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吴小红 《出版参考》2010,(13):28-28
在版权贸易中,如何抓住优质资源成为出版社关注的焦点,版权经理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有一家美国的版权代理公司,掌门人拥有美国很畅销的图书资源,他们在中国成立独立的公司,向出版社推荐图书内容。由于出版社对市场没有明确的预估,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节目广泛成为出版资源的今天,众多的出版社、出版人士把目光聚集在世界著名的品牌Discovery节目上,在这些出版部门竞相寻找Discovery 图书版权之际,辽宁教育出版社和贝塔斯曼公司已达成全面购买探索书系的长期合作协议,探索首批图书已于今年10月在全国书市上隆重推出。 1985年,如John S. nendricks在美国创办了Discovery  相似文献   

3.
王曙光 《出版广角》2016,(22):59-60
有声图书的市场增长点主要集中在童书、大众类出版领域以及优质声音资源块面.对于众多互联网听书平台而言,争取到图书的优质内容版权以及声音资源,是抢占市场的关键环节.而对于出版社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市场争夺战中,正确认识有声图书的市场容量,重视有声图书的未来发展前景,利用目前纸质图书出版资源的优势,将这些图书的有声读物版权掌握在手中.  相似文献   

4.
刘燕丽 《编辑之友》2011,(12):121-122
一版权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近几年来,在版权贸易工作中,两极分化现象趋于严重。对于一些大出版社而言,由于其先天的资金、规模优势,受到外版图书著作权人和外版图书版权代理机构的青睐,引进外版图书竞争优势凸显。相对而言,一些中小出版社,由于种种原因,版权贸易工作踟躇不前。久而久之,出版资源越来越向规模大、资金雄厚的出版社集中,而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版权输出总量近年来取得较快增长,出版社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图书的版权输出提供了快捷便利的交流平台。但是一系列调查显示,国内出版社网站在图书版权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存在着种种不足,希望能引起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强档资讯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自1997年以来,立足自身的专业分工,瞄准国内市场对国际先进的财经管理教材和专业图书的需求,共与十余家国际出版公司达成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项目200余项,已经推出“哈佛商学院案例教程”、“世界财经管理教材大系”等引进版图书160多种,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出版者之一。 一、出版资源是版权贸易的基本立足点 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的起因在于出版资源的分布状况,出版社在决定是否以及如何进行版权贸易和国际合作时,就应当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状况,找出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对  相似文献   

7.
过去美国出版的图书的国外版权收入占整个版权收入的比例一直排在最后,但自80年代、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排名末位的国外版权收入异军突起,已跃居首位。这主要是在其他版权收入下降的同时,美国图书在国外的市场日益成熟和扩大。 图书的国外版权收入现已成为美国出版业的重要经济支柱。据版权专家介绍,一本美国出版的畅销书在日本的版权收入可达到100万美元,在英国和南美为50万美元,在西班牙为30万美元,就是在市场较小的荷兰也可收到10-15万美元。美国出版商普遍认为,出版业的收入来源重心已由国内转到国外。许多小出版社依靠国外版权收入不仅维持了生计,也扩大了影响。过去,美国出版社在制订选题时一般针对国内市场,而现在则不得不考虑国外市场。目前有些出版社正专门致力于开发国际性的图书选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开始了与国外出版社共同策划选题并合作出版图书,而不仅是单纯的国外图书版权引进. 早期的图书引进,国内出版社更多的做法是把国外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买过来后,或直接影印或翻译成中文出版.这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出现过一些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图书,在大众文艺类图书领域尤其如此,国外畅销的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同样能进入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但是有些领域的国外版权图书,如教育类尤其是语言学习类图书,适当的本土化工作则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记者 鲍红)版权是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版权贸易是共享人类智慧结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版权贸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引进是输出的十几倍,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各种图书订货会上,许多出版社的展台上都出现了引进版图书,甚至着重推出。那么,引进版图书在国内的市场究竟如何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专业图书的版权引进一直是个热点,中央社在版权引进中和多家版权代理公司有合作关系,拥有优先选择权。地方出版社也不甘落后,纷纷抢占精品图书,打造自己的品牌图书。目前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大部分还是依靠与版权代理公司的合作,因此,常与版权公司沟通才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医学专业图书的引进也面临引进时机和翻译等难题,只有仔细调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慎重选择才能引进到好的医学专业图书。  相似文献   

