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情况分析本活动是我班“家园联系”系列活动之一。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家长与孩子共同活动的时间很少,有的家长因忙于家务而对孩子的活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参与;有的家长虽重视了孩子的活动,但方法成人化,孩子不感兴趣。另外还了解到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理解,不懂得游戏是教育幼儿的重要手段。从幼儿方面来看,多数孩子在家习惯父母为自己安排一切,遇到困难总是求助于父母,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活动的能力。为使家长理解我们的工作,并让家长在与孩子们共同活动中,正确估价自己孩子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有家长参加的半日活动。  相似文献   

2.
周晓华 《考试周刊》2010,(53):249-250
在与很多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都是身为家长,但对于幼儿在园的生活所关心的情况却是各有不一.有的关心幼儿吃得好不好,有的关心幼儿学得好不好,有的关心幼儿与同伴之间相处如何……真是五花八门.当然这些关心都是人之常情.面对家长们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关心,我对班里的幼儿及家长作了一个分类统计.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好幼儿是家园共同的责任;有的认为老师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大;有的家长有许多想法,却由于自己的性格使然,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更有甚者认为教育全部都是教师的责任.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任何时候父母的教育及对幼儿的影响都是不可取代的.虽然家长文化程度的不同,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同,但是只有让这些形形色色的家长都了解家庭教育的必要性,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各方面都有更大的提高.对于如何来让家长了解并配合教师,我做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3.
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面活泼可爱的孩子深深地吸引了电视机前的父母,当父母们被孩子幼稚、可爱的举止惹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会陷入深思,父亲在幼儿早期的教育中是否如传统教育观念当中那样位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父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抚养孩子与教育孩子当中,父亲这一角色也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父亲对  相似文献   

4.
乐章一、尊重家长。注重情感交流,营造良好氛围家园合作的核心是幼儿,同时也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对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作为教育要尊重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注重和家长在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平等、和谐的合作环境,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乐章一、尊重家长,注重情感交流,营造良好氛围 家园合作的核心是幼儿,同时也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对象,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日标.作为教育要尊重幼儿,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生活中体验快乐,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注重和家长在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营造平等、和谐的合作环境,这是开展家园合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事业,父母在教育中有分工,有协作,是互补关系。父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母爱的教育当然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父爱的教育同样也是不完整的。每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都有权得到父母双方参与的完整的教育。一般来说,婴幼儿时期,母亲的影响比较大,到了学生时代,父亲的影响就逐渐增大了。父亲对子女的影响大小和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有关,和感情的亲密程度有关,和教育方式的可接受性有关,和父亲的言传身教的质量有关。当今有几种类型的父亲是有损父亲形象的:一是霸道型,在孩子面前认为凡事都是自己对,要求孩子对  相似文献   

7.
家长开放日好,好就好在它是沟通家园结合的渠道,在家长与老师之间架起一座交流与联系的桥梁,达到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但是有少数家长却认为,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没啥必要,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不碰不磕就行了,教育孩子是老师  相似文献   

8.
如何发挥家长们的优势和资源作用,如何才能做到“家园同步”教育好孩子是我园近年来研究的主题。我们通过教师与家长真诚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家园共育,使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得到提高。一、在真诚的沟通中达成共识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家长是否应该参与孩子的教育?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直接决定着“家园同步”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们把“转变观念,达成共识”放在了研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是幼儿的启蒙教育的地方,对幼儿发展,个性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父母是幼儿最亲的人,孩子的许多第一次,都有父母的直接或间接参与。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其他人都替代不了的。父母在学龄前儿童的生活教育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样角色呢?一、父母在孩子心中的角色(1)英雄。在许多孩子的心目中,爸爸妈妈都是英雄,都很崇拜。家长在孩子心中是无所不能的,孩子一言一行都要进行模仿。(2)"坏人"。有的孩子对爸爸感觉不冷不热,没感情。传统观念中,爸爸一直是"严父"的角色,家里对宝宝批评、惩罚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10.
“家园互动”栏目一直是我们成功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有力保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在“家园互动”栏目的设置上特别注重调动家长参与创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家长、小朋友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三年来,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分别创设了不同的板块供幼儿展示,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我班的“家园互动”栏目中闪亮登场,让孩子成为栏目中最亮的星星。  相似文献   

