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瑾 《辽宁教育》2012,(11):88-90
19世纪德国大学的迅速发展,使学术界对英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批评建议,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高等科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标志之一是伦敦大学等城市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之二是牛津和剑桥引入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德国大学的迅速发展,使学术界对英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批评建议,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高等科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标志之一是伦敦大学等城市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之二是牛津和剑桥引入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之前,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英式大学拒绝降低门户开展技术教育。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工业革命的推动,英国经济社会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增,新大学运动由此应运而生。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如下启示:大学的内在逻辑是一切大学的准则,外延式发展是大学改革的可信赖路径,在秉持传统的同时不应囿于传统。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40多所以应用技术为重点的多科技术学院正式升格为大学,与牛津、剑桥等平起平坐,这样就使技术教育与传统大学教育一样拥有颁发各级学位证书的资格,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英国高等教育的目标不再是过去那种培养传教士、法官、律师和医生,而是为了培养人们在竞争中求生存所需要的特殊技术和才能。高等教育不只是正规学士、硕士、博士课程,它还包括非正规的业余证书课程。这样才能全  相似文献   

5.
曾铁 《物理教师》2010,31(2):38-39
1生平简介 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与化学家、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学院(现为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又叫北爱尔兰女王大学,它是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联盟”成员,该联盟由牛津、剑桥等20所著名的大学组成.  相似文献   

6.
伦敦大学     
一、概述伦敦大学是一个是由多个行政独立的学院联合组成的联邦制大学,该校成立于1836年,19世纪以前,英国只有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1827年,在诗人托马斯·坎贝尔的呼吁下,打破宗教信仰的伦敦大学学院成立了,但是它未能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1831年,英国教会在伦敦建立国王学院,但因为不信教人士的反对也未获取皇家办学特许状。1836年,英国国会颁发皇家特许状,伦敦大学学院及伦敦国王学院合并成伦敦大学,成为英国的第三所大学。20世纪60年代,随着英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伦敦大学的规模也急剧扩大。经过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拥有60多…  相似文献   

7.
从英国城市学院发展看大学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英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城市学院运动,作为一种重视技术教育的新型学校,这无疑给一向注重人文教育的英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同时也对英国传统大学提出了挑战。但是在城市学院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向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靠拢的现象,城市学院逐渐走上传统大学之路。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这样发展呢?这是大学自身内在逻辑的结果,大学内在逻辑实际上就是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办学理念,这也是大学在社会上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以牛津、剑桥等一批古典大学著称的英国大学体系,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英国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大学及其图新:纽曼遗产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本书采用了历史"旅行"的手法,围绕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分子约翰·亨利·纽曼和他的经典著作《大学的理念》,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大学组织和文化所发生的变革而展开。"旅行"连接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学历史,其叙述的重心是形成了纽曼大学理念的牛津、剑桥大学的变革历程乃至牛津,剑桥之  相似文献   

10.
邬大光 《高等理科教育》2023,(3):I0001-I0001
大学是旧的,大学也是新的。旧的如意大利的波隆那、萨莱诺,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中国的北大、清华,它们是各自国家的老大学,历史久,地位高,声誉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会不断迭代,产生出“新大学”。如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在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出现了以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和利物浦大学等为代表的“红砖大学”(Red Brick University),它们不同于牛津、剑桥等以文、法、神、医为重点的古典大学,他们以“市场”和“需求”立身,重视工业革命的挑战,开设古典大学所不屑的应用学科和专业,走出了一条与古典大学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英国的“新大学”是高等教育回应社会变革的主动转型。  相似文献   

