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抓住一个“管”字与一个“理”字,工作起来将有条不紊,效率倍增。一、管”的途径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衣打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如果班主任像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不见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何“管”是班级管理的首要问题。归纳起来,管”的途径大致有三种:(一)班主任管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具体来说,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抓住一个“管”字与一个“理”字,工作起来将有条不紊,效率倍增。  相似文献   

3.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难度较大,而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班级,传统的学生管理都重点突出于"管",其实,"管"只不过是形式,"理"才是真正的内容.学生管理的重点应该是理而不是管,理字当头,管也在其中了.本人根据在职业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因材施教的管理策略,实现学生自我意识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闫爱 《辅导员》2012,(3):14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班级管理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笔者进行一些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凡事必亲躬,仅靠班主任自己的严格管理,虽能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理"得笔笔直直,可是这种效果却无法持久,班级秩序表面井然,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还可能把学生的可塑性和创造性泯灭.班级管理如何从"人治"走向"法治’?笔者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李玉萍 《班主任》2004,(3):19-20
在探讨班级管理的文章中,经常提到一句话"管是为了不管",但是人们对"管"与"不管"之间的关系较少论述.本文就班级管理过程中何时要加强管理、何事要重点管理、何时何事又要放手不管等问题进行辩证的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学校经常提到"管理"一词,对于管理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管理最基本的意思是管在前,理在后.管要体现合理性、刚硬性和示范性,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制度要合理 管理,首先要求学校领导管得合理.要体现学校管理的合理性,关键看管理的制度是否科学.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扮演“管理者”和“被管 理者”的角色,从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班级管理精细化不能流于形式,而是需要具体落实,关键在于一个"细"字,就是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设计,每个环节要精细思考,每一项活动都要做成精品。班级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细"。即着眼于每一件小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只有细化了每一个管理环节,管理才能深入,班级的每一项活动才能做成"精品"。  相似文献   

10.
正班主任,作为学校最基层的"领导",是教育工作的督促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有老师说:管理管理,班主任从班级人和事,到学生思想、学习、纪律、身体各方面,都要管一管,理一理。狭义上来说,此类班级管理就是"人治",也就是说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就是班级"元首",这是一种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可能会是师在班在,师亡班亡。而如果能"人治"兼之"法治",由"法治"来辅助"人治",那么在合理"法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做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班主任除了应具备的吃苦、肯干、有责任心外,更应注重科学的管理。因为良好的班级管理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基础。而科学的班级管理,重点不是“管”,而是“理”。因为管对班主任来说,是主动地去管,是一个人管几十人;而对学生来说,却是被动地去受管。而“理”却是注重了先理得顺,才会管得住,管得好。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去实现只有管得住,才会管得好的科学管理思想呢?应从“五个方面”全方位,系统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策划者,每天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的人,如何有效地管理好班级是目前许多班主任老师面临的难题。笔者近几年,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时,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摸索出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变"教师一人管"为"学生人人管",逐步实现由学生全员参与管理的体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许多班主任抱怨班级管理工作难做,事情多而繁琐.自己事必躬亲.可工作总是不见起色。这种现象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极为普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们来看看何谓管理。“管”字由竹字头和当官的“官”字组成。中国古代。百姓对官一直畏惧.即便是告状.也要先向官老爷下跪。  相似文献   

14.
汪明玉 《江苏教育》2008,(17):47-47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人文激励与制度约束并举,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人文激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学校管理中,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基于此,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学校师资队伍状况,如何把握好"管"与"理"的关系,提出结合管理对象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把"管"与"理"有机结合起来,在"管"中寻"理",在"理"中强"管"的管理思想,做到"管"而有度,"理"而有节,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用心做小事,小事成就大事;小事做细,细节成就完美。因此,班级管理讲究的就是一个"细"字。一、细从"心"来首先要时时用心。有管好班级的"心"也就有了管好班级的前提。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心系班级,  相似文献   

17.
管理、管理,一个叫"管",一个叫"理"。管是硬的一手,就是靠规章制度、铁面无私制约人。理是软的一手,就是讲道理和理顺关系。规章制度执行不了,实际上往往是道理没有讲清楚,关系没有理顺。同样的一件事情,张三来处理可能就行不通,李四一去,很快就解决了。同一个张三,在一中处理事情顺顺当当,到了二中可能就到处磕磕碰碰、为什么?背后都是个人际关系顺不顺的问题。人家听不听你讲的道理,其实基础仍然是关系理顺与否。所以当好校长,我以为管理学校的功夫,要花在"理"字上。道理我不想讲多少,主要讲一讲我当校长时的几件事。我当…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中,对学生全方位的管理并不是班主任一人就能轻松实现的,它离不开科任教师的共同参与。科任教师要充分利用身份、学科、关系等各种优势,明确内在要求,寻求外界支持,对学生进行辅助管理,既管"教"又管"导",实现从单纯"教书"到兼顾"育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相两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这是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祥先生对大写的"人"作的诗化诠释。它告诉我们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因此,新课改下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实行生本化班级管  相似文献   

20.
<正>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需要在"勤"字上下功夫。只有勤,才能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才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产生班级感召力和凝聚力,使班级的一切工作得心应手。具体说来,班主任应做好六"勤"。一、腿勤班主任要有"媳妇的腿",经常到教室看看。每天从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