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不得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现存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状况,它还是行政处罚实施中的理想状态,因此,要努力探寻一事不再罚原则最终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丁雪华 《华章》2007,(3):107-107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我国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之一,其设立的宗旨在于规范执法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但行政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内涵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当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其涵义的理解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原则,虽然《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再罚作了相关规定,但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对该规定的理解和适用不尽相同,本文就一事不再罚原则的涵义、适用时的理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界定了"一事"的范围,其应当包括一个违法行为和同一违法行为,一个违法行为包括单纯的一事和法定的一事,同一违法行为则是指同一性质的多个违法行为;其次,界定了"不再罚"的含义,将其分为一事不再理,一事不再罚和一事不再同种罚,依次分析了对于这三种情况应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罚",剖析了"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5.
正"一事不再罚"作为行政处罚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近几年行政法学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自199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以来,已有诸多著述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阐述。行政法学界对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分歧在于对同一个违法行为如何认定。而有一点是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学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我国《行政处罚法》对这个问题虽作了一些规定,但仍然不够成熟。本文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当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由来及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并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作进一步的阐述,最后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也谈《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学界关于“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具体涵义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我国《行政处罚法》对这个问题虽作了一些规定,但仍然不够成熟。本文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及当前的相关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由来及理论界的不同观点,并对“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内涵作进一步的阐述,最后结合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罚蹲     
那天,是个晴空万里的大太阳天,在我们军训的绿油油的草坪上发生了一件事。 因为我不遵守军训纪律,被教官叫出队列罚蹲。 刚开始,我以为罚蹲很容易,就不以为然地蹲下了,但不一会儿,我觉得脚渐渐酸了起  相似文献   

9.
心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罚释义 罚,是指处分犯罪或犯规的人。罚的现象与行为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虽然古人称“罚不加于无罪”、“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但由于人类社会中“法”和“规”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法”和“规”背后价值的多元性,因此,不少“罚”的行为和事实,总会产生当罚和不当罚两种不同的见解,有时甚至是两种力量的剧烈抗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默认一切罚的行为,相反,我们认为,罚不能只由价值引导而无视科学,只有科学和伦理双筛  相似文献   

10.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刑罚当罚性是刑法学界公认的犯罪三特征,但刑罚当罚性并不能准确反映犯罪的全部法律后果及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之间的辨证关系,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涵,故应以责任当负性代替刑罚当罚性,所谓责任当负性,是指犯罪具有应当负担刑事责任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