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概念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就“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两个概念的范畴,阐述图书馆人应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使个性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和谐。  相似文献   

2.
深圳打造"图书馆之城"带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图书馆之城”在为市民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支持终身学习、丰富文化生活、创建学习型社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之城”的建设需要城市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方案实施、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深圳市为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两个概念的范畴,阐述了图书馆人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使个性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和谐。  相似文献   

4.
《出版发行研究》2004,(5):73-73
一是贯彻十六大精神,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本届书市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举办的一次全国书市,将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营造出好书、读好书、“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社会是小康社会的特征之一。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和学习,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创建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图书馆被誉为“人类的终身学校”,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这预示着终身教育将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图书馆是在终身学习体系中唯一对所有人开放、整合所有学科、以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的教育场所.被誉为“人类的终身学校”。作为终身学校的工作人员——图书馆员,应该通过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学习型图书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即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们的工作方式,还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能动生命态度。“学习型图书馆”由此真正成为人们的“终身进修学院”。文章从社会视角和业内视角分析了“学习型图书馆”的特征,探讨了“学习型图书馆”的构建模式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长松 《大观周刊》2012,(15):139-139
现在的教育发展方向是“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9.
刘维 《大观周刊》2012,(8):289-28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将来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民族科学化素质能否迅速提高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图书馆必须为创建学习型社会鼓与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