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正随着音乐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器乐教学已逐渐普及,并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器乐进课堂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情操。由于葫芦丝这一少数民族乐器以它优美的造型、动人的音色、简单易学而又表现力强,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几年前葫芦丝走进了  相似文献   

2.
李薇 《亚太教育》2021,(2):110-111
器乐是学习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实际教学中,让器乐进课堂,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器乐教学能使学生反应变得更加灵敏,让学生的智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开发。作者首先针对本校葫芦丝教学情况展开了分析,再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技能学习、内容拓展、平台搭建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课程教学。而在音乐教学中,还包含了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音乐,葫芦丝音乐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葫芦丝音乐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深受教师的青睐。然而当前农村音乐教学中没有对葫芦丝音乐有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本文以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为例,浅谈葫芦丝音乐在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陈述高校民族器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高校民族器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类比葫芦丝教学特点,试图阐述葫芦丝器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并且对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葫芦丝器乐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旨在为在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开展器乐教学尤其是葫芦丝器乐教学的同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许多学校把器乐引进课堂,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笔者依据在小学葫芦丝教学过程中的亲身实践和探索经验,积累了相对有效的教学措施,旨在改变多数人对葫芦丝教学认识上的偏颇,促进葫芦丝教学方式的革新,从而更好地提升学习者对音乐的审美情趣,促进葫芦丝艺术的发展与推广。一、强化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动力葫芦丝音色柔、飘、甜、润、细腻、饱满……不失质朴。它的音域虽然不广,但是表现出来的曲子非常让人震惊,它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深受人们的喜爱,也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为丰富中小学生器乐学习的内容,本刊2014年将开设"器乐进课堂"栏目,连载《快乐的葫芦丝[系列,提供给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也期望全国各地的音乐教师在创编器乐教材上有更多创新。  相似文献   

7.
李迪 《辽宁教育》2012,(15):50-51
器乐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在演奏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既培养了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们对器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由此,探讨器乐教学的论文也渐渐增多。纵观这些器乐教学论文,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器乐教学的意义和器乐教学的策略,探讨初中课堂器  相似文献   

8.
浅谈器乐教学对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燕  谢玉华 《教师》2013,(36):98-99
音乐教学的宗旨是审美,而器乐教学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身在课堂中器乐教学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了器乐教学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器乐是学生比较喜欢并乐于接受的音乐学习形式,利用器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初步演奏技能。但是,在农村器乐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空白之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磨练学生的意志、开发智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学期我有意识地把竖笛教学引进了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
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和初中音乐教学大 纲中首次规定:中小学音乐教学包括唱歌、唱游、器乐、欣赏、读谱知识和视唱练耳等内容,并十分明确地指出:“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各地学校都应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器乐教学”。这就给器乐教学确立了它应有的位置,从而结束了唱歌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预示着中小学音乐课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袁柏芳 《成才之路》2009,(25):72-72
通过三个学年来的教学,我在实践过程和教学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现总结为以下几点,以供同行参考。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初始,我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经过与校领导协商:我校的铃声用葫芦丝经典名曲为背景音乐;利用音乐课和兴趣小组活动课时间播放葫芦丝的经典名曲。让学生感受到葫芦丝的音乐美;在音乐课堂上介绍葫芦丝的构件和演奏特色,让学生充分认识乐器。引起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首次针对为什么在所有器乐中单单葫芦丝和葫芦丝音乐被称作是一种文化?葫芦丝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她与葫芦丝音乐究竟什么关系?如何促进葫芦丝文化全面发展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和论述。对葫芦丝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器乐教学是学生参与实践、创造的重要手段。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学生在演奏中学习和感受音乐,既培养了音乐表现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指导下,音乐教师们对器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器乐进课堂教学的研究。由此,探讨器乐教学的论文也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4.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把葫芦丝引入课堂教学,在初中三个学年中,经历兴趣培养、熟练、提高三个教学实验阶段。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各项音乐素质发展情况明显优于普通班。器乐进课堂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陈和水 《亚太教育》2021,(2):120-121
音乐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音乐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非常重要,应激发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加强音乐教学实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教学,切实提升器乐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陈宇兰 《儿童音乐》2016,(12):51-53
器乐演奏作为一种音乐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是音乐表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使器乐教学成为了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相对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感受与欣赏、音乐创造等其他几项课程内容来说,我国的课堂器乐教学起步较晚,教学方面也稍显薄弱.  相似文献   

17.
器乐教学中的竖笛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竖笛教学可以丰富、充实小学课内外的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识谱、视奏能力,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竖笛教学要做以常教常新,以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口风琴因其携带方便、音色优美、简易实用等特点,成为课堂器乐教学的首选,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把口风琴教学作为校本课程,引入校本课堂,对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教学方法单一、练习方式机械、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片面等原因,口风琴教学中有效性存在诸多的缺失,制约了学生学习口风琴的热情,也阻碍了学生在音乐学科方面的发展。通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总结了七步法,提高了口风琴教学的实效。阐述七步法在口风琴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活动。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能否正常进行,能否贯彻普及于广大中学生,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竖笛的学习融入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中,用竖笛演奏表现优美的旋律,是激发学生学习竖笛兴趣的关键,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朱丽娟 《教师》2013,(28):56-56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将器乐与演唱等并列作为表现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感受与鉴赏、创造等领域都渗透了器乐教学因素。本文对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