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国时期,江西推行义务教育师资严重不足,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开展对小学师资培训等措施,在当时务件下,最大限度保障义教师资的供给,有力支持了义务教育的推行.  相似文献   

2.
优化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是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本诉求。本研究借助DPSIR概念模型设计了包含师资配置风险水平和应对能力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6-2020年31个省份城镇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数据训练出BP神经网络模型对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脆弱性进行评价,进而通过权值系数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明:2016-2020年乡村师资配置脆弱性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东低西高”脆弱性局面;小学阶段乡村师资配置比初中阶段乡村师资配置更加脆弱;11项评价指标对乡村义务教育师资配置脆弱性的影响有主次之分。为此,应努力缩小师资配置的空间差异,提升小学阶段师资配置水平,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3.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从全国看,当前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点是搞好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而实施小学义务教育的关键是师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现阶段培养小学师资的主  相似文献   

4.
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准确把握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是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源,运用CPPS人口预测工具系统,对2023—2035年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进行预测发现,义务教育在校生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小学阶段在校生数的下降规模呈现出城市>县镇>农村的趋势,初中阶段在校生数下降规模则呈现县镇>城市>农村的趋势。在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影响下,2023—2035年义务教育资源需求变化主要集中在师资、教育经费以及校舍上。师资上,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需求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城市、县镇、农村小学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87.60、85.46、60.44万人,城市、县镇、农村初中阶段的师资需求将分别下降68.77、83.28、22.10万人;教育经费上,小学、初中阶段教育经费需求的涨幅分别为15.41%和5.96%;校舍上,城市、县镇小学仍有一定的缺口,农村小学、县镇和农村初中则将出现大量校舍闲置状况。基于此,可通过构建城乡义务教育资源跨周期调节机制、促进城乡教师队伍协调高质量发展、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胡云聪 《文教资料》2011,(25):129-130
义务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主体。目前,贵州农村小学教育存在"教育监管不力,校长素质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分布不均,留守儿童增多"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影响了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真正落实。应采取"加强监管力度,调整师资结构,降格部分村小,加强沟通家长,促使政府作为"等措施提升贵州农村小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关注·视窗     
《河北教育》2011,(9):8-8
福建:“六统一”推进县域师资均衡 今明两年,福建省将在11个县(市、区)开展教师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实施教师校际交流试点,初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在试点基础上,2013年将在全省推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力争2017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宜春市城乡小学义务教育发展较快,但是由于城乡师资分配的差异也导致城乡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不均衡的问题。通过随机抽样形式,对宜春市城乡六所小学进行调研,分析当前阶段六所小学师资配置的现状,并为优化城乡小学师资配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湾小学英语开设现状为城区、县、镇一级普遍开设,而农村只有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可以开设,其主要原因是师资缺乏.小学开设英语课是社会的进步,家长思想的开放和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小学英语开设的对策为加强现任小学英语师资的培训和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农村小学的师资水平。基于现有的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小,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缺乏教学骨干,教学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以名师工作室运行是有效提高农村小学师资水平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宁波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以宁波区域义务教育2006-2010年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生源、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为对象,研究发现,宁波初中办学条件均衡状况优于小学,小学师资条件均衡状况胜于初中,而危房占校舍面积比例有待于进一步降低。基于对影响宁波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经费支出程度和政策制度)的分析,提出深入了解区域内义务教育的现状、完善统计数据库、调整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落实政府责任和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等五项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提高教师资源配置效率对学校降低教育成本、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对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实证调查,从教师结构、生师比、教师编制等方面分析了样本学校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合理核定教师编制标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学校需求的教师培训机制,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收入,改善医疗、保险、住房待遇,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发展寄宿制学校等方面提出优化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发现,广西中部某市H区义务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生均教育投入偏少、教育资源供给未能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不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地方政府需充分认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缩小教育资源校际间的分布差距;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创新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changes in the efficiency of Taiwan's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between 2011 and 2020, identify the priority school sub-system for improving the system, and determine the input/output inefficien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sub-system inefficiencies.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a modified dynamic network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 is used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s and their intern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ub-systems regulated by local governmen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th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fficiency are crucial for evaluating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efficiency, and teacher and staff excesses in most local government's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s are the primary sources of inefficiency. Therefore, the prompt adjustment of teacher and staff allocation based on student numbers is the primary approach to enhancing system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何茂勋  郑开玲 《高教论坛》2011,(6):34-35,79
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基本条件。作为地方师范大学的广西师范大学采取内外结合的教师教育资源建设策略,一方面努力建设校内教师教育资源,加强教师教育专业群、课程群、教材群以及教学团队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校外教师教育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加强建立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通过内外结合的有效措施,学校教师教育资源构成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时代发展呼唤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通过对中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与初中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无论从培养机构、培养模式,还是从课程设置来看,实行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都是完全可行的。它反映出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基本趋势,适应我国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小学教师教育高等教育化为契机,以小学与初中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一体化为平台,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重新厘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培养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16.
自《科尔曼报告》公布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对于学生学业成绩来说,学校投入与家庭投入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依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和中部5省16个城市中小学校大规模测评数据,采用广义教育生产函数方法,运用两水平线性模型,分析了学校投入和家庭投入要素对教育产出(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代理变量)的影响效应。同时,采用Shapley值和Owen值分解技术,识别出对学校教育产出有较大影响的投入要素,得出以下4个方面结论:第一,除生师比之外,办学条件和教师质量等学校投入要素对教育产出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第二,父母参与、父母教育期望等家庭投入要素对教育产出结果有显著的正效应。第三,对于小学平均学业成绩而言,来自家庭的相关投入更重要;对于初中平均学业成绩而言,则是来自学校的相关投入更为重要。第四,相比学校办学条件,教师质量对中小学校平均学业成绩变异的贡献度更大;而且,相比小学,教师质量对初中学校平均学业成绩变异的贡献度更大。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生产效率的5点建议:一是调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优先保障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投入;二是改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入义务教育事业;三是通过校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校本教研合作等途径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策略水平,尤其要重视提高初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水平;四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有关家庭教育的制度规范,强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督促父母积极参与子女教育生产过程;五是学校和社区应广泛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家庭教育实践培训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掌握科学的养育子女的方法,以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合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实施“双高计划”的重要抓手,是专业建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小学教育专业群,是师范院校建设的特色和亮点,其组建的逻辑机理包含了学校与专业的共生逻辑、群内专业的共性逻辑、牵头专业与群内专业的共进逻辑,从而形成资源共享、互惠共生的小学教育相关专业建设的新生态。在小学教育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通过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优化课程结构、重构课程内容、打造创新团队、探索协同机制等策略,构建小学教育专业群发展的良性生态,彰显类型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一乃是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文章通过对桂林市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现状的调研,就区域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的表现与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运行中可以放大的优势与不可以放大的优势、可以避免的劣势与不可以避免的劣势,我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评价,加强义务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内部出现的"学区房现象"是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稀缺与人们旺盛的教育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矛盾引发的择校新表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该现象的表现和形成原因,探讨如何从学校硬件标准化建设、师资流动、信息沟通和办学途径等方面实现城市内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遏制教育不公平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