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运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生进行全样本调查,分析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问题的主要特点以及人口学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优于非疫情时期.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专业、是否贫困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恐怖因子的得分上,专科生显著高于高职本科生,少数民族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镇学生.提示高职院校应准确把握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特点,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推进心理教育精准指导,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决策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重大疫情爆发容易引发大学生焦虑、愤怒与应激等心理。做好重大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防护应该开展心理教育,优化大学生认知结构;开展心理训练,稳定大学生情绪心态;开展心理疏导,完善大学生内心追求;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提高大学生心理应激水平。通过四位一体的心理防护模式,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方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3.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变化,通过加强正面宣传、讲好在党的领导下人民齐心抗疫的生动故事,创新活动载体、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解决实际困难、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等路径,高质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后疫情时期,社会教育具有承担疫情防控相应责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疫情防控中社会教育的具体责任表现为两个方面,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教育主体要承担疫情防控的宣传责任、管理责任和排查责任等;就教育层面而言,社会教育主体要承担社会公众的疫情防控知识教育责任、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责任、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道德教育责任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责任等。后疫情时期,社会教育承担责任的实现策略主要有:社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的树立、责任能力的培育、责任行为的落实、责任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以及责任的成果巩固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涯冲击理论与风险感知理论,利用全国本科院校学生追踪调查数据,考察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影响发现:疫情对大学生生涯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实现大学初期生涯发展规划的学生仅占56.7%,23.4%的学生要修正生涯发展路径,而陷入失业或升学失败困境的学生占比达19.9%;疫情的影响并非归因于区域疫情的客观严重程度,而是主要通过个体疫情风险感知传导;疫情也放大了弱势大学生群体生涯发展的脆弱性,其影响存在明显的社会结构性差异。应对疫情挑战,可在扩大就业岗位、优化研究生教育功能与结构、加强大学生生涯指导与心理帮扶等方面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疫情防控过程中不容被忽视的群体,主动把握这一特殊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研究基于疫情防控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这一维度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体现进行了剖析,从心理健康、网络舆情、理想信念、卫生安全等角度解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政治教育困扰,针...  相似文献   

7.
重大疫情造成了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波动,由"稳定"到"恐慌"、由"信任"到"疑惧"、由"平和"到"焦虑"、由"充实"到"空虚"是大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表征。重大疫情的现实影响、对疫情缺乏科学认知、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缺失分别是重大疫情中大学生产生心理波动的现实起因、主观动因、心理成因和重要诱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大学生防疫知识教育与防控力度,提升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与网络媒介素养,积极进行线上心理辅导与人文关怀,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知疫防疫、识谣辟谣,调试大学生心理、提振大学生精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视角对后疫情时代地方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焦虑、抑郁、从众、功利是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主要表现.对社会、学校、家庭、人格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提出拓宽就业渠道、高校全员参与、积极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鼓励自主创业五个方面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突发疫情时大学生心理波动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疫情时,正在校内学习的大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均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他们会出现恐慌、疑惧、散漫、焦虑等情绪波动.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有效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制等策略,控制大学生的心理波动,保证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职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在线访谈等方法随机调查了2563名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异常表现、重大生活事件、家庭因素及个人既往病史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后,提出应发挥地方中坚力量、学校主导力量、家庭基石力量、个人核心力量提升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基于当下的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疫情背景下,高校可以从构建思政教育网、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理性乐观、积极向上的就...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及预防、心理疏导及激励、力量整合及动员功能,并在方式方法上呈现出个性与共性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并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融合的特征.疫情防控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舆情辨别、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心理问题等困境.为此,要通过营造良好学风传递正能量、用好抗疫道德模范活教材、发挥网络科技引导强功能、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免疫力,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以SARS、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疫情,是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前所未遇的重大疫情。疫情不仅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个人发展等方面带来影响,也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同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教育面临的背景更加复杂,施教方式和途径受到限制,教育资源难以形成合力等。探索通过打造新媒体矩阵、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开通答疑辟谣专门渠道、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家-校-朋-社"联动机制等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以期转"危"为"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社会心态总体上是积极向上、自信乐观的,但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高校要运用心理学理论科学地指导大学生心理疏导建设工作,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方法和规律,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内在优势和积极力量,科学理性认知疫情;增强积极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消解疫情期间人际冲突,引导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于逆境中重组心理韧性,提升青春抗逆力;于疫情中培育自决能力,逆势成长。  相似文献   

15.
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教育部对学校和师生教育教学的一种应急性指导意见.以教学实践为出发点,通过"微课堂、微互动、微实践"的"三微"载体,创新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强化思想政治线上教学互动;重视并推动疫情防控与思政体验实践,以期将思想引导、规范行为和缓解心理的思政教育功能运用在疫情防控时期高职学生生活学习中,达成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目的.  相似文献   

16.
对疫情时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回顾与反思是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工作.疫情时期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取得良好成效,但也呈现出旧问题不断扩大而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态势.教育技术主体的观念误区、教育技术实践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教育信息化问题,均以疫情时期的"在线教学"为核心载体获得集中呈现.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疫情时期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以疫情时期的教育信息化问题为思考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信息化需要全面提升教育主体的核心素养,需要高度强化人们的伦理意识,需要从根本上矫正和优化人们的教育技术行为.后疫情时代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跳板",正视与破解问题可为未来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攒资源和能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浙江省未转设的14所独立学院共621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利用SPSS软件构建回归模型,以分析大学生在疫情和转设双重背景交织下的心理状况。结果发现,常态化疫情形势下,大学生心理现状在性别、年级、文理科专业、省内外生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生价值观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支撑体系完善、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支持作用发挥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为此,从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体系、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作用、优化独立学院内部管理四方面入手,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也不例外。在疫情防控的不同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业、就业、经济、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措施,为有效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复课后,面对繁重的学业,学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易怒、易冲动等"后疫情心理综合征"。基于正念认知训练缓解"后疫情心理综合征"的实践操作,从身体、情绪和思维三个维度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郑晓燕 《成才之路》2021,(14):46-47
疫情防控时期,延迟开学,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背景下,有效组织一年级学生居家学习。通过开展线上主题教育、心理疏导、课程辅导答疑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科学和人文角度看待疫情,学会敬畏生命,激发爱国情怀,注重自我管理的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