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条重要德目。它的本来涵义就是诚实不欺,真实无妄。作为一种道德活动,诚信之德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存在了。作为一种道德概念,它是在殷周之际出现的。“诚”、“信”二者相互依存,它们既可以互释,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2.
诚信在我国是一个十分古老而且重要的话题,它的本意是诚实不欺或真实无妄。起初,诚与信是分开使用的,两者都有诚实、真诚之意。“诚”在词源中释意为:真诚、真实。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诚”释意为:信也。“信”一词,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不欺之语  相似文献   

3.
时下,“诚信”一词,人们议论得越来越多。诚信,作为道德的重要范畴,就是要求人们在一切生活中,做到实事求是,恪守信用。“诚”,即诚实无欺、诚实无妄、诚实做人、诚实做事;“信”,即真实不伪,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其道德要求就是言为心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说,诚信是立人之本;对于一个企业或单位来说,诚信是立业之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诚信同样是立国之本。然而,在经济转型期,我国的一些企业和单位,受错位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诚信”的本意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儒家将“诚信”推崇为一种道德规范和自我修养的内容。认为“诚”是天赋予人的道理,人应“以诚为本”。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实现人的道德价值。认为“信”是立人立国之本,将其列为“五常”之一,要求人“言必信,行必果”。为此,“诚信”被奉为修身、立业、治国、用人、交友等的重要道德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成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诚信,古时诚即是信,诚、信其义同也.诚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诚信是一种人格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是人生和社会的道德基础,也是人性的普遍性认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讲诚信,才有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诚信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何谓“诚信”?从字面解释:言成为诚,人言即信。诚,形声字,从言,成声。本义即是诚实无欺,真实无妄。信,会意字,从人,从言。本义即是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许慎在《说文》中说:“诚,信也”,“信,诚也”,由此可见诚信互义。诚与信在本义上是相通的,但二者的含义又不完全相同,这主要表现在:“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侧重于主体的自我修养;“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诚信,就词面意义上讲,就是诚实守信,它要求一个人首先要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其次,…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是修身、立业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和道德规范。诚,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含有诚挚、诚心、诚朴、诚恳、诚实等等。作为一般概念,具有真实无妄、诚信不欺的意思。信,也表示诚实不欺的意思。这正如程颐所说:“诚则信矣,信者诚矣。”在这个意义上说,信就是诚,诚信要求一个人,为人处世都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诚实在、信守诺言。一个人终生的行为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诚信。把诚信看作是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是完善人格的必备品德。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诚心实意,那么他的一切道德行为就会是虚伪的,良好的…  相似文献   

8.
诚信机制与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影响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作为道德建设的前沿阵地,是诚信机制贯彻的源头。在德育中将诚信原则贯彻到底,培养学生成为讲诚实、守信用的合格公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诚信的内涵“诚”与“信”在古义中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声”。“诚”指“内诚于心”,“信”是“外信于人”,即所谓“忠诚发乎心,信效著乎外”。“诚”是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信”是“内诚”的外化。虽然“诚”与“信”各有侧重,但“诚信”的总体涵义是…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诚信”?从字面解释:言成为诚,人言即信。诚,形声字,从言,成声。本义即是诚实无欺,真实无妄。信,会意字,从人,从言。本义即是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许慎在《说文》中说:“诚,信也”,“信,诚也”,由此可见诚信互义。诚与信在本义上是相通的,但二者的含义又不完全相同,这主要表现在:“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侧重于主体的自我修养;“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诚信,就词面意义上讲,就是诚实守信,它要求一个人首先要有诚实的品德和境界,尊重事实,表里如一,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其次,要求人们在与人交往时履行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信守诺言,言行一致。  相似文献   

10.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它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