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新学年开始,小班幼儿入园总会出现情绪波动现象。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稳定情绪,使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成长,我园采取了下列一些做法,取得可喜的成效。一、提前召开家长会。为了让家长及早做好幼儿入园准备工作,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前就召开小班幼儿家长会,由园长详细向家长介绍办园目标,幼儿学习、生活的内容以及每日生活的安排,特别提出孩子入园后将会出现的问题,以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会上,还请每位家长填写一份详细的表格,介绍自己孩子的基本情况,使教师对自己班的小朋友有初步了解。二、通过家访与即将入园幼儿交朋友。教师已从家长填写的表格上认识了本班的幼儿,然后逐户进行家访,并详细地作好家访记录,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的特性、爱好与身体健康情况,与孩子交谈,取得他们的好感与信任。家访中,教师还发给幼儿一个自制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增进老师与家长沟通,促进两者建立和睦的情感和良好的教育伙伴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此,我们细化了家访工作。 1.家访工作制度化。 为了使家长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我们对家访工作进行了认真研讨和改进。首先要求教师在小班幼儿入园前做好深入细致的家访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为每个幼儿建立家访档案。其次,重点研究了幼儿入园后必须进行家访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我园去年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哭闹现象少,且时间短。这得归功于入园前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为了开好家长会,老师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他们为新入园小朋友精心制作了小挂饰,写上小朋友的名字。然后对新入园幼儿进行全面家访。通过与幼儿接触,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在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在家访时带去小挂饰,送给幼儿。让他们在家长会那天戴上。与此同  相似文献   

4.
新入园的幼儿离开父母和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啼哭现象较为普遍,有的甚至不进食、不活动、不午睡。因此.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幼儿情绪,使之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新学期开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开学前后家访、室内外环境布置和对幼儿多方引导,收到了较好效果。一、家访。在开学前及开学初,我们对新入园幼儿进行家访,及早与幼儿建立感情,减少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在与幼儿逐步熟悉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幼儿的个性、习惯、爱好等,同时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5.
我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家长工作方面,除了入园前对每位新生进行普遍家访外,还特别重视对个别特殊幼儿进行不定期家访。一般说来,有特殊问题需要家园双方下大力气合作教育的幼儿,都应被列为家访重点,通常有这么几类:1.性格内向的幼儿我班林甜甜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有轻微口吃毛病。分析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因为孩子本身胆小,说话时常会产生不流畅的现象,一旦说话不流畅就会受到大人的呵斥,久而  相似文献   

6.
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一般都未经历过集体生活,让他们离开朝夕相处的父母或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往往会产生分离焦虑。刚入园的幼儿正处于这种状况。那么,促使幼儿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就成为托班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拉近师幼距离。对托班孩子入园前的家访应有别于其他年龄班的幼儿,托班的所有老师应同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注意通过沟通、玩耍、送小礼品等途径与幼儿建…  相似文献   

7.
1.入园时,搞好家长问卷工作。我园幼儿是入园前二三天才编好班的,这样,老师就没有时间做好新生入园前的家访工作。因此,入园时,我们采用了“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弥补这一环节,以全面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常规习惯(能否独自进餐,能否独自大小便,是否有午睡习惯等),入园前由谁带大,喜欢干什么,有无特殊病情等,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老师在工作中就能依照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教育指导,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这给家长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家长觉得老师很负责任,工作很细致,把孩子放在班里非常放心。这对今后…  相似文献   

8.
马娟 《小学生》2013,(8):29-29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离开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生活,是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以往我们一般采取:1.对新生入园进行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活动与幼儿熟悉。2.让家长提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3.正式入园时要求家长将孩子放下就走,不要舍不得或者迟疑。但刚开学时孩子的哭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适应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不少家长见孩子哭会表现出非常心疼,舍不得放手,任由孩子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幼儿刚进幼儿园时,由于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较大改变,从而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的症状:焦急、不安、爱哭、恐惧、情绪波动大。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孩子们较快适应幼儿园新的生活,为此,我们对新入园幼儿采取如下措施———我们称之为“新入园幼儿教育三部曲”。一部曲:认真细致的准备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丰富孩子对幼儿园的感性认识,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前的准备。要求教师利用假期时间,主动进行家访。一方面详细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体质,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情况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学前的家访,普遍存在家园双方认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沟通不融洽等问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利用家访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顺利入园并减轻入园焦虑,对于家访的访前、访中、访后各环节都要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迎接托班孩子入园我们为托班配备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室内设置了可供婴儿攀爬的大型轮船形状的玩具柜,并在墙面布置了孩子喜爱的动物形象。为了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入园前的生活状况,缓解孩子入托时的焦虑情绪,顺利地度过入园关,进入集体,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提前家访问卷调查为了让孩子入托前就认识老师,暑假期间,托班的两位老师走访了每个孩子的家庭。在家访前,先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在孩子及孩子父母都在家时上门。家访时亲切地与孩子交谈;请  相似文献   

