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散文式新闻所表现的自由、灵活、生动、多样、优美的品格越来越被新闻制作者看重。本文就散文式新闻的内容、语体和结构三方面对其特点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用新闻维护人民的知情权,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记者的品格,二是媒体的品格,三是当政的品格。一个记者的维权要过五关斩六将,因而需要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勇气和献身精神。在这方面范长江以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作出了光辉的表率。  相似文献   

3.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培养有思想水平、创新品格、执行能力,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新闻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迫切需要。高等教育改革、新闻实践打磨、倡导终身学习,是培养合格新闻人才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新闻意识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怎样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不断培养良好的新闻意识;论述了新闻采访要有充分的准备:一种是采访前有针对性的准备,一种是平时注意方方面面积累的准备;论述了新闻采访工作需要掌握和利用公关吸引、移情效应等公关交往艺术。  相似文献   

5.
美国名的新闻教育家威廉是世界上第一份《记守则》的制订。20年代,他先后两次来华讲学,被当时的中国新闻学称赞为“吾人师表”、“世人模范”。他所提倡的关于记以道德人格为首要条件、超然独立的政治立场和勇敢不屈的精神品格等新闻伦理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新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观点构成新闻素材,从新闻素材中发现情感,通过新闻写作,运用适当的文字语言形态和声画语言形态传递由新闻素材和作者两方构成的新闻情感,让受众在情感体验过程中接受新闻传播,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统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世界体系和人类文明进步历史的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依法施教,在培养目标方案上做好制度设计,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传媒人才培养全过程;依德选教,在师资队伍构成上做好以高尚的人格形塑新闻教育工作者师魂品性的工作;依道施教,在教材建设与教学教法上做好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思想的生产者等课程体系的设计工作;因材施教,在教育技术上建立以新一代"云管理"传媒运营为平台的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全员治教,在育人环境上营造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隐性教育"氛围,培养新一代"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曾眉 《嘉应学院学报》2002,20(4):119-119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是新闻存活及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新闻的珍贵处所在。所谓时效性,就是构成新闻事实传播价值的时间限度,也就是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采访往往要在严格……  相似文献   

9.
新闻怎样进行深层次开发?怎样才能够有效利用新闻资源?最大限度发掘新闻价值的途径有那些?这些问题在该文得出了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以人为本"的报道视角和报道理念以及"人文关怀"最为显在的社会品格。民生新闻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语境嬗变的结果,是电视新闻报道顺应社会政治语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显现。保持和发扬民生新闻高蹈的社会品格是其健康发展、在新闻样式族群中谋得重要地位的根基。这就势必要求民生新闻报道遵循提升其社会品格的特殊路径。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高扬"社会主旋律"和用亲民的叙事方式及报道手法是提升民生新闻的两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条文化的新闻规范由新闻法律法规、新闻行业标准两部分构成。新闻行业标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闻职业标准,另一种是新闻事业标准。因"报道端"有着自己不同的深层结构,奉行新闻职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建构的社会现实",而奉行新闻事业标准的媒介呈现的是"被要求建构的社会现实"。媒介有"前窗",也有"后窗"。媒介的"前窗",以新闻行业标准在新闻生产中形塑新闻框架;媒介的"后窗",以禁止性新闻规范在新闻生产前过滤事实。  相似文献   

12.
“养新闻”是当前新闻传播活动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指对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并不急于马上报道,而是养大养壮新闻的深度和影响力,从而获得新闻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本文从什么是“养新闻”、新闻为什么要“养”、怎样“养新闻”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或者普通百姓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新闻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我国新闻改革思想的演进过程,认为我国主要领导人集体的新闻思想构成了中国新闻改革思想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新闻束报其实是主题性报道的一种叙事方式.是编辑将来自各方面彼此独立的新闻,根据新闻主题需要和以构成完整社会画面、彰显一种宏大社会氛围的目的出发,撷取众多新闻中最具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的事实所进行的综合性的新闻叙事.目前,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媒体实践又大多处于随意的状态,深入研究并进行理论梳理,寻求新闻传播规律,用于指导新闻实践,对于改造主流媒体的新闻面相,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闻价值问题,一直是新闻界争议颇大的问题。在新闻实践、新闻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对新闻价值重新审视。新闻价值较为科学的表述应是:新闻价值是指向客观事实有足够的新闻信息量,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诸多要素的集合。新闻价值由“三构件”、“五要素”构成。价值取向律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新闻侵权的定义应从新闻侵权主体、侵权手段、侵权客体三个方面入手。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应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侵权新闻作品的发表,侵权新闻作品的发表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加害人主观上存在过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人才不但是新闻教育界,而且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探析为什么要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什么是应用型新闻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即从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对大学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君子、真人和菩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它们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格的构成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君子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关怀他人、重情守信、文质彬彬等品格;真人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宽容、豁达等品格;菩萨人格可以使大学生在人格构成上具有智慧、悲悯、愿望、意志等品格.  相似文献   

20.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