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无极限     
《学语文》2003,(2)
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品味出它的甘洌,生命本是一部史书,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生命与自我本无特点可言,正是人生自我的挑战,才能给生命着色,或绚烂或清淡,不一而足。生命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而逆境成才之人又不在少数,什么原因呢?一言以蔽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古代,各位志士仁人都在追求光明和希望,楚大夫临江高呼“长太息以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命之船,是由生活目标的高大篷帆支配的。人只有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生活,才会在生命岁月的大海中乘风破浪,开辟出一条辉煌的航道!”多么深刻而好懂的哲理啊!是的,命运的航船一旦失去目标,怎能不在茫茫大海中颠簸、触礁呢?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谱写出优美动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本教材,它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挑战。因此,只有用活新教材,落实新理念,使新教材这株“新枝”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绽放出课程理念的“新蕊”,才能使自己真正从思想上.行为上主动走进新课程,成为新一轮课改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性与教育的人性放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生命本质是精神性的;人的个性是人的本性的存在和实现方式;人格受到尊重和维护的人,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人的本质是人的活动本质,人之为人的本质始终处于生成之中;人是自为的生命存在,自为生命的生命体是由自我主宰、自我支配和自我驾驭的;社会发展只有以人为根本目标、基本动力和终极尺度,社会才是人的社会,人的本性才能获得提升;人作为人,其生存从属于生活,其生存是生活化或意义、价值化的生存。但教育却是去精神化的;它将人先验化、储备化;它所培养的人是均质化、共质化的;它总在伤害人的人格,它所培养的是权威型人格和人格分裂的人;它压抑和放逐了人的自主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生活都是生存化的。  相似文献   

5.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曲抒写自由、歌颂和谐生命的优美乐章。其中不仅包含了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多重生命的和谐;所蕴含的生态情怀是值得玩味的,它能将人带入一种富有和谐之美的生态美学境界,从而得到对自由生命的诗性体验。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但传统的德育工作却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抹杀了学生的人性。学生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生活需要、成长需要。生命依赖于需要,只有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德育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道德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道德观念。以人为本,关怀生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超越与超越的艺术文艺创作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活动方式,但它又不是一般的人类活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以人自身的独立之思去唤醒灵魂,以自己超越的视野去寻找本真的自我,以对本体价值的追求去观照人类的现实处境。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的本真生命活动,是一种寻觅生命之根和生活着的世界意义的活动,是一种人类寻求心灵对话,寻找灵魂敞亮的活动。世界是人和人的世界,是人不断寻求生命意义和终极价值的世界,人只有在不断创造过程中才能成为自己。而艺术是人的创造活动中最自由的形式,也是人的超越性的表征。正因艺术世界的超越性,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琐屑卑微状态中挣脱出来,直面自身的灵魂处境,从而摆脱存在者的羁绊,达到本真存在的證明之境。只有艺术才能使人类存在的本质在其存在  相似文献   

8.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 ,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个学习型的人 ,努力地持续不断地提高自我学习力。学习是人的天性 ,是生命的源泉。只有努力地持续不断地提高自我学习力 ,才能适应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的需要 ,适应本职工作岗位的需要 ,才能做到“人的全面发展” ,才能更好地活出生命的精彩 ,活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镜,它映照出了外面的世界。心存牛粪,看人都如牛粪;心存如来,看人都如如来。只有不断地擦拭心镜,才能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美好,才能让自己的心灵充实愉快,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向日葵懂得:只有适时地变通,才能守住一方阳光,因此它不断地改变方位;山间的溪流懂得:只有变通流向。才能避免岩石的撞击而逃过"粉身碎骨",因此它适时转弯前行!因为坚守,生命方才显示其绚丽灿烂;因为变通,生命才能律动着它的美丽,找到他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大自然无时不在向我们昭示着:"坚守为本,变通为流!"  相似文献   

11.
自我和谐就是自我的物质与意识间,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着的矛盾和谐。只有科学认识自我的物质、意识、社会实践三者及相互间的系统关系,进而科学认识人自身存在的矛盾,才能珍爱自我生命、关爱他人生命、提升自我境界,促进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言为心声,作文理应成为生命的呼喊和心灵的放歌。只有让作文教学关爱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才能无愧于语文教学所赋予它的重任。因此,作文这种直抒胸臆最具生态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与真心相通、和真情相牵的一种心灵的自我感受,必须是以学生个性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一种审美活动,也必须是情感主体关心自我存在的自由显示。  相似文献   

13.
尼采认为,人只有成为强者,才可使生命不致归于虚无;人须回归生命自身;超越生命,提升自我力量,便是实现了生命的意义;人生,就是生命个体不断自我提升、自我斗争的过程。文章认为,尼采哲学是关注个体生命的哲学,并对其哲学的生命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看蓝色天空下簇拥的野花,这是欣赏;看纸上一条条优美的线条勾勒出生动的画,这是欣赏;再看那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柔情的诗歌、精致的文字……这都是欣赏。也许雨中的城市看起来有些晦涩,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心情。我们要学会去欣赏它:生命里正因为有了太多的明艳与繁华而让人看到了苍白与空洞。在这带着一丝微暗的天空下,一人独处,听生命奏响优美的旋律,思绪慢慢飘远……这同样很美啊!欣赏,一个简简单单的词。有几个人能使花开在最美的心间?缺少欣赏,花仅仅开在自己的心间,会枯死;忽略自己,花只开在他人的心间,会折死;只有让欣赏之花开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韩雪 《家长》2011,(2):47-48
自信是实践积累而来的,积累得越多,自信心就会越强。一个人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信赖自己。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本性. 叶澜教授曾说: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只有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学校应当教些什么?儿童作为一个学生来说,应当学些什么?只有考虑人在少年时期发展的性质和要求,才能回答这些问题。而欲获得关于人的发展的性质和要求的知识,则非经过对少年时期人的表现的观察不可。郡么,通过对人的表现以及表现的性质与方式的观察,我们应当教给儿童的是什么呢?作为少年初期的人的生活和表现,首先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渗透着精神的自我的富有生命的东西,它也显示出这样一种朦胧的预感,这个精神的自我决定于、来源于、依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未来的社会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只有多面手才能更多地抓住机遇;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在挑战面前取胜!而学校教育只有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有可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也只有全面发展,多实践、多感受实际,才能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19.
胡凡中  刘效莉 《师道》2008,(4):38-39
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本性。 叶澜教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只有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本体是人,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是教育的本性。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只有回归生命,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只有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才能发现学校教育所蕴含的生命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