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生化指标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12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不同强度训练期的某些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睾酮/皮质醇能较好地评价运动员的疲劳程度;血红蛋白是反映柔道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肌酸激酶基本能较灵敏的反映柔道运动赛前训练的强度以及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情况;血尿素在以强度为主的柔道赛前训练中不是敏感的疲劳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训练中血乳酸、血糖及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探讨女子柔道运动供能代谢特点及运动训练的一般生化原则。旨在对制定训练计划及掌握运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家女子青年赛艇队运动员在备战世界青年赛艇锦标赛集训期间血清睾酮、血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素氮指标的系统监测和分析,结果发现:1)血睾酮指标及血清肌酸激酶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及其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性,两个指标之间呈现相关性。2)血红蛋白和血尿素氮指标可以反映女子青年赛艇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程度,同时可以反映运动训练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3)结合各测试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了解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变化程度及疲劳恢复时间,有利于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的调整和训练的安排。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不同训练手段血乳酸及心率的测试,评价不同训练手段的运动强度,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提供依据.以广州队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教学比赛课运动员每轮比赛后的血乳酸和心率、测试实战训练课和专项力量训练课的心率,并与其它学者的有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青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教学比赛后的血乳酸为(8.01±2.11)mmol/L;(2)教学比赛准备活动与第一轮教学比赛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21±11)次/min、(146±13)次/min和(160±7)次/min、(183±10):次/min.实战的准备活动和实战第一轮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分别是(146±14)次/min、(168±11)次/min和(158±9)次/min、(171±11)次/min;专项力量训练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为(159±10)次/min、(171±10)次/min.结果说明,教学比赛时,在对手安排和比赛气氛的营造上,要使之更接近正式比赛;要适当提高准备活动的负荷强度,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应适当安排高强度、高质量的训练课,以满足正式比赛时对大运动强度的需求;影响心率的因素较多,为对运动强度进行准确判断,最好对血乳酸和心率同时测试.  相似文献   

5.
柔道     
G886.414.21.G886.414.7,HL006 9905448女子柔道运动员一天大运动量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特点研究[HL,中,A]/关焕园∥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7.-49(SML)柔道∥女子∥大运动量∥训练∥生理∥生物化学∥指标∥变化∥特征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柔道运动员机能状态和对训练强度及负荷量的适应程度,研究运动员机体物质的恢复能力及在不同训练单元的身体效应,为柔道科学训练、掌握负荷量及评价训练水平提供依据。结论与建议:(1)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G886.419 9901955柔道运动中双手背负投技术的分析[刊,中,Ⅰ]/刘宝光,任晓凤//少年体育训练.-1998(5).-32(XG)柔道//技术//双手背负投//双手动作G886.414.7 9901956台湾柔道运动员训练和模拟比赛的生化分析=Biochemical analysis of Taiwan judo at exerciseand stimulant match[刊,中,Ⅰ]/林文韬,吴河村,郑守吉//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8(4).-53-58表7参7(XG)柔道//训练//比赛//生物化学//血乳酸//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7.
周保卫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4):66-67,88
为了解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机能变化规律,对中国国家队6名女子自由跤重点运动员赛前训练前阶段的血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强度训练期的CK和BUN显著升高(P<0.01);HB和HCT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国家女子柔道队的重点运动员运用血乳酸指标,就比赛与各种主要的专项体能训练手段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血乳酸在柔道体能训练监控与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方面有着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出在柔道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和训练质量方面有待改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国家女子水球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程度,利用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血清肌酸激酶(CK)、睾酮(T)、皮质醇(C)生化指标对国家女子水球队13人进行身体机能状况的监控,结果表明:赛前运动员有较好的有氧代谢能力,身体机能能很好地适应四场高强度的国际比赛.  相似文献   

10.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选择柔道体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提高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颈部、上肢和小腿围度较大,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少,符合世界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无氧代谢能力是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典型评价指标,优秀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能力亟待提高;(3)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具备均衡而突出的运动素质,表现为基础力量好、身体柔韧性好、灵敏协调性突出,优秀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手法综合运用、动作快速转换和投技寝技转换快)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1.
对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校对体育俱乐部缺少一个全面、灵活、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的管理机制。各俱乐部内没有建立对会员的考试、考核制度,对会员在俱乐部内的行为没有任何有效的约束。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各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探索一种符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俱乐部教学这一模式在高职院校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街舞是一项全新的体育锻炼项目,最近几年才真正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已经受到广大青少年人群的追捧。时尚的服装,个性的展示,随意的身体舞动使参加街舞锻炼的广大青少年身心得到更大放松。为了街舞运动在广州高校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增加学生对街舞运动锻炼的兴趣。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街舞运动在广州高校推广的必要性,为街舞运动的发展与推动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给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机遇,档案工作运作方式的现状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应从观念、投入、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抓好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立在完善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上.学院在积极探索新时期组织人事工作创新的途径和形式中,引进招聘、培养开发,造就具有真才实学,适应学院发展的学历达标、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教学严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体育学类精品课程《大学体育》为个案,建构结合本校课程特色的体育精品课程。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学习内容、方式、评价体系、教材、教学管理、高水平运动队、网络课件等方面整体建设和立体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十运会男子篮球决赛阶段南京师范大学赛区比赛的现场观察及查阅技术统计等资料,对山东队的各项技术指标与河南、吉林、北京3队比较,分析山东的优势与不足。可以看出山东队的年轻队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三级跳远技术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有关三级跳远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从三级跳远的三跳比例、助跑及平衡方面入手.分析国内外三级跳远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其研究成果,为教练员从事三级跳远的训练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肌肉损伤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高校乒乓球队运动员腰部受伤最多,占总数的23.76%,主要表现在肌肉拉伤上,其次为腿部、肘部、脚部、膝部;直拍单面弧圈打法的受伤者最多;运动员在4~7年的强化训练时期最易受伤,7年以上受伤者较多,2~4年启蒙训练中受伤者较少.旨在为河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员今后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年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网络查询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世界杯为基石,以足球运动员年龄、入国家队年龄以及进国家队年限作为反映球员年龄特征的指标,分析不同位置球员的年龄特征。结果显示:世界优秀球员因位置不同,在各指标的时间跨度和最佳运动时间段上,均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其中,前锋球员年龄均值和最佳运动年龄均值最小,而守门员最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状况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经纪人的出现及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做简要的回顾,进而对体育经纪人在中国的兴起及学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该领域发展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