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相扑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日本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日本人把相扑视为国技,把相扑力士视为日本大厦的顶梁柱。相扑运动源于日本农耕文化,是日本最具代表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2.
被日本人视为“国技”的相扑运动,从体校到民间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日本,如今北起北海道南到北九州都能看到这种大胖子徒手角逐的“相扑热”。相扑是日本民族传统的摔跤运动。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记载,相扑最早作为宫廷比赛项目的形式出现是在4世纪初的垂仁天皇时代。天皇为招待百济的使臣,召集宫中的“健儿”为客  相似文献   

3.
相扑运动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一直被日本人自豪地称为"国技"。这项运动最狂热的"粉丝"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百姓。可是,这项"国技"目前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据悉,日前日本相扑协会招募新人,居然没有一个年轻人来应考,这在日本历史上也是头一遭。  相似文献   

4.
日本"国技"--大相扑运动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4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相扑协会对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友好访问。在这个拥有116人的庞大代表团中,主要成员是14名相扑协会的官员和60名幕内、十两(相扑运动员的等级称呼)相扑运动员。他们分别在北京和上海进行了4天和2天公开表演,场场都是座无虚席,盛况空前。在北京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时,周恩来总理亲临现场观战,场上气氛十分热烈。 日本相扑代表团的这次访华公演,使一般中国人首次有机会目睹和了解相扑运动。对于头梳古典式日本发髻、赤身裸体、只在腰间系一条兜裆带的巨体运动员形象和别具一格的比赛方式及其规则,中国观众或感到疑惑不解或感到耳目一新。总之,大相扑成了中国人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5.
相扑被日本人视为“国技”,似乎全球唯有日本人对相扑运动情有独钟。其实,相扑既不是日本独有的运动,相扑之源亦不在日本。历史最久的首推蒙古相扑。蒙古族人的三大传统竞技项目便有相扑在内(另两项是骑马与射箭)。在每年的那达慕会上相扑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常有数百名选手参加,规模极其盛大。比赛时,选手穿着色彩鲜艳的紧身衣裤和长靴进行角斗,其中一方肘、膝、肩、背等着地,对方即获胜。选手入场和离场均手舞足蹈地跳“鹰舞”。各级优胜者被冠以“巨人”、“狮”、“象”、“鹰”等称号,有人考证日本的相扑即源于蒙古。中国在历史上也有相扑运动。从一些出土文物看,中国秦汉时期的角抵就同日本现在流行的相扑很相似。至迟在西晋  相似文献   

6.
古代日本的相扑活动,可以分为丰登礼仪相扑和葬礼相扑二个体系。本文主要就葬礼相扑加以论述,并进一步考析其源流嬗变。  相似文献   

7.
小锦、武藏丸和曙太郎是近年来活跃在日本相扑界的大力士,但他们却都不是日本人,而是同来自夏威夷的美国人。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小锦,今年已经31岁,体重也最重,为278公斤,这个体重可以说是日本相扑史上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传统体育运动相扑正在面临来自外国的有力挑战。继高见山一九八四年五月告退之后,又有一批外国相扑力士跻身日本相扑赛坛,他们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给日本人在这项传统体育运动方面  相似文献   

9.
国家精神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精神形象构筑主要体现在民族精神和国民性构建上。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载体,其具有的尚武精神文化符号、身体运动文化符号为筑牢我国和平自强民族精神和塑造国民修身健体之美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传统武术服务新时代我国国家精神形象构筑要抓住这些着力点,加强实践建设:一方面要强化传统武术实战运动的创新性开展,加强传统武术的功法性能激活建设和传统武术的技击对抗建设,助推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尚武精神形成;另一方面要以传统武术校园化教育为手段,加强尚武伦理教育,助推具有民族特色的国民人格形成。  相似文献   

