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郝东清 《考试周刊》2012,(11):34-34
我庆幸做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因为我感觉到了语文课中的精神力量,她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认知,更有感悟生命、放飞理想、陶冶情操的食粮。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中释放悲情;在《我爱秋天》中憧憬大自然的美好;在《月光曲》中享受恬静和优美……我觉得,这才是有生命的语文课堂。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尝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中享受情感的熏陶,体会情感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我一直觉得,吾生有涯,吾书无涯。要想有涯的生命得到扩展,就需多读无涯的书。因此,我始终对读书情有独钟。读书是一种超然,一种幸福,一种乐趣,能让我心灵宁静,是我人生中至高无上的精神享受,更是一种充满生机、勃发向上的生命精神。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就仿佛畅游在浩渺的宇宙中。孜孜不倦的读书,让我头脑充实,心灵升华,富有爱心和行为文明。是读书让我认识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朱自清、老舍、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惠特曼、马尔克斯……是读书让我知道  相似文献   

3.
陶金琼 《学子》2013,(5):37
窦桂梅老师说:"读书,使精神高贵而丰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阔远;读书,让我们在有限的从教时间内,实现自身的无限。"的确,阅读可以让孩子们放飞心灵,让他们的精神得以愉悦。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大,刚开始就需要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老师讲,孩子听,由扶到放,最后让孩子自主地在书的海洋中享受阅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应该让学生在享受中理解文本、丰富文本并超越文本;在享受中用内心的感应去印证、诠释语文的神韵、博大与深远。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孩子们的心灵火花;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超越知识,走向生命,走向智慧;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熠熠闪现生命的活力!回眸《生命桥》一课的教学,我的感受是:享受,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生命的“情弦”;享受,才能让语文教学绿意盎然,实现语文教学的诗意回归!一、享受读书: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热爱师:(指着课题“生命桥”)看到这3个字你有什么…  相似文献   

5.
钱卫香 《快乐阅读》2013,(30):42-43
作为一位在农村从教十几年的语文教师,去年我有幸看到了特级教师于永正等人合著的《主题阅读三人行》这本书,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青天的突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句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话语从没有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却在这本书中如雷贯耳般地振醒了我。特级教师于永正很直白地告诉了我们,孩子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孩子们读书读来的,并不是依靠老师每天在课堂上讲来  相似文献   

6.
让语文像花树一样美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根,深扎在“大语文”肥沃的土壤上 大概是从小喜欢读书吧,我总觉得自己注定要与语文结下不解之缘。在那功课不多的日子里,读书听广播成了我最为享受的生活,看小儿书、连环画,听评书连播让我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7.
做一个阅读着的语文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 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去读书。我常常拷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拥有这份精神宝藏呢?  相似文献   

8.
她让我沉醉     
<正>读书,贵在"追求精神享受",这是杨绛先生说的;不过,读书的"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乐。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中悬挂已久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给我这份"乐",让我"乐在其中"如痴如醉的,只有她——《教师博览》。结缘《教师博览》,是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年冬天,当时,我到学校一位优秀数学  相似文献   

9.
去年,我在一次培训会上谈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到教师要抓紧时间多读点书。会后有位教师走上来,随意地说:“麻烦你给我开个书单,我要读点书。”——如果是学生这样说话,我会建议他读什么书;教师,特别是一位语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则让我不知如何是好。我看她不过30岁,就问:“你最想读什么书?你感到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缺什么,就是觉得自己不行,因为“我不怎么喜欢读书”。——谈话变得困难,但我觉得一个人提出要读书,毕竟还有向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由《黑龙江教育》编辑部组织的哈尔滨市部分小学教师读书经验交流会顺利召开。会上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交流了对读书的一些心得。黑龙江教育杂志社的执行总编辑魏永生老师主持了座谈会并首先谈了读书与工作与个人修养的关系,跟大家分享了他读《红楼梦》和《水浒传》等的一些感受。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的果乃玉老师讲述了她的读书经历。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祁敬伟老师从"我是一个爱书人,读书是我最大的享受,我在书中感悟着人生的哲理,我在书中发现自己,读书读出语文老师的人生"五个方面谈了她的书中人生。阿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舒艳春老师谈了她是如何通过读书来积累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形成教育理论功底更好地去开展教研工作的。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翟露老师从16岁起开始读《红楼梦》的经过与心得令人耳目一新:随着时间地不断推移她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去读,渐渐地去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寻找自己与文中主人公的共通点,从而去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深层次地去解析红楼。(见本期翟露老师的文章"我的‘红楼’情结"。)复华小学的王传贤老师说了如何通过读书提升个人自身气质,积累丰厚的底蕴。新阳路小学的蔡生老师介绍了他是如何将读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必须"转变成...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要再三斟酌。如何用幽默、风趣、活泼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思考,享受读书的快乐,一直是我多年来备课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我当过语文教师。虽然大学学的是英语,但“文革”期间学校不开英语课,所以转行教了语文,从此就一直教下去,从中学到师范,一教教了15年。所以,无论是过去做语文教师,还是后来谈语文教育,我都是“另类”。但我又自信谈论语文教育我是有“资格”的。这主要不是我教过语文,而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学过十五六年的语文。学语文,一是课堂上跟老师学,二是自己学。正是这个“学语文”的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至今还在持续,写作、读书、背诵……恐怕会持续到生命终点的),让我从正反两个方面悟出了语文教育的许多道理。我经常扪心自问:从小学以至到大…  相似文献   

