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4名世界顶尖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比赛视频采用录像分析法进行回放观察统计,总结归纳出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技战术总体特点,并与我国羽毛球女子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应用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相关知识,对羽毛球女男运动员技战术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羽毛球女子运动员技战术男性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生化监控评价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了解运动员对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负荷的承受及恢复情况,加深对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体能问题的认识。方法:对12名辽宁省女子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一天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分别在一次大强度专项体能训练前周一晨起安静、运动后即刻、次日晨测试血红蛋白、血睾酮、血尿素、肌酸激酶指标。结果:各生化指标在运动后即刻变化明显,次日晨有明显恢复,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恢复较快,没有出现疲劳。  相似文献   

3.
<正>"力量素质薄弱、高球到位率低、主动失误率高、战术应变能力差"是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突尖"成为羽毛球队的首要任务,而"突尖"的关键是解决上述四方面的薄弱环节。目前,女子羽毛球运动  相似文献   

4.
为构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方法体系,以我国羽毛球传统强队的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上肢测试指标以45 s(20 kg)卧推,下肢测试指标为立定跳远;第二是多方向变向加速能力,测试指标为持拍四角跑;第三和第四分别是能量系统发展的基础耐力和速度耐力,测试指标分别为1 500次双摇跳绳和400 m×5组间歇跑;第五是核心区力量发展,测试指标为45 s悬垂举腿;第六是上肢专项动作整合能力,测试指标为1 min对墙击球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训练和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及其对成才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羽毛球界普遍关注运动员的智力问题。通过大样本量瑞文智力测验及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智力特征总体上属中等水平;智力与羽毛球运动水平之间未见有正相关关系;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智力水平与运动年限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揭示智力并非羽毛球运动员成才的决定因素,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训练应加强运动员智力开发。  相似文献   

6.
研究对象: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员。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量统计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乒乓球、羽毛球两项目同属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但是两项目场地面积和网高的不同,导致两项目运动员身体指标有较大的差异。克托来指数是反映人体结实程度的指标。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克托来指数平均为360.9013,而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克托来指数平均为342.4170。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克托来指数大于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指数,T检验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的身高指数平均为167.83cm,而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身高指数平均为162…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羽毛球运动训练手段的日趋科学化,在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同时,人们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发展羽毛球运动员的各项素质,特别是灵敏素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根据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生物学原理指出灵敏训练对羽毛球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中的灵敏素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专业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灵敏素质训练提供参考,增进其羽毛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8.
体能训练是以提高运动员身体各项机能为目的,充分挖掘身体各项机能极限,与技术相结合,完成战术的运用.通过研究羽毛球专项体能训练,不仅可以促进专业队以及业余羽毛球爱好者更好地进行羽毛球运动,同时也有利于羽毛球运动在群众中开展,对于防止运动损伤、合理进行羽毛球运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步法是羽毛球运动各项技术的基础,是羽毛球正确击球手法的前提和保证。跳深能够很好的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尤其是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因此,把跳深这种训练方法运用于羽毛球的步法练习中,为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段永远不会被尘封的赛事历史。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男子团体赛,由于使用英国运动员乔治·汤姆斯捐赠的奖杯给冠军获得者,这个象征国家羽毛球运动最高荣誉的赛事称为汤姆斯杯赛。在50年前由国际羽联推出的世界羽毛球女子团体赛,同样因为英国羽毛球运动员尤伯夫人捐赠冠军奖杯而称为尤伯杯赛。  相似文献   

