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超 《江西教育》2022,(13):14-1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赣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办学底蕴的地方师范院校,始终坚持"立足红土地办学、用苏区精神育人、为苏区振兴服务、做苏区精神传人"的办学传统,坚守师范教育特色,以培养优秀师资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责,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业.学校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成立了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根...  相似文献   

2.
迈向和谐的教师教育: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先进"抑或"落后":教师教育的"文化和谐"展望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时代,师范生担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与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师范教育是一种国家计划,是精神国防、国家安全的社会建构、历史传统和政经文化的重要一环。"因此,每个国家都有  相似文献   

3.
我国几所部属的重点师范大学相继成立"教育学部",对此很有必要反思一下先以日本为模式创办的师范教育。历经百余年的师范教育是在模仿或学习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因时代变革而更改名称及其性质。作为日本第一所师范学校、又是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样板的筑波大学,其141年的发展历程记载着日本型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的沧桑演变及其经验缺失,值得借镜。  相似文献   

4.
基于儒家教育理念的视角,通过对欧洲中世纪大学、19世纪法国师范学校、19世纪美国和英国师范教育经验进行考察,追溯东亚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理念——日本教育大学和中国师范大学,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师范教育的价值观与儒家传统相互作用的方式,旨在解答"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西部红烛,是陕西师范大学的真实写照。建校75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与民族命运起伏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牢记师范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用理想、信念和情怀,扛起了西部教育大旗,形成了特有的"西部红烛精神"。这一精神源于历史,立于现实,融于未来,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属师范大学目前呈现出走学术性道路、形成综合性学科布局、建设高水平学科、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建设研究型大学以及积极落实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等六大特征;同时面临着与国内一流综合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也面临着部分省属师范大学崛起带来的挑战等问题。面对未来发展,部属师范大学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确定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并呈现出共同趋向。  相似文献   

7.
重点师范大学建设与教师教育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现师范教育战略性转移和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 ,加强重点师范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政策上进一步明确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建立以重点师范大学为龙头的区域性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提供推动重点师范大学战略转型的政策环境 ,是新阶段教师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重点师范大学自身也必须以建设示范性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为目标 ,才能为推动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陕西师范大学作为西北地区惟一的部属师范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培养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重要任务。为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实现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不断提升西部地区师范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质量,由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发起主办、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编辑部具体承办的"百年辉煌与高质量思政课教学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暨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届论坛"于2021年7月10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0.
沐浴着西部大开发的阳光雨露,领略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旖旎风光,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原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由此在中国绚丽多姿的教育百花园中又崛起了一所新型的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成立,是四川省为加快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国家西  相似文献   

11.
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师教育活动,具有开展教师教育的传统优势,应该充分强化和发挥这一优势。但是,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综合大学越来越多地参与教师教育活动中,师范大学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综合大学的严重挤压,其教师教育竞争优势衰弱、竞争能力衰退。如何在激烈的大学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形成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师范大学面临的紧迫性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在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强化教师教育优势,形成以一流教师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学校发展格局,加强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师教育资源整体发力;强化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凸显一流师范大学办学优势;加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卓越教师;积极夯实教师教育研究,形成引领西部教育发展的科研阵地;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促进西部教育发展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2.
<正> (一) 师范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它的建设与发展历来受到我国党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迅猛发展的形势,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大批高、中、低级各类专业人才,师范教育更是发展迅速,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这个独立的、相对封闭、定向型的师资培养体系的主体是由委属师范大学、地方师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说 :“发展是硬道理。”  江泽民同志说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加快西部发展 ,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西部教育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 ,就没有人才的发展 ,从而也就没有西部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 ,人才是关键 ,教育是基础。全面提高西部人口素质 ,是改变西部面貌的根本大计 ,百年大计。  西部大开发呼唤着西部各级各类人才的大量涌现 ,呼唤着西部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 ,呼唤着西部教育的大发展。  西部教育大发展 ,首先是加快“两基”工作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应首先落实到义务教育上来 ,西部开发战略应首先…  相似文献   

14.
师范教育研究30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师范教育经历了繁荣、发展到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历程,主要有师范教育阶段、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阶段和教师教育阶段。我国目前在形式上已经过渡到了教师教育阶段,但在实践中,教师教育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范大学的办学理念、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关键在于教育。我国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极不相适应。研究教育投入产出比的相关实  相似文献   

16.
努力办好师范学校,培养优秀小学教师,这是中等师范教育承担的历史重任,也是中师和教师进修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努力办好师范学校,培养优秀小学教师,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中等师范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九十年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对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党和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当作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确立并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又强调要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尽快建立起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是国家期盼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策部署。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内部结构调整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照"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结合对地方师范大学属性的认识,坚守师范主体性、强化特色理念、服务地方发展三大定位是地方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应然态势,深化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思考、注重接地气学科的建设、着力特色学科的凝聚、定位应用型的发展方向、展现对话国际的格局五大指向应是"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发展受自身发展逻辑、社会经济需求逻辑和国家意志的交互影响。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为例,分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这三种逻辑力量如何影响了师范大学的发展转型。由于对政府和市场的资源依赖,师范大学的发展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既要保留师范大学原有的学科特色,维持其"师范教育"的市场领地;又要通过合并、扩招,实现结构调整与质量提升,探索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重点师范大学应逐步实现“三个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正处在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有条件的重点师范大学应逐步实现"三个转型":从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型,从单一的师范大学向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转型,从教学科研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准确把握这三个转型并积极探索其实现的路径,对于重点师范大学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民族记忆,凝聚着人类智慧,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和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长期被奉为教学的"圣经".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治导向,具有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授人类文明知识的重要功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其统编、统审、统用提到"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高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