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指的是作者利用复杂的艺术表达手法,体现作者对人生的独特见解或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比较浅,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加上高中生的文学素养不够高,对文字鉴赏能力不强,特别是对作者在散文中使用的复杂表现手法难以理解,所以,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习惯和提高欣赏散文能力成为高中阶段语文散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散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散文大多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对其深厚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难以理解。而教学中教师又往往会因为操作上的难点,对散文的精神层面的欣赏避而不谈,而尽在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技术方法上不厌其烦,甚至据此设计出一系列的套路题目,带领学生在书上找答案。这样,一篇好好的文章,学到最后,就只剩下满篇的重点语句、“标准答案”,让学生去背诵。教学浮于表面,学生享受不到思维过程的快乐,兴味索然。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吴中伟 《学语文》2014,(5):24-25
散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教学方式不一样,带来的效果自然也不相同。笔者结合目前教学现状,试从辨言、入境、品情三个方面,谈谈对散文教学的理解。 一、辨言:文字是思想的外衣 优秀的散文无不追求精准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言,细腻、复杂甚至是矛盾的叙述,倾注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体验和思索。散文教学就是透过文本体味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味和作者丰富的情感。课堂上,教师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摆渡者,必须对语言文字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文字背后潜伏的情味。  相似文献   

4.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学生学起来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每一篇散文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结果.无不是“情”的喷涌与渲泄。因此散文作家大多运用丰富复杂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或抒发自我的强烈感情: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由于文学欣赏能力的关系.对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散文作品时应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再现散文的意境。把感情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深情的涵泳、赏析中,把握文脉,习得语言.真正领悟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散文一直占据文学体裁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文本。狭义上的散文则是近现代引用了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指的是除去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体。探究其本质,散文是一种重在去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结构自由灵活、题材广泛多样的一种文体。那么散文的阅读,就不仅是对于信息的获取,考试答案的求得,而在于学生和作者的情思对话、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善识文眼,才能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散文的意境、神韵和主旨;只有理清线索,才能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而对散文开头和结尾的分析同样重要,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握散文结构艺术的特色,也能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散文教学中,还应善于分析散文的伏笔与照应、衔接与过渡等方面,使散文教学既突出重点,又能从整体上把握散文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7.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理解“神”的突破口应是品味语言,通过字句的咀嚼品出其中之“神”.对于经典散文,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距离走进作品以汲取作品的精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否临其境,通其情,忧作者之忧,乐作者之乐,将成为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9.
“场景化”与散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散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领会所学散文的精髓,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作者是将他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中,或热爱、或崇敬、或感激、或痛恨.散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领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倾向和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散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内容,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散文阅读教学是教导学生体认作者独特的情感。回归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首先应从文本解读出作者的独特情感。比较阅读、介入作者资料、多种朗读方式品味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让学生充分体认作者复杂的情感。深层次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使散文阅读教学的情感体验有根可寻,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 ,差不多都是艺术精品 ,其语言精练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特别是抒情散文尤为突出。而散文所抒发的感情只有通过读 ,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所以 ,加强散文的朗读教学 ,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思想的感受 ,提高独立阅读欣赏的能力 ,又可使他们更好地领会作品的语言 ,提高运用艺术语言从事写作的能力。要读好一篇散文 ,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 ;经正而后纬成 ,理定而后辞畅。”(刘勰《文心雕龙》)任何一篇好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注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一种以记叙的方式来抒发作者感情的体裁,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教育目标的不断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现代教学的目标,高中语文阅读中散文教学的文本细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过多地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对散文文本的研究,导致学生在粗略阅读文章的情况下就开始习题练习,产生了低效的阅读。但是散文本身是一种思想情感非常丰富细腻的体裁,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详细阅读和理解。为了解决散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散文文本的详细阅读被引入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教学,提升学生对散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散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板块,应该通过散文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使学生形成善于从优秀作品中体会作者情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对现今初中散文教学产生了些许认识,即应该以创设有效课堂导入为主要抓手,在开课伊始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散文时注重体会,以此求得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是一个涉及散文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传统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散文不同于其他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语文教材里出现了含有哲理的散文。我把这样的哲理散文叫做"现代寓言"。教学这一类课文,如何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哲理呢?一、以哲理为"纲领",提纲挈领地学习课文小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生活积累有限,理解作者所阐述的哲理有难度。怎么办呢?我让学生先找到总结哲理的段落,尝试理解;再把读不懂的词句画出来,带着疑问回过头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从中找线  相似文献   

15.
张伟 《新课程研究》2009,(11):145-146
散文教学是语文记叙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作用颇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散文时,应该基于散文的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品尝,去体味。  相似文献   

16.
散文教学是语文记叙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作用颇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散文时,应该基于散文的特点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品尝,去体味。  相似文献   

17.
要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精品成功地拍摄成TV散文,就必须对文本有深刻的把握,透彻地领悟作品的意境,拍摄切合文本所描绘的图景,以展现作品的意韵;在配乐朗诵时,也必须准确地表现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尝试导拍,TV散文,谈自己的导演构想,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散文贯穿于中国文学的始终,是一种最为真实最为彻底最为直接的展现作者心灵世界、抒发作者情感、展现人格魅力的文体。依照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和散文的文体特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能够读懂文本,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入情、阅读入境、阅读入眼,引导读者与作者的有效情感沟通,感知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情感。一、阅读入情,诱发情感共鸣任何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都闪烁着作者独特的思想火花,在作品当中作者表达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感悟,抒发作者对事件、对社会深刻感情。作者依情造文,读者就要  相似文献   

19.
纵观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散文,均为审美散文。学习这一类散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的心灵,进入审美境界,增强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审美一词出现26次。对散文教学而言,审美是第一性的,其首要目标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散文阅读理解是中考的必定考点,同时也是一大 难点。而中考的散文阅读理解题的提问方式复杂多样,并且相 关散文阅读材料的内容表达丰富且含蓄,很容易扰乱学生的思 绪。然而,当前中学散文教学仍存在缺乏阅读指导、缺乏针对 性训练等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当前初中散文阅读教 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中考的时候巧 思妙解散文阅读理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