10.
1月25日,日本相扑界爆出轰动世界的新闻,这便是美国人曙成为第一个荣获相扑“横纲”称号的外国人。相扑是日本的国技,发源于公元前一世纪,16世纪开始有人以相扑为业。最高级别的相扑选手为横纲,300年来只不过出现了63位横纲。无怪乎当这具有悠久历史的荣衔被异族染指时,立即引起世人瞩目。美国新闻媒介更是兴奋不己。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指出,目前日本只有一位横纲,而他却是美国人,“相扑已进入美国人称霸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空间是一个完整而包容的整体,是民族精神与其核心价值观的象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随社会变化而不断演化的过程,文化在这个空间中的生产与再生产,有效地保持了文化的活态性。运用文化空间的概念来思考少数民族体育,对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明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47-248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态,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空间是一个完整而包容的整体,是民族精神与其核心价值观的象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随社会变化而不断演化的过程,文化在这个空间中的生产与再生产有效地保持了文化的活态性。运用文化空间这一概念来思考少数民族体育,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台湾日据五十年中宋江阵的移转轨迹为逻辑起点,探究这种乡土武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形构。研究认:在台湾日据初期,宋江阵的主要社会功能被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展示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尚武抗争精神。在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宋江阵主要出现在庙会、余庆等场域之中,在保留其宗教仪式"保驾护航"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种神人共娱的精神工具;在日本人观赏的场域中,宋江阵武术展演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展示与象征。在日本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中,宋江阵成为牺牲工具,只能暗中习练和操演,成为台湾乡土民众的一种精神抗争力量。在日据五十年的历史演进中,可洞悉宋江阵始终是被选择的工具,并伴随社会的需求而移转,从中也可窥探台湾日据社会之变革,以及由此而型塑的乡土民众的历史心性迁移。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也是中华民族重要身份象征。然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遂溪醒狮,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时期却能不断发展扩大,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法、类比法等方法对遂溪醒狮的市场进行研究。遂溪醒狮的市场化运作是社会文化的需要,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打响了品牌,政府的选择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创新来适应社会,通过多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给其它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5.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降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载誉归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舞台为国家争光,在赛场拼搏为奥运增辉,生动展示奥运冠军形象,充分彰显了奥运冠军精神。深度探究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与时代启示对于弘扬奥运冠军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奥运冠军精神凝聚一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品格,彰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信仰与理想追求。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对251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精神特征与成长规律进行分析。奥运冠军精神是培育体育精英人才的精神保障,是奥运赛场的灵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为人们敬仰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凝练为“挑战极限、使命在肩,爱国奉献、团结拼搏,创新争先、奋斗有我”的精神。奥运冠军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新时代奥运冠军精神在发展理念、冠军特征、精神广度、价值内涵四方面均表现出“新”特色。新时代大力弘扬与发展奥运冠军精神,反哺助力奥运备战,为体育强国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方法整理分析《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及其社会分层,并对相扑技术和规则做了系统挖掘,主要结论:《水浒传》中的相扑高手众多,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相扑活动普及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水浒传》中的相扑技术既有以勇猛取胜的也有以巧取胜的,与现代相扑不同的是允许拳击和脚踢。《水浒传》中描写的燕青打擂是比较正式的相扑比赛,有一套严格完整的场地、服饰及比赛规则,其它的相扑基本都是相扑双方因矛盾而产生的争斗,甚至是性命相搏,只是把相扑作为一种格斗技巧,不遵循一般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相扑在中国古代颇为流行,宋代更为大盛,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喜爱,女子相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在史料笔记和小说故事中,都有不少关于女子相扑的记载或描述。较之男性相扑,女子相扑除了具有一般相扑的基本动作和规定之外,它还有一定的女性特色,虽曾一度出现过裸体相扑,但它还是更为注重女性的身形、容貌和着装之美,所以女子相扑兼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审美性等方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一共颁布过9套广播体操。中国的广播体操源于日本辣椒操和前苏联供女子和老人习练的卫生操,为弱性体质群体的身体性符号体系。异域体操和中国尚群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获得了新生。广播体操曾彰显过时代精神,而其所为女性和老年人设立健身方式的原始功效,却反证了中国当年弱体质时代的特有状况。新时期公司化经营主体的出现,移徙了中国的权力秩序,人们已无需一种整一权力化身的集体活动来体现自己的种族身份,而更具个性化、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健身运动项目对广播体操业已形成冲击。广播体操在现代经济实体和全球娱乐一体化情境的打压之下已渐失其现代意义。广播体操在失去其意识形态同一性符号化功能的同时,已完成其时代使命。强行在个性化时代推行非个性化时代的群体性身体仪式,是一种带有怀旧情绪的复古行为。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符号学角度对彝族阿细跳月进行分析,认为彝族阿细跳月是集体育、舞蹈、音乐、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符号。从有形物质文化符号和无形物质文化符号等两个层面对彝族阿细跳月的文化符号进行了阐释,最后提出了发展阿细跳月的文化符号的路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打造阿细跳月文化品牌;构建阿细跳月民族一体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相扑在中国古代社会颇为流行,尤其是在清代,这一活动在满族、蒙古族极为盛行。本文从考证学角度对这段史料做出梳理。乾隆二十五年,乾隆帝例行木兰行围,在宴会蒙古各部时,蒙古各部献上相扑等4大民俗表演。乾隆帝为之作有《塞宴四事》4诗,当时蒋士铨、王昶、钱大昕、王鸣盛、石韫玉诸人亦随之纷纷赋咏。这次君臣集体性对相扑等表演的共同记忆,在构造了一个盛世盛况的同时,也将清代的相扑形态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为深入了解相扑在清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