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薄弱学校的发展与改造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加强对"薄弱学校"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对薄弱学校的内涵进行了理论界定,对薄弱学校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薄弱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重要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实现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择校"问题与遏制教育腐败的重要途径。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应遵循"不均等地对待不均等者"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大力加强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建设成为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地政府把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作为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农村薄弱学校已成为制约本地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促进本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薄弱学校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重要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实现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择校"问题与遏制教育腐败的重要途径.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应遵循"不均等地对待不均等者"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山学院学报》2016,(2):94-98
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农村更是如此。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治安问题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法律意识薄弱、治安案件多发等突出问题。文章从民族法的视角,梳理边疆民族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现状,力求探究边疆民族农村地区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互动的机理,积极推进边疆民族农村地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当前,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两个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制、加强薄弱学校的改造、实施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等措施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二:一是优秀学校通过扩大规模、建立分校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二是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相对而言,薄弱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这类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不高、社会声誉较差,因此,薄弱学校的改造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8.
杨春艳 《教书育人》2011,(17):48-49
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教师  相似文献   

9.
当前,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所致.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集中表现在教师资源、财力资源、学生资源、信息资源配置不均衡解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重点要采取五大对策:加强薄弱学校与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继续调整学校布局、坚持就近入学割度、淡化示范校意识与避一步加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村薄弱学校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本文对吉安市农村薄弱学校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农村薄弱学校现象既是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结果,也有政府教育决策因素,更有学校管理的责任.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发展问题,这需要政府的重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也需要学校加强各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安徽省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师队伍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管理不顺和机制不活等方面.这一状况系多种因素所致,其中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财政投入不足和教育改革滞后是主要原因.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中教师为本的作用,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青海省果洛州“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通过其独特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维度的改革与创新,成功破解了民族教育发展的诸多难题,使学校成为全藏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特色的学校之一,树立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优秀典型。吉美坚赞民族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精神,符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实际,不仅在我国藏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丰富经验,而且也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具有普遍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旨在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促使教育公平的实现.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制定以及实行的原因,总结、归纳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实行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模式,重点立足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剖析农村撤点并校政策存在的问题,从而思考在后撤点并校时代,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以加强适应性为基础,以提高有效性为目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的多样化构建,即以国家投入为主,多种投入渠道共存;教育地域的多样化构建,即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并存,并把农村作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层次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高等教育上;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构建,其实现在于双语数学模式的贯彻。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教育基础设施的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的差距。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快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正在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农远工程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根据各方面的分析将所有遇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人员问题(观念问题),二是设备问题,三是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儿童孤独量表》调查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孤独感,发现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制学校的小学生;男生体验到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生;低年级的小学生比高年级的小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即建立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亲情补偿机制;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构建充满亲情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适时推进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在基础教育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办学机制、办学管理、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70年来,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基础,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也因教育变革导向和社会发展需求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基础教育办学实现了从扩大办学总量向提升教育质量、从追求办学效率向追求教育公平、从各自为营向联合办学、从统一管理向分类管理转变,有效地实现了立德树人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推动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时代使命,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提升现代化水平、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建立现代基础教育学校制度。为加快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基础和有效对接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切实夯实和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探索丰富多样的基础教育办学形式,增强基础教育办学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各地政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威尔士政府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的现实下,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积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校布局调整方式:联盟学校和区域学校,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威尔士这种创新性的学校布局调整方式可以给我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务输出状况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而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制约了我国农村劳务输出的发展。所以,为增加农村劳务输出的数量、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化解“三农”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农村教育,改善农民受教育状况。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农村教育发展面临三个重要问题: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农村教师短缺、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农村学校规模偏小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劣势地位。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