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翻译的目的是让受众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目前,我国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遵循交际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4,(A5):30-32
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对苏州市区几个主要景点公示语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苏州市的公示语主要存在语用性误译、语言性误译和文化性误译等翻译误译现象。通过分析这些误译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译者角度与管理者角度提出解决策略,为规范苏州市的公示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笑歌  钟庆伦 《海外英语》2012,(1):149-150,152
该文是对开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研究。笔者在旅游景点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从语言性翻译失误和语用失误两个方面,按照所存在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的建议,以期规范开封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源语和译语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转换过程.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的日益频繁,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就必须通过异化方法,尽量保留原作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源语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在译语中建构源语的民族文化身份.同时,考虑到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只能通过归化翻译对源语文化加以补充说明,使译文符合译语语言文化规范,以便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翻译中的文化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语言上的归化则是对译文语言表达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公示语的概念、功能、特点和翻译的原则的基础上,分析福清市公共场所实地收集的公示语样本的翻译质量,并将翻译失误归为三类,即语言失误,语用失误和文化失误。其中功能失误是福清公示语英译常见的翻译失误。同时从译者、翻译委托人和政府主管部门三个层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公示语是城市的语言名片,公示语的英译水平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本文以云南省楚雄市公示语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基于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从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两个方面剖析楚雄市公共场所公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改善公示语的翻译,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从纽马克交际翻译角度谈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讨公示语的翻译的特点、功能意义,并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出发指出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公示语翻译中如何在译语中体现源语的交际策略.笔者认为在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功能意义,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使公示语的译文起到与源语的相似的公示作用,从而促进汉语公示语的英译工作,更好地发挥公示语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中的国际文化交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译文,也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因此能够为公示语的汉译英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为此,译者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从实现语篇的预期功能出发,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文化习惯,遵循简洁明了、互文性和尊重译语文化习惯等原则,灵活采取翻译策略,从而实现公示语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9.
郑茂 《文教资料》2010,(33):48-49
公示语是一种常见于受众生活中的特殊文体。本文从语用翻译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言失误,探讨了语言和文化在语用等效翻译中的作用,并提出实现公示语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言等效的汉英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10.
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都江堰——青城山旅游网站英文版存在的功能性、文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运用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对一些典型译例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宣传标语的英译过程中容易出现语言性和文化性两类翻译失误。要解决这些问题,译者必须掌握英语标语的词法和句法特征,遵循译人语的表达习惯,从而实现功能上的“对等”或“相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翻译是一种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交际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按照既定的交际目的在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之间建立交际。接着文章讨论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文化介入。作者从审美取向、政治介入和文化定式的角度来论证翻译不仅是语言翻译,更多的是文化迁移。且在翻译过程中,“目标文化包容性越强,译文就越要接近源语文化:目标文化排它性越强,译文就越要接近目标文化”。最后,作者为解决翻译(尤其中英文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问题提出了一些可以采纳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14.
高校英文网页较之其中文网页不仅内容滞后,而且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存在问题颇多,通过调查国内12所高校的英文网页,发现其翻译问题突出体现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忽视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传播媒介的特殊性,致使文本的预期功能不能很好的实现,影响高校信息的传播与形象的提升;在收集语料的基础上着重从语言与文化的视角分析了英文网页中存在的翻译失误,并给出修改建议,以期提高翻译质量,并为同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等,采取删减与改写等翻译策略,同时意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从而使译文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顺应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葛浩文的翻译使莫言、贾平凹等作家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传播并获得好评。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翻译语料的考查,探讨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翻译方法,认为葛浩文的译本以忠实为原则,对原作中的文化意象、语言风格等采取厚译、省译、直译等方法再现原作意象,以上翻译方法对传播中国文学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安徽旅游强省战略,加大旅游资源的推广和提升安徽旅游的形象,对安徽旅游公示语翻译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拼写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文化失误和译名不统一五个方面.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公示语翻译能够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做到以译文读者为目标,以目的语言文化为取向,在翻译操作层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安徽旅游公示语翻译的规范化还要加强管理层面的工作,如设立专业管理部门、建立安徽《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地方标准和鼓励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8.
姚志奋 《天中学刊》2012,27(5):77-79
辜鸿铭在儒经英译中基于目标语社会的规范,采取了格义策略。从翻译伦理的视角看,这种策略符合基于规范的伦理,违背再现伦理,在提高译文可读性的同时,抹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性。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典籍外译应适度采取陌生化策略,同时兼顾目标语社会的规范,遵守存异优先、兼顾规范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19.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处理,而是文化内部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的对等就是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文化功能的对等.以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笔者主张采用音译加注释、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省略等翻译方法,翻译福建民俗文化,以期创出最佳译文,满足文化交流需要.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一些高校英文网页中存在语言性、文化性等类型的翻译失误。为了使分析更加客观,笔者参考了国内8所知名大学的英文网站,提取了大量的实例,并运用“翻译目的论”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失误的实质、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