11.
剑桥大学     
剑桥大学是与牛津大学齐名的英国两所最著名的高校之一。位于英格兰剑桥郡剑桥市的卡姆河畔。在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上,恐怕很少有几所大学象剑桥和牛津那样既拥有绵延悠久的历史又拥有卓著显赫的名声。例如,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将学校起名为“剑桥学院”。剑桥大学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1209年,当时,由于一些课程被停课,一些牛津的学者和学生便来到剑桥另建立了一所学院。1318年教皇约翰二十二世正式认可该校为大学。从此之后,剑桥便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与牛津齐名的著名大学。不论是在英国历史上还是在科学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大学及其图新:纽曼遗产在英国和美国的命运本书采用了历史"旅行"的手法,围绕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分子约翰·亨利·纽曼和他的经典著作《大学的理念》,以及他所处时代的大学组织和文化所发生的变革而展开。"旅行"连接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大学历史,其叙述的重心是形成了纽曼大学理念的牛津、剑桥大学的变革历程乃至牛津,剑桥之外的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史,但也就便浏览了欧洲大陆国家的大学发展史。这种宏阔的历史"旅行"手法使本书能自如地讨论两个世纪以来与政府、经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相关联的英、美大学的内部  相似文献   

13.
《教书育人》2012,(9):30
英国考录公务员方式:智力测验考思维英国素有"接受过优良高等教育的人更适合担任领导"的传统意识,故公务员(微博)录取者多为剑桥、牛津等名牌综合性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英国公务员考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统测报考  相似文献   

14.
校外教育 19世纪30年代英国伦敦大学创立的一种教育制度。远距离教育的初始阶段。1830年以前,英国共有牛津、剑桥、圣安珠、格拉斯哥、阿伯丁、爱丁堡和都柏林7所大学。其中4所在经济比较落后的苏格兰,而经济比较发达的英格兰只有3所。苏格兰人口只有英格兰的三分之一。位于英格兰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由于受教会的控制,办学思想又非常保守,只有信奉英国国教的人和贵族才能入学。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这种情况大为不满,提出了改革大学的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从“柏林大学”到“洪堡大学”柏林大学在德国大学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的。就世界大学史而言,自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诞生以来,逐渐西传,先是在巴黎有巴黎大学,之后到了英伦三岛,牛津、剑桥先后诞生。相比之下,德国的大学还要算是后来者,至于柏林大学则更排不上座次。但要论在德国、甚至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地位,柏林大学则首屈一指。从历史上来看,经过19世纪初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改革运动,到19世纪中期,德国大学已经明显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拥有多所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柏林大学更是…  相似文献   

16.
英国现有大学46所,其中29所是二战以后建立的,16世纪以前建立的有6所,包括英格兰的牛津、剑桥和苏格兰的4所大学。  相似文献   

17.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正逐步形成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共同趋势。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地方分权制国家还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都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对地方化这一课题进行积极的探索。从19世纪英国的“新大学运动”(新大学由各城市兴办),到20世纪美国的社区学院;从60年代泰国在首都曼谷之外创办地方性大学,到70年代苏丹等非洲国家纷纷突破宗主国传统大学的模式,采取高等教育地方化的政策,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地方化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情报参考》2004,(3):23-24
一、英国一向是放洋留学的热门地点,而能进入名牌学府牛津和剑桥更是莘莘学子的梦想。可是。英国高等教育水准近年来每况愈下。牛津和剑桥在世界名校排名榜中尽管仍能留在前十名。但名次却在不断下滑。  相似文献   

19.
国外科学史学者发现,自16世纪中叶以来,世界科学中心每隔七十年左右就发生一次转移,至今已经历了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转移。与之相对应,我国学者贺国庆认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移,"意大利是中世纪大学的策源地,以博洛尼亚等校为代表的大学,是世界最早的高等教育中心。至十七世纪,高等教育中心转移到了英国,牛津、剑桥闻名遐尔。18世纪后半期以来,法国率先完成了近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新型的  相似文献   

20.
1850年,澳大利亚第一所大学——悉尼大学建校,它和随后建立的墨尔本大学都仿效了英国的牛津与剑桥的模式。应当说,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表面看来,和美国一样都是早期英国殖民者在一个“新大陆”上殖民的结果,但由于所处的独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涤荡,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形成了若干不同于英美高等教育的特色。这与其实行了凸显个性的高等教育政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