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纸编辑的职责是编好稿、组好版,而编好稿的前提是选好稿件,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企业报当然也不例外。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企业报的新闻编辑,要把好选稿关,必须坚持把握“三性”,即舆论的导向性,稿件的“新闻性”,报纸的“取向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特别是编辑.稿件的标题制作得好不好,是衡量他是否称职、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尺度。何为“好”?当然是准确、简洁、生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工作实践中,要做到这一点,是很有些“门道”要讲究的。我认为,其核心的“门道”就是在标题制作中,要把握好“准”和“亮”的统一。下面结合一些不同报纸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时在标题制作上的差异,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其编辑制作标题的能力水平可以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军队报纸还负有相应的指导功能,因此军队报纸编辑人员择抉稿件,还得有一点“左顾右盼”意识。下一点“吹毛求疵”功夫。我这里选出几则看稿过程中随手记的卡片,以提醒编辑同仁在甄别取舍稿件时“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就好比人的一张脸,要经得住仔细端详,不仅要看大模样,看稿件内容、版面设计、印刷质量,还要看细微之处,是否有错别字。比较其他媒体,报纸对字质量要求得更严格,因为它不仅仅报道新闻,还肩负着传播标准汉字的责任,一个关系重大的错别字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及重大经济损失。如  相似文献   

5.
赵海燕 《新闻世界》2009,(12):27-28
《合肥晚报》今年末华丽改版,转型为都市报,采用都市报的话语体系和表现形式,强调新闻性和服务性,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时事新闻作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关系一家报纸的成败,这就要求时事新闻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也要紧跟报纸改版脚步。贴近读者,突出都市报特色,走好自己的“三点一线”之路。  相似文献   

6.
通讯员怎样做,才能提高稿件的命中率呢?许多有经验的编辑、记者在讲课时,都特别强调通讯员要有强烈的版面意识,我认为这的确是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因此,在给报社编辑部投稿件,一定要先认真研究一下这张报纸,分析一下各个版面。最起码应该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报纸,如:晚报、党报、产业报、企业报、专业报,等等。另一方面,每一种类的报纸都有自己的办报方针和侧重点以及版面风格。你还要知道,某种报纸它有哪些常设栏目,最喜欢上哪方面的稿件?自己要投的这篇稿件这张版是否已发表过同类型同内容的等等。如果你对这张报纸根本…  相似文献   

7.
我“爬格子”已有9个年头了,相继敲开了全国83家新闻单位的大门,发表了多种体裁的稿件2000余篇。有人间我的诀窃是什么,我在实践中体会最深切的一点就是,要留心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特色写稿件,给稿件选合适的“婆家”。 记得初学写作时,我把投稿视为“跳井”,投进邮筒的稿件经常是“泥牛入海”。1986年夏季,我参加了抚顺市首批新闻干部培训班,听报纸编辑讲了“报纸专栏特色及稿件要求”的课后,我茅塞顿开,从此自觉摒弃过去那种用复写纸发“通用”稿件的散射作法,留意揣摩各家报纸的办报特点,及其栏目选用稿件的“胃口”,有的放矢地写稿,定向投稿,这样做的结果,稿件刊用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宁 《军事记者》2012,(6):70-70
有幸到军报编辑部学习.能够翻阅许多通讯员的来稿。不过,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拜读一些过去名字时常在报纸上“闪光”的通讯员稿件时.真觉得那些稿件不如他们过去的见报稿写得好。我问编辑老师.是不是通讯员的来稿都是这个样.后经编辑修改润色后才变“好看了”。编辑老师告诉我,这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有些报道员平时一味忙着写稿.不注意学习.肚子里的那点知识渐渐掏空了.所以写的稿件越来越没味道。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报纸阅读已经进入了”快节奏”、“浅阅读”的时代,对版面编辑来说,既要让报纸吸引读者的“眼球”,又要注意编排的“厚度”;既要讲求版面的视觉冲击效果,又要把握稿件的准确性和深度内涵,等等。这些双重责任要求版面编辑必须具备优秀的编辑业务能力和版面编排技巧.这也是现代报纸编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时评是近来报刊上的一种当红体。与以往评论稿件在版面上往往流为“花边学”、“框框学”,成为一种用楷体字排版的纯粹点缀品不同,现今时评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不少有实力的报纸甚至不惜拿出整个版面,推出“天天时评”,使时评实实在在地成了报纸的一大卖点。  相似文献   

