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后先继起,有如群星闪耀,呈现出品莹璀灿的景象,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不少是京兆人,如王昌龄、杜牧、韦应物、韦庄、韩偓等硖频恼抛魏颓罔河?也都是京兆人。《全唐诗》中有张孜《雪诗》一首,秦韬玉诗三十六首。清沈德潜的《唐诗别裁》无张孜诗,秦韬玉只选《贫女》、《春雪》二首。清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只选秦韬玉《贫女》一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的《唐诗选》,则张孜、秦韬玉各选一首,即《雪诗》和《贫女》。晚唐时期,藩镇之祸,愈演愈烈。各节度使之间互相攻伐,战争连年,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2.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不仅边塞诗写得好,而且送别诗也写得非常出色。选取恰当的意象抒发情感,是他送别诗的一个主要艺术特色。他诗歌中的意象,既有对中国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的继承,但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他善于把多种意象组合在一首诗中,来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他还善于创设出许多新的意象,并在这些意象中附着了自己的情感。他善于运用借景抒情,用比喻抒怀等多种艺术手法抒发离情别绪,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作为边塞诗人,他的送别诗还有着豪迈、旷达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文学史上 ,郁达夫以小说而蜚声文坛 ,至于他的诗却鲜为人知 ,但是他的诗远胜于他的小说。特别是他的三首拜谒岳坟诗 ,痛惜岳飞的不幸遭遇 ,借古讽今指斥时弊 ,抒发了诗人抗日爱国的满腔热忱 ,可谓郁达夫诗歌中的精品佳作  相似文献   

4.
《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死亡》是艾米莉·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代表作。然而,笔者在对这首诗进行深入阅读后却发现这首诗有着永恒、爱、死亡相互交织的多重主题。本文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反讽来揭示这首诗深刻而丰富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受到新批评理论的深刻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初—盛唐诗歌史的建构上:初盛唐诗歌的发展史实是诗歌题材和体裁的演变史,其主潮是宫廷诗—京城诗的演变;初盛唐诗歌大家的文学成就只有放到宫廷诗—京城诗的背景下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另一方面体现在他对唐诗进行的语义学分析上:具体表现为他以文本细读方式对唐诗展开的复义语言研究、反讽诗学解读和三部式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布朗宁的代表作是《我的前公爵夫人》,这首诗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对诗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并且他创造性地运用了戏剧独白这种诗歌形式,语言优美,戏剧化的悬念、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使读者感到一幕戏剧就在[前上]。本文就是对这样一部作品进行解析,重现此诗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和雕塑家之一,同时也是成就非凡的诗人。他一生写作了三百多首抒情诗和十四行体诗,他的诗歌不仅动人,而且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奥的思想,他的诗歌是他一生心灵的写照。本文将通过分析他的爱情、友谊和有关人生探索的诗歌,试图去理解艺术家对这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展现米翁在诗歌领域的高超造诣。  相似文献   

8.
本文具体分析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并以他的代表作《感遇诗》三十八首为例,说明诗人的创作正是对其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子昂对唐诗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姚孝锡是由宋入金文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其传世的诗歌虽仅有30余首,但都属于明性见情之作。他的诗作具有多元化的情感意蕴:一是萦绕心头的故国之思,二是似水流年的孤独情怀,三是优游人生的冲淡心境。这些数量不多却包孕诸多情感的诗歌,不仅极大地改变了金初借才异代时期滞金文人诗中多抒发内心激愤不平之气的单一风貌,同时也为金中期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约翰·济慈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最杰出、最有才气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对诗歌艺术的不懈探索和追求。《秋颂》作为济慈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济慈最完美、最成熟的一首颂歌,该诗被誉为英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作品之一,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高峰。从意象美、修辞美和结构美三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11.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2.
周秉高教授所著《全先秦两汉诗》在目前的本子中是最全的一种,收录了先秦诗歌530多首,其中逸诗189首,比好多著作中估计的百十首,多出了几乎一倍。两汉诗歌收录更多。不仅收录了完整的诗,也收入了零句以及一些准诗,如谚语和歌谣等。本书的体例是周先生自己的创造,排列作品、注出出处、简明注释、形式全面、编写系年,附有考证(论)和索引。  相似文献   

13.
《伦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著名短诗。从格律角度分析该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主题思想和情感。这首诗中使用了特点鲜明的格律技巧,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表现力,从而深化了诗歌主题,突出诗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中唐名诗人李贺由于生不逢时,仕途蹭蹬、心情十分抑郁苦闷,因而常在其诗歌中描写幻想中的神仙世界,借以寻求精神的寄托,排遣苦闷的情怀。《梦天》就是他这类诗歌中的代表作。然而,究竟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寄寓了什么样  相似文献   

15.
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所流传下来的诗歌共有四百零一首,其中七言古诗有五十一首,占八分之一。从量上来看,是不多的,但却集中地代表了他的诗歌的独特风格,也是他的著名的边塞诗的精华所在。历代的诗评家对岑参的七言古诗评价都很高,把他和王维、李颀、高适并称,视为盛唐七言古诗的正宗。明胡应麟说:“唐七言歌行,……高、岑、王、李,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诗薮·内卷》)清沈德潜也说:“王、李、高、岑四家,驰骋有余,安详合度为一体。”(《唐诗别裁·凡例》)但前人在评论岑诗的具体风格时,亦有不够精当之处,即总是把岑参和高适的诗放在一起,统概之曰:“悲壮”。这种评论起源于宋朝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讲道:“高岑之诗悲壮。”此后代相沿袭,成为定论。如胡应麟云:“高岑以悲壮为宗。”(《诗薮·内卷》)明高棅云:  相似文献   

16.
杜甫是写怀人诗卓有成就的诗人之一,这不只是因为怀人为题材的诗歌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更重要的是他具有流寓生活的亲身经历,使得他的怀人诗内容丰富、真切感人。他把流离中的所思所感通过艺术概括再现在诗歌里,为读者展示出一幅真实的生活画面,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所开拓的新的境界确实是独树一帜的,当时的怀人诗中,无论从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杜甫的诗都是有代表性的,这些诗不仅在当时充实了琳琅满目的唐诗坛,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可贵的诗歌财富。杜甫的怀人诗,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色。胡应激在…  相似文献   

17.
王独清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诗坛较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吸纳和借鉴了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又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群,王独清是一个贵族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追求纯诗的象征主义诗人,他认为"理想中最完美"的诗的公式是:(情+力)+(音+色)=诗  相似文献   

18.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有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的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本文试着以一个比较概况的角度,对艾青的创作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信天翁》是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中的第三首诗歌,它描述了作为云中之君的信天翁为了觅食,在航船的甲板上饱受水手们的嘲笑和戏弄,隐喻着诗人地位身份的改变。《信天翁》总共四节十六句,相比于整部诗集是简短的,但是通观整部诗集,细读这首诗,通过互文法,可见诗人将其安排在诗集前面部分不是随性而为,而是精心选择、编排的结果,寄寓着他深刻的自省与诗歌理想的新变。  相似文献   

20.
法国艺术歌曲的真正开端,应该说始于柏辽兹。1841年柏辽兹用戈蒂耶的诗谱写的声乐套曲《夏夜》(Les nuits d’été)是他最重要的创作。《在月光下》是其中一首。其音乐与诗歌对应融合的创作手法有三个方面结合:诗节与曲式结构的对应;诗歌脚韵与音乐旋律的融合;诗歌意境与音乐的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