12.
新生人园前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他的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我们的做法是:1.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因为“阿姨”比“老师”更容易让孩子感到亲近。2.叫叫幼儿的小名,牵牵他的手,通过身体的接触使幼儿对教师产生好感。3.和孩子一起玩他们喜欢的玩具,谈他们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管理制度举隅家长联系制度一、接受新生的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应进行家访;各班教师每学期根据情况进行家访;对缺勤一周以上幼儿必须进行家访。二、教师平时通过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家长沟通信息,双方共同配合,进行教育;期末与保健人员共同填写幼儿发展情况报告单,...  相似文献   

14.
对于刚满三周岁的幼儿来说,由家庭向幼儿园的过渡是其生活的一大转折点,往往伴随着较长一段时间的哭闹。为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是必要和可行的。   一、做好入园前的全体幼儿家访工作   家访虽说是一种老生长谈的形式,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减少幼儿的陌生感,产生“我认识这个阿姨”的印象;可以使老师了解每个幼儿,做出记录,以便幼儿入园后针对个别,因材施教;可以使教师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总结出班级的整体情况,进行面向全体的教育,精心策划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幼儿…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进行家访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家长对幼儿下午离园后至入睡前这段时间的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家长忙家务,或自顾自地娱乐,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那么,怎样合理安排幼儿的晚间活动呢?  相似文献   

16.
我班的家访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晓风 《山东教育》2002,(18):40-41
一、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幼儿35名,已家访30名,未访数5名(入园时间不长)。未家访之前,我们从认知、生活习惯、动手操作、口语表达、交往等方面对幼儿进行了评价。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适应能力、自理能力差,性格内向不能天天高兴入园者;二类:自控能力差,生活常规  相似文献   

17.
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时间,由于环境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幼儿会每天哭闹着不愿去幼儿园。孩子哭闹,家长也是极不放心,早上送完孩子迟迟舍不得走,一天几个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更有甚者陪着孩子一起哭,或时不时地探到窗户口看几眼,关切焦虑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使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成为值得家园双方共同探讨的问题,而家访不失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1.认真做好家访准备工作,制定细致可行的计划。幼儿入园前,先召开一次家长会,把家园同步教育的理由、设想和做法告知每位家长,使其在思想上做好家园同教的准备。幼儿入园后,在细心观察幼儿的基础上,针对每位幼儿的表现,每学期制定出1-2次家访计划,较特殊的幼儿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家访次数。安排好家访的先后顺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和保育中发现的问题。2.明确家访谈话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充分了解家长需求。家访前,对家访目的、谈话内容、需解决什么问题,要心中有数。家访时,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幼儿存在的问题,把对幼…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我们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很多教师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的方法。如:提前家访、分批入园、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准备等。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亲子活动”。活动中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对策,以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一、变家长与幼儿“强迫分离”为“暂缓分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加以排解和疏导,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保护。许多人认为,家长早晨送幼儿到幼儿园以后,一旦孩子哭闹,不肯让家长离去,作为家长千万不…  相似文献   

20.
从幼儿入园接受教育开始,幼儿的家庭和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新入园幼儿上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等活动,使得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工作、一般活动安排以及幼儿在园表现等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家长的观念和自身工作等主客观因素,造成家长参与的程度有所不同。一种情况是家长与教师很少接触(如有的请祖辈老人接送孩子)或只从孩子那里了解一些情况,对园方的工作基本不问不闻,不热情不主动;第二种情况是较多的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