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职毕业生就业后频繁"跳槽",甚至"弃槽"的现象,我们应该对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
尤青  蔡江东 《成人教育》2012,32(3):93-94
在现有社会现实和经济环境背景下,职业观念的变化、择业教育方式的不足、个人发展追求、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企业的生存环境等诸因素都导致频繁跳槽现象的产生.根据现阶段我国就业大环境特点,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沿海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已不再是难事。然而在表面就业繁荣的背后,仍然隐藏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弃槽"、频繁"跳槽"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中职学校开展一系列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促进毕业生在就业中实现人职匹配,这对提高中职毕业生的优质就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红叶 《广西教育》2011,(18):1-1
眼下,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2011届毕业生即将离校进入社会,他们的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往媒体大多关注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但实际上,部分毕业生就业质量欠佳、跳槽频繁等现象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科教兴国、职教兴业",把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大军作为民族教育的首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所培养的技能人才,充实了第二、三产业一线,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近年来不时听到一些企业人事或劳资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实习生的集体观念淡薄、敬业精神缺乏、跳槽过于频繁等问题,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问题。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包括从事这种职业所追求的某种质量标准和成就。一个真正有职业理想的人,必然不怕困难、挫折以及失败,能勇敢的面对现实,以坚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6.
“自由择业”、“职业变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跳槽”作为职业变换的代名词非常时髦地被频繁使用着 ,它已不再象计划经济条件下那样令人望而生畏 ,而成了人们勇敢面对竞争的象征和选择理想职业的有效途径。但是 ,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 ,频繁出现的“跳槽”现象却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 ,值得引起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高度重视。一、不利影响初入社会大学生频繁跳槽 ,对学生本人、用人单位和高校都会造成不利影响。首先 ,频繁跳槽不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和个人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品读     
剩者为王。北极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栾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中职生职业发展的一条规律。中职毕业生爱跳槽,然而,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走向成功都要经历长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相对较为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造成了毕业生找工作时乱投简历,不少人找到工作后于不了多久就匆匆"跳槽",而且频频"跳槽"的现象.用人单位埋怨,学校叹息,毕业生沮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学生不了解人职匹配的理论,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捱.本文通过事实分析,提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教育,让大学生通过掌握人职匹配理论,正确认知自我,合理规划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既不利于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也对企业和高校不利。大学毕业生求职不理性、心态浮躁、实践能力不强,对企业关心不足是造成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对此,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让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三方能够有效沟通和互动,相互了解,掌握实情;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心理素质教育,稳定心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职场适应教育,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准确定位,稳步适应职场初期发展,从根源上减少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11,(79):226-227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之所以频繁跳槽,是由于其在择业观、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忠诚度等四个方面存在缺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责任心、团队精神、行业认知和热情等。应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设计各教学环节的关系,优化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2.
职校毕业生跳槽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据可靠资料,沈阳职校生初次就业率近几年都不低于98%。一些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安排上岗,然而大多在两三年内以不同的原因离岗,最终能够留下来安心工作的不超过两成。不仅仅是沈阳地区,在全国,职校毕业生的频繁跳槽现象都很普遍,那么.职校毕业生频繁跳槽背后隐藏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就如有的用人单位所说的,当前职校生职业道德缺失呢?  相似文献   

13.
跳槽作为一种职场行为,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呈高发态势。基于未来职业发展考虑,大学毕业生应明确跳槽可能带来的职场风险,掌握科学的跳槽方式。特别是应对盲目跳槽时,要树立科学职业发展观,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及职业实践观的指导下,促进职场成长。  相似文献   

14.
李晓敏  谭萍  于艳新 《教育》2011,(26):46-47
刚刚上班,稍微遇到些不如意,便快速和用人单位说拜拜,这种"闪辞"现象,在郑州大学生求职队伍中,越来越凸显。专家说,在"就业难"压力下,许多大学毕业生出现了某种"盲从",但是,现实是,这种频繁跳槽不仅不被用人单位认可,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成才。作为大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规划。  相似文献   

15.
笔者站在学校的角度分析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职业素质偏低;综合职业能力较差:对职业信息不敏感;对自己缺乏应有的了解;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原因等。学校在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学校要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学校要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教师应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和勇气等。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和渠道,学校帮助学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毁约"、跳槽"比例持续走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对洛阳理工学院2007—2011届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和复合材料应用技术三个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也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和访谈,还对毕业生毁约、"跳槽"较多的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研究之后结论是:大学生自身性别、性格、职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毕业生受教育程度、高考志愿选择、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家庭、政府部门和行业发展等因素都是影响大学生职业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再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视作稳定的开始、唯一的归宿,求职更像是"尝试",频繁跳槽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人才的正常流动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角度来看,跳槽无可厚非。在政策、环境等多因素的驱动下,人们渴望寻找更具长远的机会与发展,企业也渴望吸纳更具潜力的人员加入,增加企业活力。但是,缺乏规划或因逃避等原因导致的跳槽值得我们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职场不久的毕业生来说,在换工作时,更需要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18.
温明剑 《教育》2011,(12):52-53
近年来,笔者在实施《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中职生职业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时,走访了大量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动手能力较满意,但不满意的主要反馈是:部分中职生存在工作态度不积极、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和团队合作精神不强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是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的"短板",也是影响他们以后发展的关键因素。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系到中职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信誉度以及中职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就业适应能力不强而"回流"或频繁跳槽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给就业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高职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稳定率,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树立"职业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确保成功就业。一对社会角色意识的认识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20.
动态     
上海:中职毕业生薪资普遍过2000元近日,上海首份针对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出炉,它显示受调查者的薪资普遍在2000元以上,近八成中职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参加调查的毕业生大多是职场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