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于1926年对自己的过去,特别是童年生活进行了痛快的回忆。这些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和其他一些文章结集为《朝花夕拾》。在这本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散文集里,鲁迅用恬淡的笔调展现了一幅幅迷人的童年时代的生活图景,缅怀眷念那些与自己生活相伴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2.
《社戏》是鲁迅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写的一篇反映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无论是从鲁迅先生创作这篇作品的时代,还是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当时旧中国农村正处于贫困和动乱境地,农民生活充满悲惨和不幸。但是我们拿《社戏》和鲁迅的其它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比较,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先生在《风筝》里的这句话,可以说就是他的儿童教育思想。其实,在先生的心目中,孩提时代一定要有游戏,否则,他的童年便是灰暗无光的。一、《风筝》:别人的阻梗系不住飘飞的开心真正的童年离不开游戏,尤其是十岁内外的人,正是  相似文献   

4.
作为思想的启蒙者,鲁迅先生很关注中国的儿童教育,他的杂文很多涉及儿童的教育问题.对于中国不合理的儿童教育,鲁迅先生进行了批判,并提出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念.本文便以《上海的儿童》为例,谈谈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5.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有精辟而独到的论述。儿童教育是鲁迅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在他发表的许多著作和演讲里,都论及了儿童的教育问题,并写下了《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专论。整理和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发展幼教事业,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鲁迅的儿童观1.将儿童看作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鲁迅从教育的社会功能出发,认为儿童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和民族前途的命运。他说:“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20年后中国的情形。”“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反对将儿童当作是家庭的希望,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7.
<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作品,鲁迅先生以如诗的笔触描绘了他妙趣横生的童年世界,同时也极有分寸地批判了旧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禁锢,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在此,我想与读者挖掘的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应该从中借鉴什么。一、在快乐中发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  相似文献   

8.
现代著名诗人、社会活动家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确实.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鲁迅论儿童教育牟艳杰王晖鲁迅先生所生活和战斗过的时代是极其黑暗的,在那个时代里,少年儿童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从自己童年时代的切身体验和当时儿童教育的状况中痛切地感到了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无论早期、前期还是后期,他都提出了许多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尽管...  相似文献   

10.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集子里所写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中的第二篇。这是一篇专门回忆和纪念作者童年时的家中保姆——阿长的文章。在初一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收在《朝花夕拾》中 )等篇目里也多次提到了她。可见阿长给鲁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回忆 !《阿长与〈山海经〉》中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童年鲁迅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对“我”拔草翻石头的告发 ;夏夜挤“我”睡席的“大”相 ;元旦早起为“我”塞福橘 ;平日里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告…  相似文献   

11.
《社戏》是鲁迅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写的一篇反映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无论是从鲁迅先生创作这篇作品的时代,还是作品所描写的时代,当时旧中国农村正处于贫困和动乱境地,农民生活充满悲惨和不幸。但是我们拿《社戏》和鲁迅的其它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比较,我们发现《社戏》所反映的农村,既没有《阿Q正传》中那种阶级斗争日趋尖锐和动荡不安的气氛,也没有《故乡》中那种农村经济日趋破产的景象,更没有《祝福》中那种难以避免凄厉的悲剧。《社戏》中写的平桥村生活显得宁静美好,整个作品带有一种牧歌的情调。小说表现的是作者儿时在平桥村一段美好生活,歌颂了以六一公公为代表的农民和以双喜为代表的少年们身上那种淳朴善良、热情好客、聪明能干的好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青年时期的回忆性散文集,是他众多文章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章是鲁迅先生45岁时所作,其中不仅有鲁迅童年、青年时期的视角与想法,更有45岁鲁迅对生活的褒贬,这就形成了《朝花夕拾》中严肃的成人视角与有趣的孩童视角的交织,而它正是我们读懂这本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鲁迅对儿童教育极为关注,尤其注重儿童应该有其独立思维和意识,无论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都应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具体现出在他对儿童个性发展的论述上。鲁迅对儿童的个性发展有其社会根源性.童年的旧事,人生的经历.民族的沦落都会引起他深刻冷静的思考。他对儿童个性独立的教育思想在不少作品中都有体现.具体表现为强调儿童的人本主义精神.对现代儿童教育思想也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废名在抗战期间,从北大回到故乡湖北黄梅,从事小学教育。其自传体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大量的儿童教育片断描写,集中表现了其儿童观和儿童教育思想。废名认为“每个儿童都有他的世界”,教育者应尊重儿童本有的世界;“自然”是儿童的好学校,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学校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出发。废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以及对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倡导,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文中景物描写别具一格。作者不经意间的娓娓道来,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向往。也因此,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了我们文化精神领域的常青树。虽然文章表达的是对封建社会教育的批判,但同时字里行间又洋溢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因而,在文中,作者的童心童趣成了文章的一个重要旋律。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名著《家庭教育》提出了11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十余篇,大多反映儿童生活,篇幅有限,价值颇高,它们共同闪现出鲁迅一致的儿童教育思想——还孩子一片自由天空。冯雪峰曾说“:在旧时代,鲁迅是最关心儿童生活幸福的人。”此话一点也不过分。鲁迅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对儿童强烈的爱心,这从其笔下生动的儿童形象可以见得。无论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我”,还是《社戏》中双喜  相似文献   

18.
一、讲读要点:本文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讲读这篇课文的要点是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写事物,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的优良品质,认识封建教育制度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本质。讲读这篇课文的关健是第一部分,特别是  相似文献   

1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生活的散文名篇之一。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美感体验,这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绝对好教材,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体验、感悟文中描写的美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人在  相似文献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