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茹红忠 《教育文汇》2013,(24):27-28
摘要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教学从本质上说一种课程研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明确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中,要反思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策略。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2.
践行新的思想政治课程理念离不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要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做到时时关注、筛选整合、人人探究;其次要不断拓宽课程开发的领域,做到拓展教材资源、创新实践资源、挖掘人力资源;再次要努力丰富优势资源,做到与教材内容密切的资源优先、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优先、符合现有教育教学条件的资源优先。  相似文献   

3.
透视新课改     
张立 《宁夏教育》2005,(11):39-39
一、材料:需要用课程意识来整合 新课程提出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适当的“剪裁”与“加工”,使之更适合学生发展。但在实际中,有一些教师认为重组教材就是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喜好更换教材内容,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调整教材内容或活动设计土,忽视了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创新,反而使新的课程理念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将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如何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确定之后,教学(课程实施)就成为工作的重心和中心任务。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际来看,树立课程意识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学校、教师树立大局观、整体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学校、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从而高质量的实现教育目的。树立课程意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必须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必须突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还要不断地富有策略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正努力探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有机整合,力求为学生的学习构建多媒体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已有课程的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课程,应用于教育。"整合"是课程体系与教学过程重新构建的过程,不仅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中应用,还会使人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发生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具有新的课程意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用好、用足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这是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课程教学与研究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课程与教学不可分离,课程与教学直接同一,二者必须整合。课程教学是对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新的理念及相应的实践形态的概括。整合的课程教学观要求教师发挥在课程教学与课程教学研究两方面的主体性。在整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通过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得到实现。课程教学的建构过程是行动中的反思过程。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课程教学主体性的实现途径,而且是积极主动的课程教学研究,是教师行动研究的主要内容。行动研究不仅是教师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而且其目的是实现反思性教学。  相似文献   

9.
钱宇 《教育信息化》2004,(10):52-5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它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指导,通过创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并运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实现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推行全新的学习方式,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下面就几年来的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高师学生的课程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师学生必须具备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 ,是教师在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过程中 ,对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反映及有方向、有层次的追求和探索 ;是教师执行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方案的内驱力。它是由教育信念与热情、教育知识与经验、教育眼光与智慧三个要素构成的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意识、课程目标意识、课程实施意识、课程开发意识、课程创新意识和课程评价意识。长期以来 ,我国广大教师只有教学意识 ,而没有课程意识。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 ,相当一部分教师感到有很多不适应 :(1 )过去教学参考书束缚太多 ,现在的课程标准要求教…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课程意识,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或教师教学的材料,而要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的整合.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认真分析各种教学资源,尤其是将学生的实际需要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的原则,为在新理念下实施新课程教学打下基础.结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就如何"树立课程意识,创新教学设计"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储红芬 《学子》2015,(5):33
现行的英语课程注重社会化、开放性和创新性,旨在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和生活化的情境中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作为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以课程意识为指导,更利于教师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教学策略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一、以三维目标为指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英语课程较以前教学大纲的一个显著改变就是注重学生的多元化知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快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和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就必须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自主地参与学习。所以如何更有效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将成为当  相似文献   

15.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正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热门话题。在信息技术得到一定普及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已成为许多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  相似文献   

16.
在语用理念日益盛行的当下,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握语用的实质,更缺失课程意识的观照,使得语用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文本解读中遴选课程资源,在文体特征中放大课程资源,在读写结合中运用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以整合理论为指导。探索计算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整合手段。从教材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作业的处理等方面论述如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热,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过程中的一个热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何谓信息技术?怎样才算整合?现阶段我们该从哪里入手?……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下面一组文章,就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有理论也有实践,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层面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您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数学文化价值,培养其人文精神;同时应努力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德育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本文结合教研工作实际,从小学德育新课程的内容、资源,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等方面,对教师如何树立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来实施及指导德育新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能为教师在实施德育新课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进而切实提高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