11.
自1992年羽毛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羽毛球运动的商业化、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强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新赛制规定比赛采用21分直接得分制,并在每局比赛打到11分或一局比赛结束时休息两分钟,允许教练员进行场外指导,教练员赛前部署是否正确,临场指导是否及时有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因此,教练员要想在比赛中运筹帷幄,驾驭整个比赛的进程并最后获得胜利,必须在赛前部署和临场指导的指挥艺术上很下苦功夫,深入研究。才能取得比赛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子单打冠亚军决赛的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局,谢无论是在网前挑后场球还是击高远球都习惯打张的反手位,而张对于对方的反手高远球应对自如,谢对于张的网前球判断不到位,出现较多的失误使对方直接得分;第二局,谢在发球方面变化较多,张对于谢的网前球大多数选择挑后场,在高远球方面。谢的次数要比张多。反复调动对手,谢的技术特点得到了充分发挥,网前吊球的次数和质量都比第一局要高;决胜局,张在发球上有所变化,挑后场球次数谢明显高于张,张在双方体力均透支的情况下敢于主动进攻,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网前球的处理方面,谢主要进攻张的反手位置;张获胜的原因主要是大赛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过硬,自我调节能力强,临场变化能力强,意志力坚定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羽毛球比赛全程录像拍摄分析,以及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分析羽毛球比赛的项目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浙江省羽毛球女一队的6名平均年龄21.9岁的女子羽毛球运动员。检测并记录该6位女运动员在2008年~2009年参与的6次教学比赛的相关指标,包括赛后即刻血乳酸浓度、比赛全程心率以及比赛中运动—间歇时间结构和移动。结果:结果显示羽毛球比赛对能量需求较高。比赛时间超过28min,由6.4s的运动与12.9s的间歇两者交替完成。整场比赛需要最大心率190.5次/min,平均心率173.5次/min。结论:羽毛球运动的根本是快,对非乳酸系统的无氧供能需求高,对乳酸无氧供能需求小。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羽毛球运动水平的飞速提高,羽毛球运动正朝着“快速、多变、全面”的方向发展,这对羽毛球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的身体机能的评定有助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能力。科学的指导训练,解决比赛中由于体力不支而出现的运动能力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羽毛球训练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部分省市男、女专业羽毛球运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运动队训练工作质量定义界定和结构构成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构建我国高水平专业羽毛球队训练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监控与评价系统对影响训练质量的各类、各项价值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诊断和评价,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建立专业羽毛球队训练质量构成图.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羽坛男单四大天王的逐渐隐去,新一代各国男单球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明显可以发现我国羽球男单已经不再是不可撼动的地位了,一家独大已经成为历史,世界羽坛男子单打已是百家争鸣。本文基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技战术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羽毛球技战术分析系统,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2018年南京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四强选手中2名中国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的击球得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出石宇奇、谌龙各自的打法特点及战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专项速度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目的:研究在常规训练中增加速度训练对羽毛球运动员步法的影响。实验结果:增加速度训练的运动员在移动击球实验中成功率要大于常规训练的运动员。结论:速度训练有助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员步法,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盛怡  蒋健 《体育科研》2014,(3):95-98
竞技体育学校中羽毛球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羽毛球项目的竞技水平,推动羽毛球运动的普及。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羽毛球队人才培养的研究分析,探究制约学校羽毛球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生源、经费、教练员等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推动我国学校羽毛球项目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上海市社区开展羽毛球运动的现状入手,对羽毛球运动的群众基础与优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大众羽毛球运动的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intelligence and skill of 375 college women in relation to their success in round-robin singles competition in badminton or tennis. Intelligence was measured by the Otis quick-scoring mental ability test; skill was determined by the subject's combined T-score on two standardized tests of badminton or tennis skill; and success in tournament play was expressed by the percentage of points won out of the number possible during tournament play. Prior to the competition, subjects were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skill by means of a skill test and placed into leagues of between eight and eleven players each. Tests of equivalence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equality of leagues with respect to skill and intelligence. An analysis of variance employing succes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involving two levels of skill and intelligence (high and low) and two levels of sport (badminton and tennis) resulted in a highly significant F ratio for the skill variable and nonsignificant F ratios for intelligence and sports. Interaction factors were generally non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kill and success in badminton and tennis were .65 and .60 respectively, and coefficients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success were essentially ze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