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侦察指纹在一般情况下,手指上总沾有少量的油脂等有机分泌物,当用手在白纸上按手印时.这些物质就部分转移到了纸上,只是量极少.看不出什么痕迹。但是碘蒸气能够溶解在这些有机分泌物中,而且碘的颜色很深,即使溶解了  相似文献   

2.
纸孔雀开屏     
正孔雀开屏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不过没关系,纸孔雀在家也会开屏哟!实验工具一张硬纸板、两张白纸、一根竹筷子、铅笔、彩笔实验过程1.在硬纸板上画一个"∩"形图,并沿线剪下来,在硬纸板的两面粘上白纸。2.在其中一面画上没有开屏的孔雀,另一面画上孔雀屏,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3.将竹筷子前端劈开一个小口,把纸板插入开口处,制成一把小扇子。4.用两手手掌夹住筷子,快速搓动。这  相似文献   

3.
将白纸在蜡烛上烤一烤,居然就出现了一封秘密书信。游戏道具:(1)蜡烛(2)毛笔(3)画纸(4)柠檬汁游戏步骤:见右图图解原理:这就是所谓的“烤墨纸”。用柠檬汁写的字画用火烤会变色,是因为柠檬汁中含有的枸橼酸与纸纤维中纤维素成分的羟基反应而失去水分。游戏小贴士:将纸放在水中也能使字显现出来。不用蜡烛,用微波炉加热也可以。除了柠檬,苹果和橙子的汁或是醋和中性洗剂都可以。(摘自科学出版社“图解魔术与科学”系列《亲子同乐》一书)用柠檬汁写秘密书信  相似文献   

4.
铁钉玩魔法     
<正>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镊子、蜡烛、打火机、玻璃杯、清水、铁钉等。特别注意:注意别让熏黑的铁钉弄脏衣服,很不容易清洗。熏黑的铁钉看起来很安全,其实温度很高,不要被加热过的铁钉烫伤。注意用火安全,在家做这个实验时,最好有大人在现场。原理解读:蜡烛燃烧时,有一部分蜡油没有充分燃烧,变成碳蒸气向上升起。碳蒸气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灰,它遇到铁钉后吸附在铁钉上面。此时把铁钉放入水中,灰就会吸附水中的空气  相似文献   

5.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做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我不小心把碘酒滴到了书上,没过几分钟,书页上竞呈现出了灰蓝色。奇怪!难道纸里也有淀粉?我心存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去请教张老师,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如图所示,在一个铁皮容器内,有一支蜡烛和一个装有干燥面粉的小盒,盒下有一细管与容器外的橡皮球相通。现把蜡烛点燃,然后迅速通过橡皮球向面粉盒吹气, 把面粉扬起来形成粉尘,这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神奇墨水     
《发明与创新》2013,(9):16-16
空无一字的白纸,只要用火烤一下,字形图案就会显现,你会制作这种隐形墨水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一试吧。 实验工具:毛笔1支、打火机1个、糖水1杯、白纸1张。 实验步骤:1.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字或画图。2.晾干后,字形、图案会消失。3.用打火机稍微烤一烤之后,字形、图案就会显现。  相似文献   

8.
正杯子没有生命,它怎么会走路呢?会走路的杯子就在眼前,快来看看吧。实验工具玻璃杯1个、蜡烛、火柴、玻璃板、两本书、水实验过程1.把玻璃板放在水里浸泡一下,然后拿出玻璃板,将它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约5厘米高的书垫起来。2.在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将它倒扣在玻璃板上。3.用燃烧着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沿着玻璃板向下移动。当燃烧着的蜡烛烧杯子的底部时,杯子受热,杯子里的空气也受影响渐渐变热。空气一受热便会膨胀,于是实验中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空中点烛     
正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实验工具一支蜡烛、一盒火柴实验过程1.点燃一支蜡烛。2.蜡烛燃烧一会儿之后,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蜡烛吹灭,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4.马上用火柴点燃冒出的青烟,蜡烛就会立刻复燃。  相似文献   

10.
推荐配置:复印纸、铅笔、尺子、长点的树枝、剪刀、长20厘米左右的棉线、热源(可以是电炉、煤炉或者蜡烛)你需要大人的帮助都准备好了吧?动起来:1.用尺子和铅笔在纸上画一个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上画一根螺旋形的线条,如图所示。2.沿着这根线条将正方形剪开,把纸剪成螺旋形的纸圈,并在纸圈的正中央戳一个小洞。最后形成的样子和蚊香的形状类似。3.把棉线的一头穿过纸圈上的小孔,然后固定在树枝上。4.让你邀请来的成年人帮你拿着树枝,将纸条悬在热源的上方。研究一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真相大白: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啊,热源上方的空气…  相似文献   

