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谢艳 《湖北教育》2007,(8):32-35
案例一、导言激趣师:同学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生:这是《嫦娥奔月》里的嫦娥。生:孙悟空,《西游记》里的人物。生:这是后羿,故事的名字叫《后羿射日》。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师:同学们,《西游记》里你最喜欢谁?生:孙悟空。师:孙悟空叱咤风云、降妖除魔,这些可都离不开他的一件宝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3.
一、巧用数字,导入新课 (屏显“12”.) 师:大家看到屏幕上的数字“12”了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是您的上课序号. (生笑.)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呀!因为这个号码,我们现在相遇在了一起.其实,这个号码背后还有一个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停顿,制造神秘感.) 师: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12次出现了课文的题目——“狼”. (师板书“狼”.) 师:这篇《狼》讲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了解吗?  相似文献   

4.
<正>一、课前谈话——聊聊我所认识的鲁迅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和鲁迅有关的课文。大家预习过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师:对,我们要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下鲁迅的这张照片。(出示鲁迅照片)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5.
计建华 《四川教育》2004,(12):26-27
【案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看些什么电视呢?生:我最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生:我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师:说到《西游记》,告诉大家,计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先说说喜欢里边的哪个人?生:孙悟空。他很有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还有一根金箍棒,能大能小。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生:老师,我还会演孙悟空!师:你真主动,大家来看看他演得怎样?(生上台演)生:他的手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作猴子探路状),脚也勾起来了,很像。师:你们想试试…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一、整体入手,了解本组课文特点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组课文,通过课前初读,你发现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故事。师:对,这四篇故事中都出现了一些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生:阮恒的勇敢让我很佩服。生:《七颗钻石》中的小女孩很有爱心。师:这些文章主要写了一群孩子的故事,而且这些孩子的年龄都和你们相仿。今天我们就走近他们,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学完  相似文献   

7.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这是谁?(大屏幕出示:孙悟空图片)生:(齐)孙悟空。师:你们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西游记》?生:(高兴地说)想!(观看动画片《西游记》片断)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孙悟空本领大吗?生:(齐)大!师:它有哪些本领?生:它变化多端。生:它会筋斗云。(出示板书:筋斗云)生:它有一根金箍捧。  相似文献   

8.
[案例]师:这学期我们背诵过一首叫《临江仙》的词(校本教材选背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师: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吗?生1: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的就是这首词。生2:我在《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前面好像看到过。师:对了,古代作家写小说常常用一首诗或词来开头,叫做开篇之词,它能暗示作品的主题,帮助人们理解作品。《临江仙》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今天,我们也以这首词来开始新课文《三顾茅庐》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师:你预习得真好。《临江仙》…  相似文献   

9.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珊迪》一课(让学生齐读课题)。你们预习了课文,能知道这篇课文是以会么来标题的吗? 生:(齐答)以人物名称标题。师: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生:爱丁堡在什么地方? 师:爱丁堡是美国的一个地名。生:一先令、一便士是多少? 师:先令、便士是英国的货币单位。一先令等于  相似文献   

10.
一、初读感知师:小朋友,昨天我们布置过,今天要学习第19课《最大的“书”》,要求大家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预习过了吧。谁能简单地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生:课文写了小朋友川川问了好多问题,地质勘探队的一位叔叔为他作了解释。生:课文倒数第二段中:“读了这本岩石书……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师:大家说得很好,说明我们预习课文,抓住了课文的重点。要真正读懂这篇课文,还要弄清楚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人,写了他们的什么事?这两点谁能说说看?生:(略)二、学习…  相似文献   

11.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选自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九回。大家在预习时,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生:林冲手刃仇人生:我也是,林冲雪夜奋起杀敌……众生达成一致:课文最后一段——血溅山神庙给人印象最深刻,是全  相似文献   

13.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大家把课题先读一下.(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可能写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观察放大插图,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乌鸦找到一片肉,高兴地站在树杈上…… 师: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说一说吗?[初步训练  相似文献   

16.
《水》教学     
一、课前谈话,确定奇迹之得师: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海伦·凯勒》吗?这篇课文有没有告诉我们海伦学会的第一个手语单词是什么?生1:爸爸。生2:妈妈。生3:一二三四中的一。师:告诉大家,是水。海伦认识了这个字,生命的奇迹从此开始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早已经认识的水字,看看从  相似文献   

17.
设疑导入(出示课件:一片稻田)师:同学们知道图上这些绿油油的是什么吗?生(齐):小稻秧。师:今天,我们阅读一篇关于小稻秧故事的课文。(板书:第18课!小稻秧脱险记)师:想一想,这里的“险”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小稻秧到底遇到了什么危险?生2:小稻秧脱险了吗?生  相似文献   

18.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绿》,领略了作者对西湖的美的独特感受,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味这篇课文,请大家在课文的第二、三段中选择你最难忘的一句话来读给大家听,看看谁读得最有情味。生1:(读)“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然起舞了。”生2:我仿佛就看见眼前那滴溜溜的水珠了。师:你认为他读得不错,是吗?你想读读吗?生2:想。(该生读,教师让想读的同学站起来跟着一起读。)  相似文献   

19.
一、扣住“始终”,从“终”出发,了解蜗牛最终没有搬家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生看视频听读课文)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不能播放)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有谁记得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了?生:燕子帮蜗牛搬家。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我把这个故事讲下去?(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师生合作讲述)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生接着把故事说完)师:你真棒,比刚才…  相似文献   

20.
一、读题,复习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课文中的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出示)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师指名朗读并相机正音生齐读)。师:读了这些词语,你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课文讲了徐悲鸿得到著名绘画大师达仰的赏识,却引起了一些外国学生的嫉妒一名外国学生嘲笑他学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