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借鉴喻平、俞梦飞等人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对2020年3套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及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套试卷关注现实情境,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强调数学应用;立足必备知识,注重融会贯通.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命题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现实问题;教师需要把握数学课程内容主线,从"四基""四能"着手制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现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出现测评维度水平划分模糊,从而影响编码不准确。本文就此问题,基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数学知识、问题解决、数学思维三个维度划分的三个水平上做了进一步细化,并以细化后的测评框架和SEC一致性分析模式为工具,对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与2021年数学新高考Ⅰ卷“概率与统计”主题方面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评框架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综合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在这种思路中,学科核心素养起着桥梁作用,是研制课程标准的关键.[1]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高中数学...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称《标准(2017年版)》)指出"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下面,将北师大版"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呈现如下,恳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要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为例,以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为出发点设计教学过程,使数学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我们认为,只有当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与数学具体内容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才能  相似文献   

7.
张学兵 《中学数学月刊》2020,(5):63-65,F000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高中学生需要具备"四能",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中有十余处提及.新课标还倡导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学习讨论、展示交流等活动,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变成自觉行动.因此,面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要想通过教师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对此,如果只在宏观层面强调,学校层面就会落虚,落实落细的关键是找到切入点和抓手.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框架观照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知识、问题解决、数学思维三个维度,蕴含数学课程主题内容.以此测评框架为基础,利用专家咨询法与文本分析法,对2020年数学新高考Ⅰ卷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学新高考Ⅰ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表现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水平;试卷凸显了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查,但考查处于中等水平,侧重对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两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查,对数学思维的考查有待加强.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要把握内容主线,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凸显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强化数学表达,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编写的《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2019年版)》发行了近四年,课程改革已经成型,然教学改革明显滞后.文章结合“解三角形”同课异构的案例,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浅谈高考数学复习.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17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采用跨章节、跨领域的主题,教学时需将教材中有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教学单元,进而落实问题解决式的综合学习,对核心素养进行综合评价.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将成为今后一线教师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