11.
曹莹 《新闻传播》2004,(7):51-51
在报纸中,编辑工作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报纸的质量和宣传效果。稿件来到编辑部,都要经过编辑处理,同一篇稿件,不同的编辑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正是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稿件见报后产生的不同的社会影响。而决定编辑处理稿件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编辑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12.
编辑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为稿件纠错找差的工作,千方百计地要将各种差错阻挡在见报之前。然而,要想当好报纸的“守门员”.并非简单之事,需要编辑要有一定的“守门基本功”才行.  相似文献   

13.
杨玲 《军事记者》2002,(11):49-49
选稿件,是新闻编辑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每天有不同类型的稿件大量地涌进编辑部。编辑要从众多的稿件中,选择出具有高质量的稿件。这对编辑人员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保证报纸质量编辑报纸需要稿件,就同打枪需要子弹一样,子弹上不了膛,枪就如同一根铁棍,发挥不了枪的作用。稿件选择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纸的质量。其中,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决定了要保证报纸质量就必须对稿件进行选择。一方面是新闻事实多,版面有限,不可能都刊登。每天世界上发生的事中不少是新闻事实。报社每天要收到各种新闻和情报,集中到编辑部。这些…  相似文献   

14.
报纸国内新闻版的编辑有着其特殊性:第一.编辑要一网打尽所有国内新闻信息.从中筛选出“重头”稿件;第二,由于受条件限制,版面上难以出现第一手新闻,除某些重大事件外.党报难以经常派出记亲赴国内一线采访,稿件来源往往大多靠国内其它报刊和网上资讯。此种情况下,往往难有“独此一家”和“新鲜热辣”的新闻。国内新闻怎样才能编出特色?在不断探索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合重组。  相似文献   

15.
抓“活鱼”是新闻界的一句行话,比喻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写一些好稿件。这些好稿件的特点应当具有“五强”,即:主题重大,针对性强;报道及时,时效性强;新鲜独特,新闻性强;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贴近群众,可读性强。 可是,一说到抓“活鱼”,不少人认为这是记者和通讯员的事,与编辑无关,编辑只是等着记者、通讯员将“活鱼”送来,编到版面上去。其实,这种被动等稿的现象显然有碍于提高报纸的版面质量,有碍于提高报纸整体水平。笔者认为,编辑作为报道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积极主动地发现“活鱼”,寻…  相似文献   

16.
报纸编辑部的主要业务是采、编两大门类。“采”是指记者,“编” (含通联 )是指编辑。编辑、记者、通联这三者是办好报纸不可缺少的,忽视和削弱任何一方面的工作都会给报纸出版工作带来损失。就以报纸稿件的来源而论,通讯员的来稿和用稿占有相当比重。因此,报纸必须始终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把通联工作放在报纸工作的重要位置。编、采、通这三者虽分工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联是编辑范畴,顾名思义是做通讯联络工作的,是党报与广大通讯员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报纸编辑部通过通联向广大通…  相似文献   

17.
刘会祥 《新闻界》2003,(4):64-64
每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的稿件发出后能被报社采用,但良好的愿望却常常事与愿违。尽管有些新闻事件和写作手法都不错,但就是摆脱不了“靓闺女”找不到“好婆家”的困惑。本来挺好的新闻却不能实现它的社会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是投稿人没能做到有的放矢。我的体会是:一、要选准报纸。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报纸的种类日益繁多,而各家报纸的功能和定位也不是一样的,这就决定它所需要的稿件的内容、体裁及写作风格。如党报,政策性、时事性较强,突出舆论导向;晚报则生活气息浓厚,尤其突出城市生活及消费导向;各种行业报纸也是各有侧重,从发稿角…  相似文献   

18.
赵纯克 《新闻导刊》2006,(6):37-37,36
报纸重视新闻图片的今天.图片编辑地位也逐步得到加强和重视.如何使新闻图片在报纸上出彩.这是图片编辑起码的责任和时时面对的挑战。我在多年的摄影部主任和图片总监的岗位实践.体会到要做好图片编辑起码要具备有“用心、尽心、精心”等。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烂”十年之久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批准复社。当时,我是以原社长林呐为首的“复社三人筹备小组”成员之一,一面从各处将已星散的人员召回,一面还要积极准备开展编辑工作。这后一项工作,由于原先就是我负责的.所以要由我提出总体编辑构思。  相似文献   

20.
白立 《记者摇篮》2001,(1):31-31
编辑是报纸出版的第一道工序,不序是“来料加工”选择什么稿件,还是“预先订购”组织什么策划,把握好政策尺度是鉴别新闻或“生产”新闻最重的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