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局部的过度教育.根据报告,在北京,以用人单位评判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47.61%,以个人判断为标准估算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为54.92%.何为"过度教育"?就是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大于他所从事的工作需要,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大材小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展,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涌入市场,他们就业难的问题也随之突显。毕业生失业率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很多受教育从事了与自己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他们的教育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受教育的经济地位相对于以前有所下降。我国是否发生了过度教育?本由此对三个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过度教育,过度教育工人的收入受到了损失。  相似文献   

9.
芬兰政府意识到技能发展体系应适应日益变化的劳动力市场,及时升级低技能劳动力的继续教育水平,这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目前,芬兰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成年人现有技能水平不均衡等历史背景,促使该国对低技能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形式丰富的继续教育机会,但低技能劳动力的学习参与度较低.芬兰同时面临着教育结构不合理、继续教育服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低技能劳动力具有特殊学情等挑战.芬兰通过改革福利制度,激励低技能劳动力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学习和提升技能水平;加强继续教育的综合服务和发展数字化教育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更便捷的学习支持;鼓励雇主参与制订培训方案,降低义务教育辍学率等方面,促进低技能劳动力进行技能升级,提高整体素质,这为我国教育适应低技能劳动力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教育收益率.本文就西方教育经济学领域中对影响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发生率和收益率的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