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会议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集中讨论了中国革命前途等问题,但对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共产国际却没有给予过多的意见。中共在共产国际干预不大的情况下,独立制定了中共成立以来最详尽的《妇女运动决议案》,总结了中共领导妇女运动的经验,对六大之后的中国妇女运动作出明确、有效的指示,为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有二十二年是作为一个支部从属于共产国际的。尽管随着党的成长、壮大和政治上的日趋成熟,它越来越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斗争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始终存在着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因此,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不能不是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和国际共运史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从事中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教学和研究的同志陆续发表了一些著作和文章,对各个时期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在前一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几个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共产国际从成立时起,就执行权力过于集中的领导制度,它与各国党独立自主的要求之间矛盾逐渐加深。毛泽东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情况;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孙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法定之一,它的确立和形成是中药在斗争实践中独立自主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结果,同时,也与共产党国际的影响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一)共产国际“反帝统一战线”方针与中共...  相似文献   

5.
共产国际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中的教条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存在;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大革命实践中也已存在,但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尚无能力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影响,只有对中国革命进行科学的总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独立自主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同共产国际和我们党内二、三十年代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马克思主义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有22年历史.我们不能忘怀共产国际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热情支持和大力援助.但同样不可否认,共产国际这个源头并非都是甘泉清沏.由外国人来判断并决定中国革命的大事,难免不犯错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同  相似文献   

7.
中共五大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暂时的国共合作中举起独立的革命旗帜,而不是在保持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前提条件下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然而中共五大却力图在保持国共合作的前提条件下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共产党人领导的武装力量并夺取对革命的领导权.这种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来自共产国际.共产国际既想保持国共合作又指示中共为夺取领导权而斗争,陷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因而不能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中共五大一事无成的教训表明,独立自主是正确制定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时任共产国际总书记的季米特洛夫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创造了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季米特洛夫领导下的共产国际领导方式发生了转变,由共产国际七大以前的"严格控制"转变为共产国际七大之后的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决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具有了政策支持和政策依据;季米特洛夫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支部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季米特洛夫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正确方向的认同和支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
高芳 《沧州师专学报》2011,(2):27-29,114
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陈独秀在大革命前和大革命中的革命态度有一个变化过程,主要包括:从开始的不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到承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从开始的不同意与国民党合作到同意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从坚持与国民党进行党外合作到选择党内合作。贯穿其中的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领导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室告成立。在此后的24年里,它成为世界革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指挥中心。关于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共产国际自身所具备的理论品质,使其成为捍卫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深刻影响到各国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组织制度、路线方针等理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在与共产国际理论指导的关系处理上,历经了由全盘接受、阶段性斗争、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转变过程。由于秉承共同的理论来源,其合作的理论基础是稳固的。围绕两者的理论基础进行客观分析,形成初步的、较为合理的界定与认识,可为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政治革命的对象、目标、方式以及领导阶级和群众基础,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政治革命观。研究他的有关政治革命理论,既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新华 《天中学刊》2001,16(4):79-8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领导中国革命上,先后犯了三次大的“左倾”错误,且一次比一次严重。这些“左倾”错误的发生和发展都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上的“左倾”指导思想有密切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国际此时期在指导中国革命上的“左倾”错误,其真正发端不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形成的,而是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共产国际对当时国民党的性质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从共产国际在大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左倾”错误特点上也可以看出,共产国际在土地革命战争的“左倾”错误与它在大革命时的“左倾”错误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复兴,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历史。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建政、依法办事的政策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相继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打开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体系。以历史分析的方法系统性回顾党的百年法治历程,以及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的主要特征,以此从中揭示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共产党联合各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联合民主政党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不同历史时期对民主政党采取不同联合策略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联合民主政党的策略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合作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并加以制度化,实现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典范,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道德教育观;阐明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构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探索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为了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 ,必须正确对待和处理统一战线内的阶级斗争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 ,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学习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带领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作出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贡献。总结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经过对中国现实的深邃思考,逐步形成了利用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前后,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实现由领导革命向领导建设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许多重要思考和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相似文献   

20.
苏维埃革命和苏维埃运动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共先后实践的两个革命模式,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从苏维埃革命到苏维埃运动的战略转变,中国苏区有了大发展。苏维埃运动战略没有放弃以城市为中心,中央苏区的进攻路线导致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