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与非晶态半导体作用所产生的光吸收包括本征吸收、激子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声子吸收及杂质吸收等,由于吸收方式不同,它们分别发生在不同的光谱波段。  相似文献   

2.
积浙成学。一个人只有努力吸收、大量吸收才能快速充实提高自己。交际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吸收中表达,在表达中吸收,强化了吸收,加大了吸收,为学生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欣 《家教指南》2009,(8):41-41
科学研究显示,食物经消化后,酸味被肝胆吸收,苦味被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被脾胃所吸收,辣味被肺、大肠所吸收,咸味被肾、膀胱所吸收。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相关脏器的疾病。因此,酸甜苦辣咸,每种味道对宝宝来说都不应缺少。  相似文献   

4.
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的迅速采纳和缓慢应用导致了信息技术吸收过程中存在着一条隐形的吸收裂痕。本文描述了教育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吸收现状,进而分析了吸收裂痕的存在缘由,指出裂痕的出现是由于在信息技术吸收的启动、购买、调适、接受、惯例化与内化六个阶段中受到来自内外因素的限制。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期望促进教育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吸收。  相似文献   

5.
蒲梅 《青海教育》2011,(11):20-20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密切相关。从心理学吸收与表达的角度来说,读(包括听)是吸收,写(包括说)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另外,就语文教学来说,吸收过程渗透着表达,  相似文献   

6.
以市场常见凤尾菇为材料,在Pachlewski中培养2周后,菌丝体置于在2mg·kg-1Hg2 浓度的吸收液中,分别加入0.5mM的EDTA、CaH2PO4,并设置吸收液不同pH(3.8,8.5)。经一定的时间间隔(5、10、20、40、60、120、180min),连续测定吸收液中汞浓度的变化情况,研究凤尾菇菌丝体的汞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加入CaH2PO4、EDTA以及不同环境pH下,吸收液中总汞浓度的呈指数下降规律,符合主动吸收的规律。180分钟时,经不同大小的菌丝体吸收后,相同处理吸收液中总汞的残留量非常一致,但不同处理有显著差异;不同单因子条件下汞残留浓度的差异,反映出处理因子对凤尾菇菌丝体汞吸收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吸收借鉴资产阶级经济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吸收借鉴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中的有益成分、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好经验、好做法等方面.详细论述邓小平关于如何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在吸收和借鉴过程中所必须坚持的正确原则。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定量研究了吸收液浓度、温度、液面高度,通气速率、吸收方式等因素对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的影响,并优化了实验条件:吸收液体积比浓度为13:2,吸收液温度为42±1℃,采用18mm×180mm试管为吸收液容器,6mm×8mm×250mm玻璃管作为吸收导管,通气速率保持在240±10个气泡/min.实验条件优化后,能全面解决实验存在的问题,并使纯碱收率达49.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与正畸牙根吸收的相关性,为牙根吸收的临床诊断寻找简单、特异性的检测指标.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30只,加力将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建立牙根吸收和牙根未吸收的正畸牙模型,每周提取实验牙的龈沟液.应用组织形态学染色观察实验大鼠的牙根吸收程度,并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和JD-801凝胶成像系统定量检测各组龈沟液中MMP-2含量的改变.结果 实验牙受力1周后,出现牙根吸收大鼠的龈沟液中MMP-2含量显著升高,而未出现牙根吸收大鼠的龈沟液中MMP-2水平无明显变化.牙根吸收组和未吸收组龈沟液中MMP-2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龈沟液中的MMP-2的表达水平与正畸源性出现牙根吸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输入、吸收与影响吸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和吸收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阶段。二者缺其一都不能促成二语成功习得。然而,输入并不等同于吸收。吸收是在理解输入信息基础上,结合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影响吸收的因素较多,包括各种内外因素,如输入、输出、学习者个人特点、学习认知过程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甲醛吸收液稳定性分析测试 ,探讨吸收液稳定性对 2 4小时监测结果的影响 ,及采样时间、流量和吸收液用量等因素对结果偏底的影响的揭示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很多的经验做法具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共性。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必然受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共性的支配。因此,借鉴和吸收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就十分必要。要吸收借鉴资本主义有益的民主原则、民主形式、民主方法;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吸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制建设的有益做法;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探地雷达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实现探地雷达数值模拟时,引入3种吸收边界(Mur二阶吸收边界、超吸收边界和完全匹配层(GPML)、单轴各向异性理想匹配层(UPML))进行计算,比较不同吸收边界数值模拟时的计算精度.之后,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地电模型的探地雷达正演剖面合成图.  相似文献   

14.
尾气吸收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要吸收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尾气,通常是将尾气直接通入盛有吸收液的烧杯中.由于尾气与吸收液接触面小,吸收时间短,因此,吸收效果较差.特别是当实验时间较长、产生尾气较多时,尾气吸收很不充分,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师生健康,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为此,我把尾气吸收装置作了改进(见下图所示).在该装置中,广口瓶内盛放尾气吸收液,双箭头“ ”指示范围内的吸收液的体积约为漏斗容积的2/3.尾气从导管进入广口瓶,并被吸收液吸收,多余尾气进入瓶内液面上方.随着尾气的导入,瓶内液面开始下降,双箭头“…  相似文献   

15.
若干多肉植物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萃取法提取十余种多肉植物中的有效防晒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各种提取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将各种提取液的最大吸收峰及吸光度从三种(UVA、UVB、UVC)紫外线波长范围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种多肉植物对紫外光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不过吸收的紫外光情况存在很大差异.芦荟等植物主要吸收的是UVB波段的紫外线,天使之泪等多肉植物主要吸收U VA波段的紫外线,红日等多肉植物主要吸收U VC波段的紫外线.这些数据可为研制天然防晒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精确求解的方法,以N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为例研究了原子吸收的非线性理论.借助于数学计算,探讨了外场失谐、探测光强及激发态能级向低能级衰减的分配系数对原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信号光的失谐使原子吸收谱发生纵向变化,增强透明效应;控制光的失谐使原子吸收谱吸收发生横向变化,透明窗口右移.当探测光强远小于或接近于信号光和控制光时,原子吸收均表现为电磁感应透明特征,只是在共振处透明程度发生改变.当衰减向两通道的分配系数改变时,原子吸收也改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线性插值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的吸收边界条件,该边界条件能够在ADI-FDTD方法中改善边界反射性能.首先,对由截断误差和相速估计误差引起的此吸收边界条件的反射进行了分析和推导.通过理论分析,说明了基于相速估计和非均匀网格的对此吸收边界改进方法能够改善边界条件的反射特性.然后进行了矩形波导情况下该吸收边界条件的数值仿真.最后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并通过对有无相速估计下吸收边界条件反射系数比较、对均匀和非均匀网格处理下吸收边界条件反射系数的比较,以及对在不同时间步长下吸收边界条件反射系数变化的分析,说明了该吸收边界条件及其改进方法对ADI-FDTD方法中的边界反射性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9.
外来词的吸收引进是各种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汉语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汇。汉民族吸收的外来词有几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音译型、音译+表类属词型、半音译半意译型、借形词、字母词等几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外来语概念做了说明,然后通过实例对两国外来语吸收方式进行阐述。两国语言对外来语有着不同的吸收方式,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国家语言政策、语言性质等方面的差异,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语言性质方面的特点。日语是一种表音文字,音译是日语外来语主要吸收方式,汉语是表意文字,意译是汉语外来语主要吸收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