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华翻译研究丛书”的第五种《歌剧翻译研究》尚在组编之中,我倒想到写一篇有关歌剧与歌剧翻译的文章,算是将有关此书的背景预先作番介绍。歌剧(opera)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与其他戏剧形式相比,其明显区分是歌剧的精彩台词用歌唱而不是用语言表达。歌剧分大歌剧、正歌剧、轻歌剧、喜歌剧、滑稽歌剧等。歌剧最早产生于16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第一部  相似文献   

2.
张丽华 《出版广角》2015,(15):116-117
《雨王汉德森》是索尔·贝娄(1915-2005)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主人公汉德森非洲之旅的奇特经历.本文从生态批评理论出发,结合汉德森的非洲经历,分析作品中不同层面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学教授伦纳德.道尼和迈克尔.舒德森最近发表在《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报告《重构美国新闻业》引发巨大反响。该报告对美国新闻业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的种种新局面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美国新闻业中本地性独立新闻报道的生存问题。该报告所展现的美国新闻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我们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姐》歌剧诞生之时,是中国歌剧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黄金时代。歌剧《江姐》吸收了婺剧、川剧的演唱风格,同时还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道白,不同的江姐扮演者也有着不同的风格演绎。  相似文献   

5.
对于喜欢歌剧的观众,《阿依达》是绕不过的经典。这部史诗般的歌剧将登陆国家大剧院,揭开“歌剧黄金月”的大幕。 在歌剧艺术史上,威尔第是当之无愧的“里程碑式的人物”,是浪漫主义歌剧最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年转入新闻传播史研究后,出于学科背景的原因,曾经设想结合原有的政治学、历史学基础,关注一下政治传播,尤其是在现当代中国的境遇.也因此,获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1日出版了舒德森的《好公民》后,很感兴趣. 熟悉的读者可能还记得,前几年国内就翻译出版过舒德森的《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及《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最近才知道,舒德森曾在访谈中表示,已出版的几本书中,《好公民》最重要.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①。它的显著特点是“突发性”,因为其突如其来且稍纵即逝,故常令人措手不及,然而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而备受中外记者们的青睐。在对突发事件的采写中,除了深入现场、细致观察以外,直觉判断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并常常被成功记者所提到。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歌剧明星在舞台上猝然死去》就是美国记者桑奇·戴·格拉蒙从电视直播中的一个意想不到的镜头捕捉到的新闻。1969年3月4日晚,美国电视里正在直播意大利著名歌剧《命运的力量》,忽然,男中音歌唱…  相似文献   

8.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末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由于该书反映美国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它在艺术上的独创性,受到美国及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全书通过描写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丑恶现实,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说歌剧在中国没有基础,其实不然。 歌剧是一种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形式。近代西洋歌剧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并经过威尔第和普契尼的发展传向欧洲各国。而“五四运动”将它带到了中国.中国的音乐者们开始探索中国的歌剧之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多尼采蒂是一位以歌剧创作为主的意大利作曲家,被称为19世纪前期意大利歌剧"三巨头"之一(另两位分别是罗西尼与贝里尼)。他也是一位创作速度极快的"高产"作曲家,一生创作了75部歌剧,28首乐队或钢琴伴奏的康塔塔,一些宗教声乐作品、管弦乐曲、室内乐作品和抒情歌曲等。特别是1832年在米兰首演的喜歌剧《爱的甘醇》,以其荒诞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诙谐而丰富的合唱以及感人的男高音咏叹调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至今这部歌剧仍活跃在各国舞台。  相似文献   

11.
在《歌剧艺术》编辑部工作的这些日子,使我有机会接触认识了一些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其中黄佐临先生、周小燕、张骏祥夫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人难以忘怀。一幅传神的“双象图” 1989年9月,著名歌剧《弄臣》在市府礼堂隆重上演,这是周小燕歌剧艺术中心排演的第一部世界著名歌剧。曾经培养过许多优秀声乐才子的周小燕教授便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的9月,当张艺谋导演 的歌剧《图兰朵》轰动北京城时,上海的艺术舞台也上演了一部经典歌剧──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杰作《阿依达》、其时正值上海大剧院“闪亮登场”不久;因此在当时,《阿依达》无疑是一部“超重量级”的剧目。 时隔两年,《阿依达》这艘“豪华巨轮”再次驶进上海,并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次演出推出了景观歌剧”的概念,无论在舞台美术制作上,还是在艺术家的阵容及演出场地的规模上均超过上一次演出。并达到世界之最;而且作为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头戏,此剧的外力合作者──美国梅耶斯…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美国进步时代的政府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马骏刘亚平主编格致出版社定价:35元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高速发  相似文献   

14.
展览演出     
荷兰籍爵士乐歌手菲菲·克拉森之于歌唱艺术,就如奥黛丽·赫本之于电影艺术一样,都有着难以抵抗的个人魅力,被称为“荷兰国宝”当之无愧。她曾以唱片《我心中的歌》而被提名美国“2001爱迪生杰出人士奖”。  相似文献   

15.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6.
霍桑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在他创作的几部长篇小说中,《红字》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随着它的出版,霍桑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家,至今享有很高的声誉。《红字》作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模糊性。模糊性是霍桑运用的最娴熟、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它贯穿在《红字》始终,遍及人物描写和不同场景设置的方方面面。其中霍桑着力刻画的小主人公珠儿角色,尤其表现了模糊性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位用机智幽默来制造快乐的朋友,用典雅素养来包裹尖锐批评的智者,用日常语言来消除学术神秘的教师,和用纯真发问来重塑经济学根基的天才产权理论创始人、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的先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经济学家阿尔钦,于美国西部时间2013年2月19日凌晨2:30分,在家中睡觉时平静离世,享年99岁。《简明经济学百科全书》主编汉德森曾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哈耶克在1975年说过:"有两位经济学家,其作品重  相似文献   

18.
处于不同时代的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迈克尔.舒德森两人都热衷于探讨新闻与民主的关系,但两人思想的分歧是明显的。概而言之,就新闻是否能够促进民主问题,李普曼是悲观主义的,舒德森是乐观主义的;就新闻如何促进民主问题,李普曼是批判性的,最终滑向了政治精英论,舒德森是建设性的,即民主需要一个"不可爱"的新闻界。  相似文献   

19.
与10年前相比,纳博科夫不再是一个让中国读者陌生的名字了。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年生于圣彼得堡。1940年移居美国,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其代表作《洛丽塔》《微暗的火》进入现代经典之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他曾在威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教授文学,1961年,他侨居瑞士的蒙特鲁斯,1977年在那儿去世。  相似文献   

20.
王哲 《出版广角》2018,(4):82-84
文章通过对《一双长丝袜》的解读,再现了 19世纪美国女性的社会现状,探究了凯特·肖邦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更透过作品激励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