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宏智正觉默照禅与神秀北宗禅二人都认为心是解脱的根源,但对心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与之相应,在解脱的认识上他们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二者都注重坐禅,但修行实践也根本不相同,神秀坐禅是继承达摩—慧能以前禅宗的传统模式,而正觉则直接继承曹洞禅法,虽倡导默照,但仅是形式。  相似文献   

2.
歌德在悼念挚友的诗作《席勒的遗骨》中表达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中凝望头骨的沉思与《庄子·至乐》中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歌德与庄子都表现出对世俗物质生活的鄙弃,坦然面对死亡。他们分别秉承泛神论与"天人合一"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崇尚自然,二人都主张到自然那里寻求拯救和解脱,从而达到"物我无间"的境界,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相似文献   

3.
<古诗十九首>揭示了汉末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信仰缺失的孤独,人生无常的焦虑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试图在声色美酒服药求仙以至理想爱情中寻求一种解脱之道,尽管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但这寻求本身却彰显出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禅宗的"无为宗旨",松源崇岳禅师从三方面具体展开。三解脱门虽然是佛法,但不离世法,虽然是解脱,却不离生死,虽然是三门,却一时证入;语言虽然是世法,并不离佛法,虽然开口不在舌头上,却又在舌头上;包括三门和语言在内的诸法,本来就是佛法与世法不二,诸法历然更非他物。无为宗旨正是在佛法世法都成一片上的"一切即寻常"。  相似文献   

5.
谷风云  郑雨 《文教资料》2006,(24):87-88
卡夫卡是20世纪文学主潮“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现代主义文学大师。通过其长篇小说《诉讼》,读者都可以立刻看出卡夫卡自传式的影子——生活充满苦闷与挣扎,无助地寻求解脱之法,最后却被迫向生存低头。  相似文献   

6.
我生于1958年。1979年在四平师范读完专科,1984年在东北师大函授本科毕业。毕业后曾在公主岭市二中任教,现为吉林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自幼受到军人家庭的“正统”教育,却掩藏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早先,在诗苑中培育几株《小野花》、《刺玫瑰》,些许好评,牵惹一场诗人梦。后来,又在唐诗宋词中寻求梦的解脱,沉湎于考取研究生的痴迷中。终于,有一天猛醒:天生我才当教师。于是,心系教育,致力教学。近年来先后被吸收为吉  相似文献   

7.
苏轼与黄庭坚在个性、思想上的差异在贬儋州、宜州时影响了二人的行为方式及创作。与苏轼旷达地通过“立言”方面的努力和人际交往在儋州解脱苦难不同的是 ,黄庭坚在宜州主要通过自身思想化解苦难、强自解脱 ,最后在外部生活条件改善后才完全达到超然旷放之境。二人作品最后殊途同归 ,都呈现出平淡圆融、自然妥帖的面貌。  相似文献   

8.
苏轼与黄庭坚在个性、思想上的差异在贬儋州、宜州时影响了二人的行为方式及创作。与苏轼旷达地通过“立言”方面的努力和人际交往在儋州解脱苦难不同的是,黄庭坚在宜州主要通过自身思想化解苦难、强自解脱,最后在外部生活条件改善后才完全达到超然旷放之境。二人作品最后殊途同归,都呈现出平淡圆融、自然妥帖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汉语数词二与儿子的儿都表音为er,但二却有两个发音,即大部分中国人一般把二读成èr或àr。生长在中国的人,也许对这个现象不大会介意,但韩国小学生初学汉语时,常常对这个现象表示困惑。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把两种发音都标上去。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文学院王可端在《从神到人——由《史记》到《资治通鉴》看刘邦形象的演变》一文中指出:《史记》、《汉书》与《资治通鉴》是我国著名的三部史学和文学著作。《史记》、《汉书》对圣人进行神学渲染中,数刘邦最多。在世袭制社会中。刘邦以一介平民而成为天下帝王.当时的人们是很难理解的。司马迁与班固都试图为其寻找合理性.二人虽然都描写过有关刘邦的一系列异闻,但二入的出发点却不同,司马迁描写神秘文化是为了探寻刘邦成功的原因.而班固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为刘邦建国登基寻求合理性,作神学宣传,强调天意或天命。  相似文献   

11.
张敬儿、王敬则为南朝宋齐时期两个较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他们在政治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显著的差别。所谓“相通”,在于他们同属“伧寒”阶层,具有相近的社会气质和政治经历,他们争取政治地位的奋斗经历,也正是南朝伧寒武人奋斗历程的缩影。张、王二人在政治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入仕途径及参与政治方式的不同等方面。当然,作为政治人物,他们之间也存在矛盾和争斗,这种争斗又是京口和荆襄两大武力集团此消彼长关系的曲折反映。张、王政治生涯的异同,并不仅仅是他们个体的经历和体验,而是具有普遍的时代性意义,即他们在政治上的沉浮荣辱,乃是南朝伧寒武夫跋涉在政治旅途上所必然要遇到的风雨坎坷。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二战期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和法国临时政府外交活动的异同。指出他们都希望尽快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都得到了流亡所在国的支持,但均遭到了美国的冷遇。然而,前者外交活动的主要对象仅限于中、美等大国,后者则取得了更广泛的支持;前者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外交活动上,后者则放在了壮大实力方面;前者的外交活动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之上,后者则建立在必要的实力基础之上。正是这些不同,导致了两者迥异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与胡适的教育思想有相似的一面,但又存在着很大乃至根本的分歧,究其原因,相似是由于陈,胡的经历相似,并都受到改良主义的影响,相异则缘于各自的哲学观,所信仰的主义和理论参照体系及工作侧重点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中日道德教育的异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日是两个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特征;在道德教育的传统、历史以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等方面,又有总共同之处。研究这些不同点和共同点,对我们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都进行了土地改革,.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士地改革虽然是在不同的理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也各不相同,但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诸多的相同点.如两地区的土地改革都经过充分的准备,都是分期、分阶段进行的;都有健全的领导机构来保证土改的顺利进行;都是由政府居间办理.完成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在土改的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主的破坏和阻挠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比较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生富 《天中学刊》2001,16(3):83-86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类智能的功能模拟,二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其思维的物质承担者不同,在智能活动中的地位和思维程序了悄同,所以有本质的区别,人工智能没有人类智能所特有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延伸,至多只是部分地超越人类智能,在整体上是不能最终代替和战胜人类智能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梦、中国梦,这两个表面上很相似的文化术语,孕育于美中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或者作为各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的代表,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点。笔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在诞生时期、发展趋势、概念内涵、文化背景、倡导的根本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历史作用、实现途径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18.
王廷相和徐敬德分别是15世纪中国和朝鲜哲学史上气论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虽然"气"是王、徐二人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但由于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人对一些哲学基本范畴的认识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少差别,这些认识上的异同处正反映了当时东亚气论哲学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伟大的探索,由于所处历史条件的不同及主体认识角度、思维模式的差异,他们的现代化思想也各具特点。基于“共同的信念,不同的坐标”;“共同的道路,不同的忧患”;“共同的取向,不同的解读”这三个侧面探析两代领导人现代化思想的异同和他们振兴中华之路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与严复理想社会模式的形成过程,两之间的异同及从中得出的几点启示。认为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都是其爱国思想的逻辑发展;他们都把现代化和均平作为其理想社会的主要目标,但在均平的侧重点上却有所不同;他们都论述了社会主义兴起的原因,但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认识上则有差异。章最后指出,他们的理想社会模式属于超前意识,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