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自主探索游戏的内涵体能教学活动能使儿童获得自由,自主、自动地进行实践活动。儿童自由地选择材料、选择同伴、选择活动方式,为自己喜爱的活动设计场地。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同伴、教师)、物(器材、场地)发生交互作用,锻炼身体,发展动作,同时学习到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藉此提升儿童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使儿童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形成积极、主动、活泼、合作、自信、勇敢、专注的态度。倡导教师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安排,学会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课程中的小组学习活动与同伴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小组学习活动和儿童同伴合作的价值,叙述了在儿童小组学习活动中同伴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了影响儿童同伴合作效果的因素,指出了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小组学习活动中应确立的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多次提及"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有效运用观察等方式来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儿童"。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中主动学习与发展,教师的科学观察与有效回应对幼儿的深度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4.
文永生 《教育导刊》2004,(15):64-64
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和学生一起“玩”,这个“玩”,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共同参与,它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在“玩”中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双主体的师生关系正在建构。幼儿教师如何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切实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关注儿童的学习生态,引导儿童有效学习、主动发展呢?本文就结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从尊重幼儿兴趣,教师的指导;科学的评价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加强教师在合作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合作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在课程实施中,应及时发现教师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教师合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吴静 《成才之路》2011,(15):11-11
幼儿期是儿童合作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前期,儿童的合作已经出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从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处于幼儿期的准备阶段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合作学习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楼巧玲 《考试周刊》2013,(75):177-178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实行新课改以来,其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重指令轻指导。其实,教师的有效指导是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基本保障,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活动前的指导——给学生合理分组,帮助小组确立合作学习的目标,并进行明确的分工;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独立品质、倾听品质和赞美品质,及时变换角色,因人而异区别对待,适时组织学生交流;活动后适时指导,及时评价。总之,教师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方式和活动要求,提高指导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围绕活动目标开展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与方法的掌握。在教师培训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活动让教师掌握合作学习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这一活动通过对合作学习五个基本问题的个体学习、同桌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共享学习的不断推进,不仅让学员形成关于合作学习的理性认识并转变其观念,而且让教师参与式体验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此项活动所形成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运用到教师培训的其他方面,而且可以通过教师的迁移运用到其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主题教学活动将不同领域的内容置于同一个“主题”背景下,强调整合性、开放性、多样性,能有效促进幼儿整体、全面的发展。关于主题活动背景下班组教师“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怎样有效合作”的思考,揭示了主题活动的精神内涵和“班级合作小组”的本质特征,探究了班组教师合作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1.教师退居幕后,学生活动为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应该是儿童的活动,儿童的研究,儿童之间的交流,应该体现鲜明的儿童特点。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教学的主线应该是学生的活动,而不是教  相似文献   

12.
陈琴 《学前教育》2008,(12):22-23
儿童是科学探究的主体,这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但是,强调儿童在科学探究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参与了。无论是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科学环境的创设.还是科学活动的具体过程,都离不开教师。教师是儿童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支持者和促进者。那么,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科学探究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呢?  相似文献   

13.
观察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儿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作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教育立场说到底是儿童立场,现在幼教界一致呼吁我们要把儿童视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与教师一起,在平等的合作和交往中彼此互动而发展,从而成为课程的双主体。我们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园本课程"实施至今已有八年,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课程对于儿童发展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儿童的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教师的职责观。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激励学生思考,做学生学习、发展的顾问,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作为服务者,教师应加强学习、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共享,和学生一起在教育活动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适宜的指导对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首先指出,区角活动中存在了两种对儿童不利的指导方式,彰显了教师对指导尺度的把握存在困惑,之后研究强调教师确定指导方式的基础是.“观察”,最后提出并介绍了“旁观、调整、帮助、参与、主动”五种在区角活动中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的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中不同活动背景下的互动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采取自然观察法,对儿童与教师、儿童与儿童在不同活动类型中的交往行为进行了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与教师的交往和儿童之间的交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经验论”课程本质观出发,儿童中心主义认为课程是儿童自己亲身体验后获得的结果,因此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这意味着教师不能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育活动,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织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决定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尺度。如此,就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即课程必须适合每一个儿童的原则。也就是说,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应适合于儿童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不乏许多误解,例如,把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片面地理解为角色扮演、表演游戏等。研究者通过实际观察,发现教师在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中扮演"无微不至"的导演、"不懂孩子"的编剧、"颠三倒四"的演员等这样一些错位角色,根据这些错位角色分析总结出在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扮演掌控全局的"导演"、接地气的"编剧"、多角色的"演员"这些角色。为了使这些错位表现减少、应然表现增多,研究者总结出在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做一位明智的引导者、勇敢的探险者、谦虚的学习者,不断完善自己,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学前教育戏剧教育活动中真正做到率真天性的解放、心灵智慧的启迪,真正体会到自由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