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小林 《华章》2007,(11):93
90年代以后,以苏力为代表的法学家对此前的法治改革产生了质疑,提出了"法治本土资源论",由此,法学界对法治改革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因此,在中国政治体制背景下,我们的法治改革道路到底怎么走?是模仿还是自己创新?我仅仅就近十年的法治改革做一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2.
"法治"在当代中国成了一个重要的时代性命题。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过分的侧重于对西方制度的介绍,对中国法治"本土资源"的挖掘还远远不够。诚如著名人类学家吉尔兹(Clifford Geertz)所言,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当代的法律世界是一个多元性体系,中国法律文化在其中也应当有其独特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回顾梁治平先生提出的"法律文化论"有特殊的价值。而且,"法律文化论"实际上亦是一个永远不会终结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本土建构"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教育学本土主义的发展困境和生存之道.这一概念能够比较清晰、准确、全面地概括出大多数教育学本土主义者既强调国家民族文化认同,又积极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基本主张.在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建构方面,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能够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建构"之路,就是一种"回乡"之路.  相似文献   

4.
宋晓东  叶浩生 《天中学刊》2008,23(1):132-136
本土心理学倾向于把多元文化论引为元理论基础,但多元文化论与本土心理学之间在文化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存在分歧.本土心理学必须面对多元文化论所提出和所卷入的种种问题.作为理论解决,某种去文化的多元文化论是可能的,这种理念不能基于空泛的实践概念而是要求具有某种实践指向的心理学"知识型".  相似文献   

5.
本土资源对于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基础文化的不可塑造性、中国目前一定范围的“熟人社会”性以及法律的“民族精神”性决定了在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本土资源的吸收。中国法律文化中并不缺乏法治资源,不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有许多可供吸取的本土因素,对其进行认真考察,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及现代价值,是中华文明步入法治路径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唐君毅认为现代中国的"法治"思想应该是东西方思想的汇通与融合,即集人治、法治、礼治、德治于一体的人文法治思想.中国古代的"人治"与"法治"思想的表述虽然有所不同,但归根结蒂都是人治;而西方社会的"法治"虽然在用词上与中国的"法治"并无区别,但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只有二者的汇通与融合,才是现代人文法治之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7.
经过"本土实践"验证的理论才真正具有中国特色,扎根于"本土"的理论才能在国际视野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道教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的源头虽"一中一洋",冲突不断,但二者却也有某些契合点。而且正是由于这些契合点,作为与中国社会及传统文化不断互动的道教为现代法治精神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助力;探究道教中的"现代法治因子",有利于更好的挖掘我国本土法治资源以及推进我国现代法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总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全力打造一个根植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具体来说,该项实验未来五年将在基础理论与实践模式两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即以"全面发展学说"、"行动论"为哲学基础,以"潜力论"、"状态论"、"个性论"为心理学基础,以"和谐论"与"崇高论"为伦理学基础,不断强化实验项目的学理性研究,逐渐形成系列的可操作的实验主题、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打造素质教育的经典个案,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思想的行动化、具体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的法治语境下,由"法制"向"法治"过渡具有现实必要性。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公民法律意识、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在现实中国法治语境中由"法制"向"法治"的过渡还面临困难,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法制"向"法治"的过渡,以推动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核心是应对"危机论",但中国比较文学应对的"危机论"是一种"伪危机论",没有实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是脱离中国实际的舶来品.由于中国比较文学缺乏厚实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悬置"危机",回归本土文学.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发展现"审视中国关于教育本质论的经典表述--韩愈的"教以载道"论和"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论,不难发现其根本缺陷在于有悖"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现.而这两种观点显现了教育本质论之表述"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剖析这一特征的思维基础,引出了"科学发展现"是"与时俱进"说上位概念的命题;"与时俱进"说惟有以马克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依据,才能永葆正确的航向而不被异化.  相似文献   

13.
"阶段论"、"方面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以往流行的传统模式,它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其原本面目.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采取两者结合的"综合论"方法,就可以弥补其不足,以达到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还原其本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展政治文明应从两个资源中提取营养。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民"与"民贵"蕴含着打造和谐社会的丰富资源,是现代中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保民"、"民贵"等"民本位"资源中,挖掘组建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传统资源,提出健全民本位政治制度体制是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应基于传统文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拥戴,天下才安定,社会才和谐"。另一方面,中国古代"贵民"思想在现代民主法治的政治背景中,必须吸收全球政治主流制度中现代民主政治的内涵,无视世界政治体系民主、法治的合理性的社会是不和谐的。在现代背景下,我们不能把"以人为本"简单化,应提升到"以民(主)为本(位)"的高度,才是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当代中国政治文明方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本土法治资源视野下的初查制度根基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查制度有着深厚的本土根基,它根源于我国特有的政权结构体制,是中国特色反腐败模式的现实需求,是刑事诉讼中立案的前置程序,有利于传统文化下的人权保障.因此,它是一项宝贵的本土法治资源,应当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其法律化.  相似文献   

16.
"民心"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本土性的政治合法性资源.它是社会民众的一种政治心理现象,反映出人们对政治统治的认同,在概念表达上体现出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得民心者,得天下"最能体现出民心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以"民心"获取"天下"是传统中国政治合法性论证的基本进路.民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得天下",论证政权统治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7.
"制度伦理"与市场法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法治不是天然有效的,它需要相应"制度伦理"的支持和引导;制度伦理有规约政府成员、经济人、平民三层次法治和经济含义;制度伦理的生成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乃至市场法治"内生"的结果,应是世界市场法治伦理精神与中国传统法治道德文明的结合,是道德功效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是制度伦理文本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张君劢的"德法合一"思想是儒家之德与西方之法的合一.他特别强调,对于民族建国来说,有两个原则是最重要的,一是法律,即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二是道德,即建立一个公共的伦理道德.前者是法的共同体,后者是道德的共同体.他所要建立的就是一个包含这两方面的民族共同体.要完成民族建国的目标,法治习惯和集体道德都不可或缺,所以,张君劢把法律视为与道德并重的"民族建国之最高原则"之一.但是在德与法的关系上,二者的地位并不是相同的;德法合一是在德的基础上的德法合一,德比法更根本,"德法相辅而行",其更深层的意义是"德主法辅而行".为寻找德与法合一的途径,张君劢最终还是把目光转向了文化.他所论述的文化重建理论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但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法治习惯的形成是否可以通过重建民族文化的途径达到,这成为张君劢同时也是整个传统儒学面临的问题.虽然张君劢努力为二者的结合创造条件,他倡导建立新文化来为民主法制的生长培植土壤,并且将西方的政治制度加以改造以适应中国的特殊情况,但其"德法合一"论始终未脱离儒家道德本位,致使这种结合仍停留在道德文化层面,并未落实为政治法律事实.若将"德法合一"论还原为"内圣外王"之道,我们从中仍可看到传统儒学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非遗"广东音乐"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大力挖掘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本土的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本土院校为例,就如何发挥地缘优势,结合地方音乐资源,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探讨国家级非遗"广东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和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传承和发展本土非遗音乐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法治资源的整合,应当坚持借鉴、移植国外法治资源和继承、扬弃本土资源并举原则。既要保持本土法律传统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内容,尊重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又必须自觉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法治中的有益成果。在坚持法的基本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借鉴、继承进而整合国内外法治资源,通过整合进而建设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