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疑问语气的句子是疑问句。绥阳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普通话疑问句与绥阳方言疑问句的形式和结构特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平湖方言属吴语太湖片,是浙北吴语中的重要一支。平湖话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一样,可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类型,但结构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以疑问句句式为框架,对平湖方言疑问句进行初步描写,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咸宁方言中的"典型"语气词"呃"按照它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类句式中的不同用法,描述并分析其各自的语法特征;语气词"呃"是可以用于疑问句末尾的,但能够用在疑问句末尾的不一定就是疑问语气词。  相似文献   

4.
高陵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是关中片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高陵方言中的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和选择问句,但结构形式不同。从结构角度对这四种形式进行描写说明,并同普通话的疑问句加以比较,以找出对应规律,揭示高陵方言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归纳了昆明方言疑问句在结构上的三个特点,从特殊疑问语词和结构特点两方面进行举例说明。这是对昆明方言疑问句作了详细周密的调查研究,从中总结出各个特点的结论。每个例句都与普通话并列,体现出二者的对应规律,在汉语规范化工作方面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普通话和甘肃天水方言中的疑问句与疑问词及疑问语气词的比较,较全面地展现出二者之间的异同,并总结归纳出了天水方言中疑问句与疑问词及疑问语气词用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明本潮州戏文《金花女》是研究明代潮汕方言的重要语料,剧本中宾白比较口语化,反映了当时潮汕口语的实际状况,在方言历时材料较少的情况下,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语言材料,为方言的历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通过对剧本中疑问句的统计,考察当时潮汕话中疑问句系统的基本情况,再将其与现代潮汕话进行比较,可以推导出潮汕话疑问句系统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作为表选择关系的“Ma”,在新疆地区使用的范围比较广,而“X-Ma-Y”句型的使用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区更为广泛。对新疆汉语方言中“X-Ma-Y”句型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其用法和性质,重点对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选择疑问句在句法位置上的不同表现,同时,还重点讨论了新疆汉语方言表选择的“Ma”在“A-Ma-bu-A”中的句法表现。  相似文献   

9.
实验通过安阳方言中的无标记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以及与普通话中带语气助词"吗"的疑问句进行对比,采用数据量化与对比的研究方法,对安阳方言中无标记疑问句的语调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安阳方言中的疑问句在没有语气助词辅助表达疑问语气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语调的上扬来表达疑问语气,而且句末音节承载的语调信息最大,声调叠加的方式为"连续叠加"。而普通话中带有语气助词的疑问由语调和句末语气助词共同作用来表达疑问语气。  相似文献   

10.
宝鸡方言疑问句和普通话疑问句一样,也可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四种,但结构形式有所不同,文章主要论述宝鸡方言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反复问句、选择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县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本文就新县方言中的处置式、被动句、双宾句、比较句以及疑问句等几种句式做了肤浅的论述。以期为研究新县方言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6,(6):23-29
分析石城(高田)客家话的疑问句和疑问语气词,从比较看,在疑问句类型上,石城(高田)话没有典型的正反问(属于选择问);在疑问语气词上,其数量比普通话多得多,且作用上颇有方言特点。  相似文献   

13.
章丘方言的疑问句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四种,这几种疑问句在功能上是互补的。此外,疑问句中的疑问语气词也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襄阳方言句末语气词"撒"在祈使句、陈述句和疑问句末的具体使用情况,并与襄阳方言中的其他句末语气词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语气词"咧"在孝义方言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句末,也可以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中,所承载的信息非常丰富。从"咧"的具体用法分析,我们可以对孝义方言中的语气词"咧"有更为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屯留方言属于晋语,其疑问句和普通话一样,分为选择问句、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四种,但与普通话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上海方言疑问句系统里存在着"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前者是"S伐?"后者是"S,VP伐?"并且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指出命题疑问句不但数量多,而且是优势句式.两种疑问句存在着一系列的区别点,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以及演变特点:1.多个来源,导致多元化.2.两类互补,形成主流化.3.多类消长,导致杂糅化.  相似文献   

18.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结合例句从类型、结构特点、语气词、答语总结了腾冲方言疑问句的特点,每个例句都是普通话与腾冲方言并列,体现出二者的对应规律及腾冲方言的特点,并对二者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语气词"咧"在汾阳方言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句末,也可以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中,所承载的信息非常丰富。从"咧"的诸多语法特点和语用功能中可以看到,汾阳方言中的"咧"与其他语气词,如"哩、呢"的一些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基础上,从语言事实出发,运用描写等语言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了蒙城方言中"来"作为语气词和方位词的用法,认为蒙城方言语气词"来"分布领域比较广,可以用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由方位词"来"构成的词,可以表示处所地点或时间。通过分析蒙城方言中"来"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对了解方言语法,进一步深入研究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