11.
正常的家庭中,有父亲也有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应是父母共同合作。但是生活的事实经常是父亲忽略了自己在家庭中的教育者角色,放弃了做父亲的乐趣,成为一个“工作人”。本栏目旨在呼吁父亲参与家教,让父亲成为真正的父亲。主持人/刘秀英独生子女的特殊问题独生子女的教育尤其困难。孩子们面对的是占多数的成年人,而父母所有的愿望和关注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对于孩子在任何一方面表现出的失败他们都极其敏感。这些孩子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他们必须成长得完美,使父母高兴。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功的过分依赖可能使孩子不容易独立于父母…  相似文献   

12.
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切磋教育技艺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不但可以了解每个家庭的教育环境,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方法,孩子的个性,又能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不同生活环境中的表现和特点,还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探讨正确的教育方法,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并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幼教工作者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取得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我园积极探索,在家访工作中实现了“四个转向”,走出了一条富有创意又切合实际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父亲越来越多地参与对幼儿的教育。幼儿教育专家们把父亲的这种参与分成三种水平:一、父亲直接与幼儿相互作用,如和孩子一起游戏、谈话等等。大多数父亲的参与水平都属于这一种。二、父亲间接与幼儿相互作用,如做饭给孩子吃,替孩子打扫房间等等。三、父亲富有教育子女的责任心。处于这一水平的父亲,能够担负起教养幼儿的重任,意识到幼儿不仅有社会和情感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认知和身体等方面的需求。这种水平的参与是最重要的。为了使父亲更积极地参与幼儿教育,提高参与水平,美国许多幼儿园都开设了“父亲日”活动。从父亲角度看,这一活动能加强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使父亲更好地了解幼儿,特别是自己的子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郭文婧 《家长》2023,(26):61-63
<正>家园共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与能力,助其塑造健康人格。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家园共育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一、家园共育的含义家园共育指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不是单方面进行教育工作,而是相互支持和协作,在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采取有效的教育行为,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家园互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结合各项教育活动,抓住教育的契机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积极配合,共同为幼儿营造心理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贺方美 《贵州教育》2009,(21):23-23,25
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现代的学校,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存在,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那么,能否更好地培养幼儿,就要看是不是充分合理地运用家园的共同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拥有更好的发展环境。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理解,而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老师的帮助、理解,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父爱如山”,父亲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现实中,幼儿教育活动中却鲜少出现父亲的身影,这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有效提升父亲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参与度,笔者对幼儿园活动中父亲参与的现状和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家园合作,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19.
亲子运动会是由幼儿园组织的让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亲子运动会,不仅能促进家园的结合,共同教育好孩子,更能扩大幼儿园的社会影响。然而,我发现幼儿园组织的亲子运动会,在热热闹闹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现象之一:教师忙于组织少数家长、幼儿参与比赛,却忽视了大部分只作为观众的家长、幼儿,造成他们强烈的失落感。现象之二:有些家长出于为孩子拿名次,为自己争面子的动机,不遵守游戏规则,有意识犯规,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现象之三:运动会所选项目,有些不适合幼儿和家长合作参加竞赛。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活动的效果,更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吕亚梅 《山东教育》2005,(23):77-77
常有孩子惹出事端,令我生气,有时忍不住大动肝火,把“犯错的”拎到前面训斥一通。要他在大家面前承认错误,还要报告家长。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都认为这些办法是对他负责,是教育个别,警示大家,告诉父母也是为了取得家园配合。然而事与愿违,孩子认错只是表面效果.实质意义甚微,且有恶化的表现——孩子不愿亲近我了,学会说谎了……于是我开始尝试一条新路——“责备孩子注意保密”,就是当他有些小问题时,为他在父母、幼儿面前开脱或保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