11.
杯连杯     
正杯子连着杯子,两个杯子同进同退,可有意思了!实验工具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一截蜡烛头、一块吸水纸实验过程1.在一个空玻璃杯中点燃蜡烛头,将吸水纸浸湿后覆盖在点了蜡烛的杯子上。2.把另外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倒扣在吸水纸上。3.几秒钟后,蜡烛熄灭了,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紧紧地粘在一起。这时,我们拿起上面一个玻璃杯,下面的玻璃杯也跟着那个玻璃杯一起动。  相似文献   

12.
<正>电器商场里各式各样的吸尘器琳琅满目,是人们清洁的好帮手,可你知道吸尘器的工作原理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一探究竟。一、材料准备蜡烛、硬币、盘子、水、火柴、一个玻璃杯二、实验步骤1.把硬币放入盘子里,往盘子中倒水,使其刚好能浸没硬币。2.在盘子上立起一支蜡烛,并将蜡烛点燃。3.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  相似文献   

13.
简易走马灯     
<正>走马灯亦称转灯,是我国民间彩灯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它是根据热空气上升产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利用灯笼内部点燃的蜡烛所产生的上升热气流推动灯笼内部上方的叶片,带动与叶片连接的轴承,令轴承转动。下面我们就用空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走马灯。一、制作准备易拉罐、木板或纸箱、钢签、蜡烛、火柴;电钻、壁纸刀、记号笔、尺子。  相似文献   

14.
放在桌上的易拉罐,没有人去碰它,它会自行扁掉?这是哪一派的功夫呢?只要学会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利用大气压力,你也可以拿个易拉罐来试试!实验步骤1.在易拉罐中倒入少许的水。2.戴上手套。3.用酒精灯或其他加热装置,将空罐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此时可以看到罐口冒出大量的水汽。  相似文献   

15.
小型蒸汽船     
李明 《发明与创新》2020,(4):F0002-F0002
喝完饮料后,你们不要把易拉罐扔掉了,拉上他的小伙伴——吸管和泡沫塑料,将它们组装成蒸汽船吧!所需材料:空易拉罐、吸管、泡沫塑料、胶带工具:胶枪、裁纸刀制作步骤:1.用胶带将两个易拉罐口封住。然后。将这两个易拉罐并排粘在一起,在易拉罐瓶身两端各粘上一块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6.
智慧痒吧     
《科学与文化》2011,(11):54-56
还没有做完 妻子外出几天,留下一些家务活给丈夫做,一、二、三、四逐条写在纸上,出于玩笑,她又在纸上写了第五条:多想想你的妻子。  相似文献   

17.
在人的手掌、手指,脚掌、脚趾的皮肤表面,有许许多多的细纹,分布得很有规律,特别是手指最末一节的腹面,俗称手指肚上的细纹,排列得最为整齐,沟嵴相间,井然有序,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图形。这种特殊的图形,我们通常叫它为“指纹”。人的指纹多种多样,形状万千,世上没有两个人有一个手指纹完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个空易拉罐里倒入一些水,你能使易拉罐像杂技演员一样,身体倾斜地立在地面上而不倒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吧!实验材料水1杯、空易拉罐1个。实验步骤1往易拉罐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倒水的具体量根据易拉罐是否能立住的情况进行调整)。2会发现易拉罐竟神奇地倾斜在桌面上,而不倒下。  相似文献   

19.
实验目的探究眼睛中的晶状体有什么功能要准备的东西放大镜,白纸(16K书大小),直尺实验步骤关掉室内的照明设备,使房间内变得黑暗; 在离窗子1.5米的地方,将放大镜举高; 在和窗户相对的地方,把白纸举起来,放大镜在窗户和白纸的中间;  相似文献   

20.
翻看我们的影集,从满月的婴儿期到蹦蹦跳跳的童年,以及后来的少年、青年时期的照片,简直就是一部我们成长历程的纪录片,我们会感慨:“呀,我的变化真大!”可是你想到过没有,无论你的外形怎么变化,有一些东西始终是不变的,而且是你独有的,这就是你的指纹、唇纹、齿痕、嗓音、眼底、血液和头发等。  世界上无指纹的人非常罕见,除此之外,即使手指皮肤剥落,新长出的皮肤纹路依然不变,这种指纹将伴随人的终身。指纹特征被人们广为利用,国外有的机构还设计了指纹锁,只有主人才能用这种天然的钥匙开启。  唇印也是很独特的,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