13.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因为爱读书,我从一个专科生,通过自学不断提升学历,最终成为博士生;因为爱读书,我从一名化学专业的专科生,通过自学成为胜任初中英语、心理健康等多种学科的优秀教师;因为爱读书,我从一名普通的校长,成为濮阳市名校长、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管理人才、全国百优中学校长.读书成就了我,读书让我享受到生活的多彩.  相似文献   

14.
初为人师时,我最爱唱一首歌:“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每当哼唱起这首歌,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心中总有一种企盼:希望上天能赐我一双慧眼,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贴近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我知道这不可能,我必须拼命地挤时间读书。尽管如此,浩瀚书海总让我感觉到自己的茫然,我真的渴望有一双慧眼。终于,我找到了!《小学语文教学》就是我的慧眼。在这里,我平静悠然地邀游于小语世界,在书香中思考,让名家之言擦亮自己的双眼;在这里,我与一位位名师对话,炽热自己的教育情感;在这里,我与一位位同仁交流,取长补短,让探索的脚步永…  相似文献   

15.
一、兴趣:打开阅读之门1.教师做好榜样引导作用。支玉恒老师有一句话:"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勤勉培育勤勉,用爱心波动爱心。"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让学生喜爱阅读,善于阅读,教师自身首先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还要读学生喜爱的书。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语文老师,当学生提出想了解的知识,感兴趣的话题,想解开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重读了革命文化战士邹韬奋同志的回忆录《经历》。其中曾讲到他在南洋公学读书时;一位语文教师怎样圈点学生的文章,另一位教师又怎样在课堂上神采飞扬地对学生的作文逐个讲评。已经是名作家、名记者的邹韬奋,在几十年后仍然牢记着中小学时期从作文批改中得到的教益。这使我联想到,在语文教学改革中,确有加强作文批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乐趣     
我喜欢读书,自很小时候始。读书是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我来说书是营养品,她滋润了我的心田,给予我精神上的寄慰和收获!在书中,我感悟人生,品味情感,享受乐趣,体味一种新的境界!读书给予我新的体验,给了我另一  相似文献   

18.
作为老师,不是把知识“填鸭式”地输送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搞好学习,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师如灯塔如舵手,引导学生如何“扬波击水”,只有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我认为指导学生的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学习的快乐传递给学生知识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读书学习是一种美好的精神享受。身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这种快乐和享受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时的快乐和美好的精神享受。许多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往往把学习当成一种很无奈、很劳累、很痛苦的事情。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  相似文献   

19.
陈玮 《师道》2023,(10):34-35
<正>我也没想到,作为一名深爱着自己课堂的语文老师,有一天我会读一本跟数学教学有关的书,并且还受益匪浅。《我不只是数学》一书的作者是华应龙老师,把书借给我的同事跟我说:“华老师读书特别多,尤其读了大量线装本的书。”对于爱读书的人,我天生有种莫名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孙艳 《班主任》2015,(3):70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总有一段情留存心底;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一些人今生难忘。我很庆幸,在求学时期遇到了让我心存感激、念念不忘的刘建俊老师。小学三年级时,我转学到离家十里外的村中心校读书。在那里,我遇到了开启我写作之门、为我树立写作信心的班主任刘老师。其实,刘老师并不教我们语文,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数学老师。他上课时常常不拿书也能把知识讲得准确无误、精彩无比。有时,他让我们用笔在课本上勾画数学概念,竟能一口说出在书中哪页哪行。当我们半信半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