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每一个孩子都可爱,每一朵花儿都会绽放出美丽,这是我从学生张小燕身上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邢嬛 《父母必读》2009,(3):55-55
收件人 health@bphg.com.cn 发件人 星云 问题 一到春天皮肤就发红、发痒,怎么护理? 我的女儿3岁了,她从出生的时候起,皮肤就一直比较干,有时候皮肤会出现一块块的白色皮屑,抹上保湿霜后有所好转。让我担心的是,这两年一到春天她的皮肤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身上发红、长疙瘩,而且她老是用手去抓挠,好像很痒的样子,甚至晚上都睡不踏实,身上被她挠得一道道的,看着都心疼。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很认同一个观念,就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孩子将来就会花多少时间在你身上;你怎么对待他,他将来就怎么对待你。这点,我从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父母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述说身上痒痒,你心不在焉地随便给他抓几下,孩子的痒不但没有止住,反而会觉得愈来愈痒,有时甚至抓破了皮肤也不能消除。这是临床心理医  相似文献   

5.
你问我答     
孩子身上的小红疙瘩是什么问:我孩子15个月大了,最近我发现他在地上爬过后,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就会长出许多小红疙瘩,不久又消失了。有时每天早晚,他的脸上也会有这种现象,半个小时后又自行消失。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相似文献   

6.
家长不娇惯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是对的。但是不要把批评当成主要或是惟一的教育手段。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进步和长处,激励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这个道理一般家长都明白,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更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得到。特别是那些毛病比较多的孩子,平时听到表扬、鼓励很少,批评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一旦这种情绪占了上风,孩子就更其实,任何孩子身上总是有积极因素的,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只不过是有的孩子身上的积极…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儿童穿得舒服,衣着得体,这里有不少学问,而关键是必须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活泼好动,易出汗,皮肤比较柔嫩。因此,给儿童选择衣料,首先应柔软、光滑,儿童穿在身上舒适、自如,不会损伤皮肤。其次,应选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衣料,可避免因汗沤而生皮肤病。第三,衣服的质地不必过于高级,否则穿了一年,第二年就不能穿了,会造成浪费。儿童衣服的样式,应该美观大方。有些年轻的家长喜欢在孩子的衣服上别一些胸针之类的小饰物,这容易把儿童刺伤。还有的家长给孩子穿牛仔裤、紧身衫,过紧过小的衣服会影响孩子的血液循环和妨碍肌肉骨骼的正常发育。但给儿童做蝙蝠衫或裙摆过大的衣  相似文献   

8.
徐晓燕 《幼儿教育》2010,(11):32-35
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从理论上看,总体的发展阶段是可以列出大纲的。但实际上,不同阶段在孩子身上可能同时存在,而且在一组孩子中可能会同时存在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当我们生气、恐惧或悲伤时。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会使我们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体聚集了大量的能量。只有把它释放出来.我们才能恢复到平静状态。其实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您真讨厌!”孩子大声喊叫,喊完之后,“讨厌”引起的不悦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我们压抑孩子表达不愉快的情绪,就会迫使孩子去找不正常的渠道宣泄他们的情绪。他们不是把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就是发泄到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10.
1887年8月的一天,对西班牙班贺斯附近的居民来说,是终生难忘的。这天人们突然看见从山洞里走出两个绿孩子。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小心翼翼地走到跟前仔细观看。没错,这两个孩子的皮肤真是绿色的,身上穿的衣服面料也从来没有见过。他们不会说西班牙语,而只是惊恐地不知所措地站着。  相似文献   

11.
随便“偷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上小学二、三年级时,这类行为在孩子身上就出现得更多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3年级是孩子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如果家长引导有方、正确施教的话,孩子就会在经历这些“错误和挫折”后茁壮成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法 孩子会固执任性,这与他所在的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如今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六合一”家庭比比皆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六口都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事事处处依着孩子,对孩子关爱备至。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不管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都从不拒绝;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孩子从家长心目中的“小皇帝”变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  相似文献   

13.
魏开怡 《上海教育》2006,(1A):54-54
梁旭峰,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脸蛋,初见他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孩子很可爱,让人喜欢。只有我和教他的任课老师对他实在是感到头疼。他的学习特别糟糕,但这还不是他身上最严重的问题。让我们感觉教育这孩子最劳心劳力的是他屡教不改的撒谎习惯。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在梁旭峰身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而他的理由始终是:“我做好了,我没有带。”  相似文献   

14.
fueogneori@sina.com问:我的孩子快3岁了,他的身上经常发痒,一痒的时候他就用手去抓,直到抓破为止。我们曾带他去看过医生,医生说这种情况属于湿疹,等孩子长大一些就会缓解。请问,孩子的身上经常发痒  相似文献   

15.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学习忍耐     
晨恩 《下一代》2013,(5):29-29
1960年至1979年之间,几名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在一群孩子身上做了一项颇有趣的实验。实验当中,每名孩子的面前摆放着三种不同的糖果,以及一个铃。孩子们可以选择立即从三种不同的糖果当中任挑一种来吃,或是再等多几分钟。选择后者的就可从三种糖果中挑两种来吃;若是等不及,孩子可以立刻按铃,心理学家就会让他们选择他们心仪的糖果,离开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朱雪琴 《教师》2014,(28):19-20
正每个孩子都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其心理成长都有一定轨迹。由于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在万般宠爱的同时,也往往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特别是在学业成绩方面,期望过高,因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也应从家庭起步。对于家长而言,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映射到孩子的身上,甚至会成为孩子身上的烙印。因而,家长的言谈举止、教育孩子的方式,一不留神,就会给孩子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对孩子造成隐形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只有2%的幼儿属于某方面极具潜力的孩子。如果家长把某种学习方法不分青红皂白地强加于幼儿身上,孩子有可能对学习变得毫无兴趣;家长的焦急心情再反馈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心理就会受到挫伤,从而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咨询台     
惩罚孩子 如何把握分寸 甘肃酒泉市李静女士来信询问,她的儿子身上有些不良习惯,她觉得有时必须采用一点惩罚手段,但不知怎样做才是恰到好处? ——第一,惩罚孩子要适时,即惩罚孩子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比如,当着外人的面惩罚孩子,就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睡觉前惩罚孩子,就会使  相似文献   

20.
李子勋 《家长》2010,(1):11-13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孩子会把崇拜的目光从父母身上移开,并对父母的权威进行挑战。要挑战父母的权威,就必然有一个力量支撑他,于是,影、视、’歌等领域的一些明星自然就成为孩子的精神寄托,追星也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