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培翚在撰著《仪礼正义》时常征引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在胡培翚撰著《正义》的过程中,阮元《校勘记》曾出现三种版本,且每种版本的校勘内容不大一致。通过对《正义》所引《校勘记》内容的检索以及与三种版本校勘内容的比照,发现《正义》所引《校勘记》之版本实为文选楼刻本,但胡氏在征引的过程中也参照了南昌府学本及学海堂本的校勘内容。  相似文献   

2.
后世流传之《仪礼》经注本,以宋代严州本为最佳,其次则为明嘉靖时之徐本,而二者之间存在版本传承关系.严州本自乾隆末年重现于世,备受学者推重,对《仪礼》研究影响颇大.阮元撰《仪礼注疏校勘记》、张敦仁所刻《仪礼注疏》以及阮刻《仪礼注疏》,皆与之有密切关系.而胡培晕撰《仪礼正义》、曹元弼撰《礼经校释》,亦多引据重刊严州本,从而使《仪礼》经注文字之校勘渐臻完善.  相似文献   

3.
《仪礼法》是第一部笺释《仪礼》的专著。郑玄会通今古文,旁综博采,训经文,阐礼义,纠谬误,释名物,开《仪礼》研究之滥觞。本文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对郑玄注《仪礼》的时间、《仪礼》的最早刊刻及历代所刻《仪礼注》之版本源流、存铁状况,均做了考辨。  相似文献   

4.
陈功文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1):140-148
清代是《仪礼》学研究的高峰期,《仪礼》文献数量繁富,占整个古代《仪礼》学文献总数的45%。清代《仪礼》学文献研究独具特色:一、践履《礼》学思想,适应朴学思潮;二、自上而下对《仪礼》学研究的重视;三、《仪礼》学研究成果超轶前代。  相似文献   

5.
胡培翚《仪礼正义》卷帙繁富,内容充实。在创作过程中,他广泛征引各种文献,可查的就达338部。笔者通过《正义》征引文献的特色和征引范围得出《正义》征引文献的总体情况反映了胡培翚治学特点的结论,并指出《正义》在征引文献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清代陈澧指出读《仪礼》之法有三:一曰分节,二曰绘图,三曰释例,并谓分节之法早肇见于郑玄、贾公彦注疏。到朱子时有见《仪礼》"记不分章,记不随经",因此撰著《仪礼经传集解》发明新法,将经文每段截开,于段末标出每段旨要。后来研读《仪礼》莫不由此法。反观贾《疏》的分节法,风格与朱子之法大不相同。本文以《士丧礼疏》为例,探讨贾公彦《仪礼疏》分节之法,发现《疏》文除了标明"自此尽某"一类分节语外,在经、《注》有足够提示的情况下,《疏》并不特别说明分节。又或《疏》已说明该段分节段旨,下文有相似段落则不再重申。此外,除了明确的分节语外,贾氏分章划节之内容,须透过贯通经、《注》、《疏》三者,才能互文见义。  相似文献   

7.
晚清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的著述,《清史稿·艺文志》始有著录,其后经《清史稿艺文志补编》、《江苏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缪荃孙研究数据索引》等史志和专著,以及《缪艺风先生著述目》、《〈缪艺风先生著述目〉补》等专门论文的逐步清理和续补,已得缪氏著述百余种,接近了缪氏实著数目,但它们对于缪氏代人撰著之作仅载寥寥数种,今笔者经过考证,另得二十七种.  相似文献   

8.
《新疆图志补编》为新发现的资料,是对《新疆图志》的补充。本文简述了《新疆图志补编》的版本信息,介绍其内容,并论述它在研究《新疆图志》编纂、保存清末新疆经济、军事资料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是历史上唯一的经、注、疏及音义四者俱备的《十三经注疏》官方刻本,其中殿本《仪礼注疏》以监本为底本,审慎参校,校正了监本中诸多舛误。武英殿本《仪礼注疏》于各卷后皆附《考证》。《考证》是广义的校勘记,具有文本校勘和文义考订的双重性质,开《四库全书考证》之先河。其校勘成果对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和阮元《仪礼注疏校勘记》等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丽娟 《大观周刊》2011,(33):37-37,23
《理想国》是第一本系统地阐述正义观的西方著作,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于正义的看法,书中的正义观是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本文从正义观是什么,实现正义的方式及对柏拉图所持正义观的评述三方面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1.
介绍胡适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图书馆教育文化名人中,胡适是不能不说的一个人,他不仅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积极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又是近代教育文化界最为关键的人物。在近代历史千头万绪的事件之中,以胡适为线索对我国近代图书馆史作一种回望,可以从人的角度对近代图书馆的属性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党史专家兼藏书家胡绳藏书的来源、特色及归宿,充分展现了他对藏书无比眷恋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4.
胡应麟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学者。他酷爱藏书,以一介布衣散尽家财,通过多种途径收藏图书,其聚书达4万余册。为妥善保管图书,他还专门建立藏书室。胡应麟认为藏书当以“用”为目的,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用功甚勤,为一著述型藏书家,一生笔耕不辍,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杨郁 《图书与情报》2012,(3):142-145,4
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训诂学家和藏书家。由于《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直至20世纪中期陈援庵先生作《通鉴胡注表微》,才使人们注意到胡三省的学术地位和胡注的学术价值。文章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版本和内容价值作一考述。  相似文献   

16.
今河南辉县百泉藏有一北宋碑刻,上有苏轼所书"苏门山涌金亭"六大字,并有"眉山苏轼"落款,碑刻上另有两处题记,史称涌金亭碣。碑文书法风格近似颜体,又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苏轼至辉县百泉的时间应为元祐三年(1088年)九月十七日至元祐四年(1089年)四月之间,碑文应题于斯时。碑刻题记详细记载了此碑的流传情况,此碑刻最早被汲郡胡戢收藏,后被进士孔揖、邑佐李琦收藏,最后邑令王嗣晖将其镶嵌在涌金亭内,流传至今。由对胡戢的考证可还原其和晁补之、苏轼、苏迈、张耒的交游情况。而胡氏藏匿此碑四十年,反映了北宋新旧党争的政治状况以及苏轼仕途和苏学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1918年12月,胡政之以《大公报》记者身份赴欧洲采访巴黎和会,成为巴黎和会签字那天惟一到场的中国记者,也是第一位现场采访国际会议的中国记者。  相似文献   

18.
胡适与北京大学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资金筹措、人才选用、藏书捐赠几个方面介绍了胡适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认为他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百余年历史中贡献较大的一位名人学者。  相似文献   

19.
胡适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适除了是一个大家熟知的文化名人外,在图书馆领域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兴起、图书馆协作、图书馆中心问题的讨论和收书法等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转型过程中,胡适贡献巨大。他利用一切机会参与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民族危难之际注重对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教育机构的保护;强化图书馆的开放性,努力实现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最大化,从而在维新派人士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将这种转变最终完成、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