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通过对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2007版与语文社中职语文教材2009版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人教社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没有作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的具体说明,单元导语设计精确度不高。本文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角度探讨单元导语的设计应该如何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目前我国由三家单位编写了义务教育初中段的三套语文实验教材,一套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一套是由语文出版社第一编辑室编写,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还有一套是由洪宗礼先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分别称为“人教版语文”、“语社版语文”和“苏教版语文”。因为实验教材都没有出齐,我们目前见到的也只有七年级的上册和下册,因此,比较时,我…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改革浪潮之下所产生的中学语文教材是品种多样、异彩纷呈的。改变了多年来我国语文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统天下”的局面,“如今已演变为六、七套课本‘群雄相争’,语文教材悄悄迈入了‘多元化’时代。”另外,各版本的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编排体系上,还是在选文方面,都比以往教材有了新的突破,各具特色。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材真正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无论它们如何“争”,多样化的背后总会隐含着许多的共性,多元的背后总会隐藏着“一元”,因为它们“本是同根生”——都源于相同的文化背景,都以同一个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也都是奔着相同的语文教育目标。从文化视角看,“百家”语文教材的共性主要体现在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入学的我国高中新生,将不再使用沿用20年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各地可按情况自行在人教社编写的(高中语文(ith本I)和(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两种新教材中选择一种。新教材格外重视文学教育、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不仅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审美情趣、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这正是广为吾文教师期待已久的心愿。回顾20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不断更新、花样翻新,除“老大哥”人教版教材外还出现如上海H版、S版教材,浙江版、江苏版、广东版等地方版,有人说,人教版语文教材一些篇目内容陈旧,随之…  相似文献   

5.
<正>策划人语教材从课改实验版到义务教育版,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历经时代变革,也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每个时代、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着自己浓郁的特色和主旨,也多少存在一些局限。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这一期我们推出两篇文章给大家,期望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和吸收,不受文本束缚,由表及里,读显解隐,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素质教育 课程教材体系,10年前,国 家提出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中小学教材建设构想,以逐步实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教材结构。同时规划了重点建设的8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版教材就是其中一套,而且这一历史性重任落在了广东的身上。“十年磨一剑,百花满园春”,从1988年至今,沿海版教材在我省的专家、教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通力合作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1997年10月,所有18个学科教材,以及我省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均通过了国家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且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7.
1990年9月,浙江省的首套小学语文教材在省内各实验区投入使用,开创了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一纲多本”的新时代。2001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各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投入使用,标志着新一轮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实验阶段。教材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承载体,对这两套教材进行比较,能让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看到昨天与今天的语文教学思想与行为的碰撞,更好地理解和走进语文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与教材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高考语文复习中,对课本的复习一直被许多教师和学生视为鸡肋。除了一些字词,许多学生拿着课本有些茫然。有些干脆放弃课本,在题海中苦渡。这让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由此想到,既然如此,何必要在高一、高二用如此长的时间去学习教材?学生学习了三年语文,提起课本,学生知识片段的记忆,大多数时候还是“跟着感觉走”。曾听到过一位考上大学的学生说“千万别听语文老师的”。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师心底的痛。目前,高中语文教材只是一个文选性的教材,整体上仍是一个无序结构。教材的分类多以文章的结构为主,如小说,戏剧,诗歌,文言文等。这…  相似文献   

9.
继2000年9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在全国范围内启用之后,今年秋季,人民教育出版社对该套教材又作了较大的调整。今年新调整的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2003版教材”)较2000年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2000版教材”),有了许多改进,2003版教材把语文教育应具有的人文精神又推进了一步。整合东西方人文精神的精髓,我们可梳理出两点主要内涵:第一是对人、人性、人的价值的认可和尊重;第二是人应当具有理性。下面我们试扣住人文精神的这两个基本内涵,从课文取舍的视角来观照2003版教材的人文精神。尊重人性就是赋予语文教育更多的生活意义和…  相似文献   

10.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由“787&;#215;1092 1/32”开本到现在的“787&;#215;1092 1/16”开本,由小变大了。1996年12月第一版是试验本,1998年6月第一版是试用本,2003年6月第二版是试用修订本(以上所指皆为人教社版本),如今又有了按模块编写的实验教材。这表明教材总是在踏着时代的节拍前进的。教材修订的时间表明,尽管教材更新的步伐在明显加快,但它的部分内容还是落后于现实。如何使我们的教材与时代同步?这需要老师们开动脑子,不断对教材进行及时地校正、增删、变更、修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教材与时俱进,体现思想政治课鲜活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教语文”成了“教课文”。教课本成了语文教学的惟一。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慢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结果,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价值,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成了教材的奴隶。21世纪是一个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通用型的人材。从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来看,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末,国家教委允许各地依照《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不同类型的语文教材,于是,“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雨后春笋般相继向世。“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上富有开创性的重大改革,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来看,都具有其特殊意义。从历史上讲,建国以来,它首次打破“一纲一本”封闭型的旧格局,开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从现实上讲,“一纲多本”推出了众多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有的虽然还不成熟,但它毕竟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正是鉴于此,在对“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其编写体系、单元的建构、范文的选取、语文训练序列、教材的科学化等几个方面做一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3.
自国家教委提出“在教学要求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的方针之后,我国中小学教材从“统编”到“多样化”已近12年了。上海 S 版小学语文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的。去年11月,在由上海教育报刊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师大教科所和闸北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沪粤江浙 S 版小学语文教材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许多语文教学专家给这套教材以很高的评价。目前,S 版小学语文教材不但深深扎根于上海的17个区、县和地区,而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课改,因为人们对其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的认识很不一致,历来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难点。普通高中教材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一标多本”的局面,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出版长期以来一直唯人民教育出版社独尊。顺应课程教材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体现统一性和多样化的结合,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2004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经过初审,通过了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鲁教版(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版(语文出版社)、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共五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并准其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区试用。由此普通高中课改进入更加纷繁复杂和百花齐放的阶段。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揭密@本刊编辑部 @黄瑞 @钱金涛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实际看,课本仍是教学的重要凭借。因此,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因素,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素养是进行课改实验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结合《拔苗助长》(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一课,谈一点个人的体会。一、确定教学目标,需要钻研教材。“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总目标。而这个总目标的实现要靠长期的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课堂学习是学生感悟和积累语言、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每节课中,都应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初中语教材有多种,但影响比较大的有三种: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语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人们习惯上把它们称为“人教版”、“苏教版”和“语版”。这三套教科书有着鲜明的特点,体现了不同的编写风格。笔对这三套教材的编写体系进行了一下比较,以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本所指的均是200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实验教材。  相似文献   

17.
何谓尊重教材?笔者认为有三点:一是尊重教材体系和结构,如苏科版教材,将“因式分解”作为“乘法公式”的后继内容,在每册编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大多数的章节均设计了“数学活动”;二是尊重教材主要特点,如苏科版教材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为主线,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  相似文献   

18.
自2017年秋季起,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这对语文教育也是一大重要变革。部编版语文教材相对于人教版教材,从设置到编排都有了一些变化。本文主要对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写作部分进行了重点分析,探究了部编教材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社于2013年新修订了初中语文教材,这是落实2011版新课标要求所作的一次修订。这是新版课标实施以来首次作出的一个拨乱反正之举,导向性明显。教材的新变化为我们一线教师高效处理教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以2013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阅读部分为例,具体探讨结合教材助学系统的新变化来高效处理教材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历史轨迹□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由“一纲一本”逐渐过渡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语文教材改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而且这种势头至今仍方兴未艾。为使新教材的编制更合理、更科学,回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