11.
专业版权代理机构在图书贸易中起到了渠道和桥梁的作用,促进了版权贸易的形成.尤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对版权的引进和输出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因此专业版权代理机构理应大有可为.然而实际情况是,相对于国内近600家出版社、200多家电子音像出版社、逾万家报纸期刊和新兴网站而言,目前我国的20多家专业版权代理机构不仅规模小得不成比例,而且在经营上也是苦苦支撑,举步维艰.而同期,尽管我国至今未批准任何国外机构从事涉外版权代理,但一些境外出版集团和专业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却看好中国图书市场,纷纷抢滩中国,设立代表处,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通过具有全球时效性的版权资源和专业优质服务,获得了国内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出版社的版权从业人员是出版社与海外出版商进行版权贸易的中间环节,其工作侧重于提供相关出版公司的图书信息、洽谈版权条件及执行合同,此外还要承担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备案、版税的  相似文献   

13.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版权贸易工作方面起步较早,早在1980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支持下,该社与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达成了出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共10卷)中文版的协议,1986年出版后,这套书在海内外总共发行了17万套,在我国大陆、港台甚至在美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90年代后的10年中,出版社共输出图书版权200多本,引进图书近500本,输出版权所获经济效益约120万美元,引进图书所产生的盈利大于版权输出。通过版权输出,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智慧结晶的几套百科全书,均成功地以繁体字版的形式走向海外华文图书市场;而  相似文献   

14.
外版书的引进工作简单地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搜集信息、确定选题;二是寻找著作权人、签订合同;三是登记版权、支付预付金。一、搜集信息、确定选题为了架起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图书版权贸易的发展,我国每年秋天都在北京举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届时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都会参展。我们既可以直接在现场选书,也可以收集到大量国外出版社和版权代理公司的信息。另外,上海近年也在举办类似的博览会;福建省也常常借助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向内地的出版社推荐港台版图书。这些以促进版权贸易为目的的图书博…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经营的核心资产是版权 ,版权来源的广度和高度是一家出版社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海外版权的引进对于出版社占领资源制高点、切入市场增长点、提升本版出版力具有重要意义。以科技和教育为出版重点的大学出版社 ,如何围绕出版社的战略目标有效引进海外资源 ,实现发展上的突破 ,一直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不断深思和探索的。   内外版权互动 ,实现发展突破  海外版权的引进不仅使编辑可以面向全球选题资源策划图书 ,更重要的是 ,通过运作引进版图书 ,打开国际视野 ,提升本版书的发展。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清华社率先引进MicrosoftPress…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第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展厅内设置版权洽谈场地,并邀请中华版权代理公司在现场提供版权贸易咨询,该公司与海外出版社达成协议100余项。在合作出版和版权贸易中,采用更为灵活和更为常见的方式是在各自的展台内或相约个别洽  相似文献   

17.
贾坤鹏 《青年记者》2017,(23):118-119
近年来,人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向数字化转变,传统出版社如何进行融合发展?凤凰传媒在跨媒介经营方面进行了尝试,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影视、游戏、在线教育以及文化mall为主的跨媒介经营新业态的业务矩阵. 以影视作为突破口,对图书资源进行全版权开发 从整个IP产业链开发来看,无论是收益还是市场反响,出版行业目前都明显处于下风,如何充分开发自身IP资源,已成为传统出版机构转型升级所面对的共同挑战.①凤凰传媒在图书版权开发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列,率先成立了全媒体版权运营公司,主要负责将图书资源开发成有声读物、电子书、影视剧等文化创意产品.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版界逐渐与国际接轨,图书版权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在从事版权贸易的众多出版社之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版权贸易做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从1990年至今,10余年间世图引进版权3000多种,购权重印的国外科技期刊数百种,购权图书占全公司图书品种的70%以上。世图成为中国引进图书和科技期刊品种最多的出版公司,在国内众多的出版社中堪称“版权贸易的老大”。由于实施了强势购权的策略,世图的销售码洋从1995的4500万发展到2001年的3个多亿,连续6年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世图公司的版权贸易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战略定位准确、人才架构合理、点面结合发挥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附属版权”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附属版权”贸易魏龙泉美国的出版商把版权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出版资源,大力开发和利用,在美国国内和国外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数量相当可观的“附属权”(SubsidiaryRight)市场。出版社把“附属权”作为图书销售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下功夫进行...  相似文献   

20.
沈琪 《出版参考》2016,(8):37-38
如今,出版界各类引进的翻译版图书屡见不鲜,版权贸易对绝大多数的出版工作从业人员而言也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常规了.如何正确界定版权贸易行为,如何规范版权贸易操作,其实在实践中仍有不少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 疑问一:美国籍作者写成的著作未经发表,率先和中国大陆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并出版发行了中文简体版图书,这算不算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