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史海珍  于薇  李泠  杨敏 《地理教育》2012,(10):57-58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国家之一,世界上第二个建立起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非常系统化,其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工作都走在世界前列。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1879年4月26日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宣布建立澳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论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说明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已经增加到两千多个,但是由于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重叠化、管理主体权限和职责的模糊化,导致了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率低下,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自然保护区的破坏和过度开发。通过对管理模式的厘清,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选择路径,以期对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论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它既是构成整体环境的一种环境要素,又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比较严格和有效的形式。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手段和重要措施,它对于保护人类的自然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保护人类持久的幸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国1994年出台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建设和管理随之显现诸多新问题,现行自然保护区条例已难适应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1.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状况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建立于1872年的美国黄石公园,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年,与“世界第一”相比,晚了84年。到60年代初,全国各地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0处,保护对象主要为原始森林和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年动乱期间,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凸现枯水消落带今年汛期,因长江中上游持续干旱少雨,长江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脱水”现象。自7月份长江上游出现短暂涨水汛情后,江水一直保持消退,致使三峡库区沿线河床裸露加深、航道变窄,消落带凸现。全国新建自然保护区790个“十五”时期,全国共新建自然保护区790个,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1699个,面积达18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2.49%。据了解,我国陆生野生动物和珍贵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空前的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国有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56年首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后,又陆续建立了20多处自然保护区。十年动乱期间,自然保护区工作基本停滞。1978年后,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又重创辉煌,自然保护区数量逐年递增。1983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仅有106个,1984年底增至274个,1986年底333个,1991年底达708个,1994年已达762处,其中包括香港2处、台湾51处。我国大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4处。我国的鼎湖山、长白山、卧龙、梵净山、武夷山、神农架、西双版纳、锡林郭勒、博格达峰和盐城10处自然保护区已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网。我国黑龙江的扎龙、吉林的向海、江西鄱阳湖、湖南东洞庭湖、海南东塞港和青海鸟岛6处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7.
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利用高职层次的优势,培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在高职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展状况;新时期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分区布局和战略重点;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及政策建设等。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生存的影响越来越大,野生动物保护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布自然保护区区徽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我国正式发布自然保护区区徽。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说,自然保护区标志性区徽在国际上普遍使用,通常用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制服、保护区构筑物以及宣传纪念品等方面,起到象征、标识、警示和宣传的作用。我国日产淡化海水十二万吨据初步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的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12万吨,海水直流冷却水年利用量已近480亿立方米,吨水成本已经降至5元左右。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201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日产80万~100万立方米,海水直接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发展都较快,香港的自然保护区有严格的管理体制,而台湾自然保护区管理健全,是环保教育宣传典范. 一、香港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环境科普情况 香港为保护多样化的野生动物和自热景观,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接近40%的土地面积及1.46%的海洋面积已经根据香港法例或者国际条约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1.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但我国有关终身教育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因此,需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注重非正式制度建设在终身教育法律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终身教育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加强终身教育法律制度配套体系的建设,推进终身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的手段,相对于传统方法,它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优目标的优势。我国当前推行排污权交易还面临若干法律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文山州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等历史机遇分析,天保旅游小镇建设具有:(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对一、二、三产业的链式带动效益;(2)提升资源外输型向资源集聚型发展能力,实现区域资源储备增殖效益;(3)旅游产业的低碳化消费模式,实现区域自然资源的绿色经济效益;(4)旅游小镇是天保口岸综合发展的有效支撑载体等重要意义。天保旅游小镇可以通过打造"门户城市名片"、"绿色经济名片"、"民族文化名片"、"基础设施名片"、"招商引资名片"等五张名片和实施"五大"发展动力,由此全面提升旅游小镇经济、社会、文化等硬软实力。最后,提出了天保旅游小镇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德国现代行政法学奠基人奥托.迈耶首先提出法律保留原则之后,法律保留原则就一直适用于规制行政,随着行政国家和福斯多夫提出"生存照顾"服务理念的兴起,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也拓展到给付行政领域;德国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经历了侵害保留、全面保留到重要事项保留,虽中国相关法规范确立了法律保留原则,但对中国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性质等方面学者们普遍认识不一致,从中国行政处罚法中有关法律保留原则的条款入手,通过采取法教义学的解读方式,从而得出中国法律保留的原则所采用的是"阶层化保留"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建立党政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成为党政后备人才资源群体有其历史的合理性;面向在校大学生培养党政后备人才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特点和后备人才的未来的双重视角,充分关注其特殊性,着重培养强化他们的政治思维素质、社会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完善和谐的人格。面向在校大学生培养党政后备人才模式,对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史学已走过百年历程,特别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无论是专门研究机构设置的增多、研究队伍的日渐壮大、还是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均有长足进步,堪称辉煌三十年。但也存在着不容忽略的问题,包括既不能在法学学科内进行有效交流,也不能与历史学进行平等对话,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排拒”;不重视文献资料建设,追求所谓的“填补空白”,致使研究成果中引领学科发展的创新性论著凤毛麟角。这成为学术发展的隐忧,如不能正视并加以解决,中国的法律史学最终走不出狭小的“象牙塔”,无法“成为世界法学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7.
法意识是法治建设的根本,贯穿于法治建设的金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提高公民的法意识;法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法律理念的确立,而法律权利本位、法律至上、司法自治和程序正义理念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法治理念,才能更好地强化法律意识,使广大公民成为法治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性实践带来了诸多法律变革,法制建设既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推进自身的发展.在该进程中,法律理念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并且进一步要求反映在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嬗变必然会引起一些法律冲突,需要我们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提出对策,统筹二者之间关系,以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企改革的另类思考——经济、法律和法治的深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往往是排斥民主与法治的.商品经济为民主与法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商品经济愈是发达,其民主与法治化程度愈高.国有企业更多地依赖于计划经济,而不适应于市场经济.我国为了实现民主与法治化社会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退出大量竞争性领域的产业,乃是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大学制度框架下,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育法制及其困境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高校章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高校教育法制建设和实施面临许多问题。在制定大学章程的实践中,要不断完善教育法制,真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自上而下地去行政化、强调人大立法等,实现高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