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吉首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突显了实践教学的特色.文章总结了其在综合教学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范围和区域选择、主要内容、实习效果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吉首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突显了实践教学的特色。文章总结了其在综合教学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范围和区域选择、主要内容、实习效果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认识实习是按照教学计划实施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材料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影响专业学生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探讨如何提高认识实习实践教学质量,并结合"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使学生感性认识专业,了解专业,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应用能力,以达到实习目的。  相似文献   

4.
认识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第一个实践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生要求为指导,从学生学习态度、教师教育思想、实习内容、实习收获和实习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认识实习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和"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为目标,结合认识实习教学实践,优化认识实习目的,通过增设实习环节、合理安排实习内容、组建实习指导团队和采用综合考核方式等进行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关于野外综合地理实习基地创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综合地理实习是地理学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实习基地的选取直接影响实习的内容和效果。从所在学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角度,分别对经济与交通条件、科学技术支撑条件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三个方面论证了衡山作为野外综合地理实习基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前移后拓"理念的内涵,分析了城乡规划专业认知实习中贯彻该理念的必要性。以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认知实习为例,总结了实习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操作方法。实践表明,该模式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据当前的教学环境,要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积极开展认识实习、项目实习、模拟实验和专业实习.  相似文献   

8.
野外实习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本教学环节,但传统的实习存在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为此,提出建立野外教研实践基地的构想,在具体运行当中要编写教研基地指导书,学生实习与考核、师生科研等相结合。该模式在我国"双世"遗产地武夷山实践基地得到初步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以工程应用为要求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卓越工程教育的关键。以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岗位实习(三实习)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企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一条主线,是本专业向应用型本科发展、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分析了本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对三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及计划进行了系统设计。结合实习资源与条件,对实习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已有的经验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力求通过以三实习为主的专业实践模式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实施人文和自然地理二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目前"前移后拓"理念在实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的成效。本文通过引入"前移后拓"理念指导区域地理实习,进而分析其应用过程中取得的效果:(1)实习前期,指导学生明确实习目标,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转变现有实习态度;(2)实习中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丰富了青年教师的野外工作经验和科研知识,提高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效果;(3)实习后期,提供学生全方位的锻炼机会,学生的交流能力、专业技能得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散悟和漫谈的方式交待了作者的哲学心路历程,坦白了作者时下的哲学玄思断想。作者在卡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迪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和“以人心为体”的“实践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对几十个当代哲学的重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实践唯心主义”的理解和了悟。  相似文献   

12.
电气“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要,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可或缺。本文阐述了校外实践基地的选择,分析了校外实践基地的具体作用以及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法等内容,确保校外实践基地真正在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能力培养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3.
"理论联系实际"是有必要被质疑的。我们是否有理论被联系?是否考虑到了理论超越于实际呢?奢谈联系实际抹掉了"理论"这个更困难的前提。关于理论与实际关系的观点很难解释一切科学思想的来源。而且,理论的价值远重于实际,我们更缺的是理论。真正的理论兴趣是必定要走向哲学的。而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崇尚感性,缺乏理性,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有了哲学的繁荣,才会有整个民族的全面繁荣。这便是大学要担当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新专业,高等院校数字媒体技术的实践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为顺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数字媒体技术等应用类专业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实践环节,构建由"课内实验""课外实践""工作室"构成的"三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这一模式的顺利进行,还要改革学校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的硬件投放,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实践教学队伍。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的实践概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理论实践的理论",并论证了此定义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意义。阿尔都塞的观点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课程实训是高职高专工科类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本文运用国际标准ISO8402中的相关定义,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实训周质量保证模式的9个质量要素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建立的这一套课程实训周质量保证模式,不仅明显提升了课程实训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而且能够满足教学管理部门掌控课程实训周教学质量状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要围绕"精"、"实"、"工"开展各方面的建设。所谓"精",就是要求专兼职教师队伍要精,要有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以及精品教学包和课程包;所谓"实",就是要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就业基地的建设落到实处;所谓"工",就是要整合教学资源,解放学生,缔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系统,提高办学质量。通过"精"、"实"、"工"三个维度的全面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散数学》课程是数学教育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用性。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矛盾很突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新而实。教学方法改革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环节存在的少、短、浮等问题,构建了新型“实习就业一体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实习基地群的建立、遴选机制的制定、实习内容的科学规划、多元课堂的运用、长效机制的形成,保证了“实习就业一体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了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实践双轨运行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学理论“实践乏力”现象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理论的“实践乏力”现象是指由于教学理论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或研究者实践意识的淡薄而导致的教学理论实践功能发挥不充分或效力低下、而无力指导教学实践的现象。就教学理论自身来说,它的“实践乏力”现象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注重对国外教学理论的引进和从相关学科中移植,忽视对它们的批判和转化———教学理论的整合力差;②结构僵化、体系陈旧———教学理论缺乏强劲的解释预测力;③唯政治风向是瞻,唯长官意志是从,教学理论研究丧失学术自主性;④语言呆板教条,表述单一少变,教学理论的话语系统缺乏现实的感召力;⑤急功近利的实用取向、追逐时髦的浮躁心态———教学理论失却了自我修正与发展的反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