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的发展既有不良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改善农村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发展的消极影响,建议祖辈要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多学习育儿知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常联系,给祖辈补充新时代观念;改变隔代教养模式,变为两代共同教育.  相似文献   

2.
幼儿祖辈依赖是幼儿在祖辈隔代教养过程中由于隔代亲所形成的对祖辈的依赖,包括认知依赖、情感依赖、依赖人格和行为依赖,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消极影响。祖辈参与教养幼儿的主动性或被动性,参与教养的阶段性是在婴儿期或幼儿期,参与教养幼儿的频率和时间,祖辈是否与幼儿同住以及祖辈隔代亲和教养方式等祖辈教养相关因素对幼儿祖辈依赖具有显著影响。要防患隔代教养幼儿的祖辈依赖,需要祖辈改善教养方式,摆正教养位置,转变教养观念,避免教养冲突,强化教育自觉性,同时需要家园携手同行。  相似文献   

3.
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成长记录册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需要家长与老师合作完成。针对家长在记录幼儿成长纪录册过程中存在的不解、不愿、不为等一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提出了深入领会幼儿成长记录册的意义、加深家园了解、抓住交流重点、采取多种参与方式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园幼儿以祖辈为主要教养人的家庭中,祖辈参与的力度在不同的家庭中是不同的。本文就隔代教育的状况如何、幼儿家庭的哪些特点促成祖辈成为孙辈的主要教养人、祖辈主要教养人具有哪些个人特点、祖辈主要教养人的隔代教育对幼儿带来了什么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期望是父母心中幼儿的成长模式与发展轨迹和目标,成为家庭教育功能的核心,伴随和渗透在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幼儿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识。在教  相似文献   

6.
隔代教养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和抚养,如今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形态。早期阅读是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教育形式,祖辈也常用此形式。文章分析了隔代教养对幼儿阅读的影响,探讨了提高隔代教养下幼儿阅读能力的对策:对隔代家长进行再教育、增进祖辈和父辈的交流以及建立新型的家园合作共同体,以此让幼儿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享受早期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王娜 《文教资料》2006,(25):170-171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参与并伴随发生。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形成儿童最初的个性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特点,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实施幼儿情感教育主要靠幼儿日常生活中周围成人的正确指导,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江小静 《家教世界》2013,(7X):43-44
幼儿成长档案是现今幼儿园新兴的一种评价方式,是创建和使用成长记录这种教育辅助形式来对幼儿所参与的各种活动及进展进行成果记录。它是家长、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包括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的作品、照片、日记,以及家长和教师及孩子自我评价等各种反馈信息。随着幼儿园课程不断改革和深入,如何以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评价,让幼儿在"成长档案"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并让家园共育在"档案"中得到更好的联系,成为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小班幼儿入园都会面临生活自理能力大考验:不会自己拿勺吃饭、不会穿脱鞋、不会如厕等等。与其家长沟通后,了解到祖辈家长参与孙子女教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庭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但由于祖辈老人的家庭教育总体水平明显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祖辈"隔代亲"带来的溺爱,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依赖性强、心理自卑、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幼儿期是培养和训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幼儿教学中家长与幼师都处于平行的位置,对幼儿的教育都非常重要,所以教师与家长需要共建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促使幼儿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健康、无忧地成长。但是在此之前,家长与教师需要互相交流、共鸣,以便于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进而放心地让幼儿在校学习。就孩子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合作以及共建良好的认知环境而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通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使家长工作从过去的“重形式、轻实践、重参观、轻参与”向“双主动、共促进、双交流、共提高”的模式转化.家长参与式教育教学能够成为提高家园共育有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设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承载着教育意图,引发幼儿能力水平的提高。它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等,在学前教育中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重要。它的创设过程应是一个师生互动、家园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需要教师、幼儿及其家长的参与或配合,利用幼儿间、师生间以及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79):157-159
随着新时期幼儿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家园联合的育人模式备受关注。在幼儿教学课堂中有效融入家长助教资源,不仅可以增加教学资源的亲和性和多样性,更好地完成幼儿园教育目标,同时可以为幼儿营造和谐融洽的成长环境,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简要介绍幼儿园教学中开发家长助教资源的重要性,并重点阐述家长助教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属于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事实上,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家庭教育的影响具有实用价值。阐述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万娜娜 《科幻画报》2023,(2):201-202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社会范围内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应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幼儿阶段的教育,由于其关系到幼儿后续的成长与发展,并直接对幼儿的启蒙教育成效产生影响,因此幼儿教育工作极为重要。但是在幼儿幸福教育中,有些教师在开展幸福教育工作中严重忽视了幼儿的兴趣,同时家长的参与程度也较低。因此,教师需要提升观念统一认知,并向家庭传递理论与实践经验,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基于此种现状,本研究基于家园共育视角,分别从几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幼儿幸福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幼儿绘画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历程.幼儿绘画中的符号语言体现了幼儿的情绪变化与情感倾向,展现了幼儿眼中的发现与不同,表达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现实中幼儿绘画符号语言的解读之误来自两方面,一是教师和家长的理念与理解之误,二是幼儿表达与技能的欠缺.这种解读之误,容易降低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思考幼儿绘画活动中的符号语言,探索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读懂幼儿,促进幼儿绘画的进步和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游戏保障,促进幼儿游戏本能的发挥.但在当今幼儿园游戏中,幼儿与教师错位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幼儿作为有游戏需要的个体未得到尊重、家长作为幼儿发展支持者未端正教育观念、教师作为游戏指导者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对此,应做到明确定位,幼儿与教师各为其主;互惠双赢,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氛围创设,幼儿园与教师双向营造,以促进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愉悦感、轻松感.  相似文献   

19.
幼儿家庭学习活动是幼儿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运用自编问卷,对武汉市1 908名幼儿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市幼儿家庭学习活动在内容、条件、方式和质量等方面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受到幼儿性别、年龄,园所性质,家长学历、职业、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大班和中班幼儿的家庭学习活动水平高于小班幼儿;女孩的家庭学习活动开展情况优于男孩;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总体情况越好;公办园幼儿家庭学习活动开展情况优于民办园。为了促进幼儿家庭学习活动,政府应完善家庭教育政策法规,加强对低学历家庭的支持;幼儿园应完善相关机制与平台,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长应主动学习,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创设优良学习环境,提升参与幼儿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班幼儿父母参与、幼儿自我调节与入学准备间的关系,对莆田市某公办园100名大班幼儿及其家长和带班教师分别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相关性、回归和中介分析。研究表明,家庭参与正向预测幼儿入学准备水平,幼儿自我调节在家长参与与入学准备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入学准备教育中需要提升家长参与质量并关注幼儿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