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崖》是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的三部代表作品之一。莱司基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是个有才华的落伍青年,一方面不被社会重用,另一方面又不愿和现实结合;他不愿做官,也不愿为民;他什么都想做,又什么都做不成。总之,他是一个矛盾重重,充满痛苦和孤独的多余人形象。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异常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被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深感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故事给我莫大的启发: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它的芬芳。"他很  相似文献   

5.
初二的阿文最近产生厌学情绪,不愿学习,甚至不愿家长提到“学习”这个字眼。家长很担心,以为他有学习障碍,到心理医生处咨询。深究原因,才知道他是受了恐怖片的影响。半年前,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家,搜索电视频道无意间看了一部鬼片。此后他经常睡眠不好,做噩梦,脑子里总是显现鬼片  相似文献   

6.
<正>1.Though he was the last man I wanted to see,I did all I could to help him.误译:虽然他是我想见到的最后一个人,我还是尽我所能帮助了他。正译:虽然他是我最不愿见到的人,我还是尽我所能帮助了他。  相似文献   

7.
笑话长廊     
《老年教育》2008,(3):39-39
牛不出头有个人去拜见姓牛的富翁,姓牛的却不愿出来见他。这人便在富翁家门上写了很大的一个午字。有人问他是啥意思,他回答说:‘牛’不出头嘛!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都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被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  相似文献   

10.
没有讣告,没有追悼和告别仪式,他悄无声息地挥手而去。这也是在生命的终极时刻他个人的终极意愿。他宁愿在身后留下一片空白,也不愿打扰更多的人——包括他所深爱着的亲人、朋友、昔日的同事。他是一个极为平实的人,当生命即将画上句号时,他也难改初衷。  相似文献   

11.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双目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它的芬  相似文献   

12.
心灵鸡汤     
本期嘉宾,是畅销书《成功心理学》《交际心理学》的作者、天津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詹启生博士,他将为有困惑的同学煲一钵原汁原味的“心灵鸡汤”。我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总像一个奉命潜伏在学校的间谍,不愿声张,不愿暴露自己,不愿与人过多交往,我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何欧阳)在心理学中,根据性格的差别把人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或者说好静和好动两类。你所提到的“不愿声张,不愿暴露自己,不愿与人过多交往”只不过是内向性格的一些表现,与自闭症是不同的。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展障碍,通常在三岁前就可以觉察到,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是言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探索     
巴金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因为不安于现状,他成了一 位作家;因为不愿做一个机器人,他写出了很多不朽的作品; 因为探索,他在黑暗中为自己,也为更多的人,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4.
我们班上有一位叫何兴的同学,经常被同学们嘲笑,因为他是班上的“最差生”。为此,他常常一个人玩,谁也不愿跟他在一起。有一件事,却让我和他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5.
没有讣告,没有追悼和告别仪式,他悄无声息地挥手而去。这也是在生命的终极时刻他个人的终极意愿。他宁愿在身后留下一片空白,也不愿打扰更多的人——包括他所深爱着的亲人、朋友、昔日的同事。他是一个极为平实的人,当生命即将画上句号时,他也难改初衷。  相似文献   

16.
程芸萍 《当代学生》2011,(Z1):74-75
他有很多爱好,游泳、羽毛球……他有明确的目标,将来要成为一名会计;他酷爱时政,国内外大事都不愿"放过"。他也有不少遗憾,因为身体的原因,只能看着同学们驰骋球场而自己无法参与……有人说,他是一个折翼的天使,他的努力让人感动。他  相似文献   

17.
焦明 《班主任》2003,(9):15-16
一要会“树旗子,引路子”心理学研究发现,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改善现状的愿望和不愿输给他人的志气,在他的行动中就会不断进取、不断进  相似文献   

18.
连展 《学习之友》2014,(10):13-14
一个制定规则的人,他所定规则用在他本人身上,如果他乐意接受,或能够接受,通常就是一个好规则,体现公平的规则;如果他不愿接受,不能接受——只希望规则由别人来遵守,对自己则网开一面——通常就是一个坏的规则,违背公平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鸡口牛后     
你又来干什么啊?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推行自己的主张“纵横学”。不见不见,让他走!秦惠文王不愿意见他。大王,苏秦求见!我们应当帮助秦攻打那些弱小的国家!苏秦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家里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都不愿和他说话。聚集在秦国周围......大王  相似文献   

20.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赵金国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深深烦恼,认定这是老天在责罚他,感到一辈子完了。亲友、社会都来关怀他,照顾他,但他不愿在被怜悯中度过一生。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