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正确的价值观不仅关系着当代青少年自身素质的提高,还影响着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存在着人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言行脱节现象严重等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是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要通过重视社会发挥的导向作用,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重视学校发挥的示范作用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处于变革的新时期,新旧两种体制互相转变,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也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本文就是立足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现状,并对当代当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进行研究说明,最后,笔者提出了重建当代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想法.下文就是对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教育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其价值取向。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教育政策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与价值取向。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复杂艰巨的建设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背景下,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向促进公平倾斜,这是当代中国教育政策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4.
了解我国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状况是各级学校有效实施价值现教育的前提.通过对306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合其他调查研究成果,我国当代青少年具有价值选择的多元化、价值本位的个体性、高于行动的价值认知以及现实而积极的价值取向等旨趣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QQ、微信、博客、贴吧等新型媒介的出现,海量信息的传送,在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教师应深刻剖析西方文化、影视文化、网络文化、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影响,以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作为当代"新写实"女作家的池莉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关注着女性的生活,从她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和社会心态,深刻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女性的价值取向。我们看到的是当代女性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同所有社会成员一样,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必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跨世纪的大学生,是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生力军。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其作为大学生在当代社会中的具有行为出发点和归宿意义的一定的价值指向。在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政治价值取向上,大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同时,有的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有淡化的…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导向功能,既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也有消极的负面导向。大众传媒所宣扬的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爱情至上等负面价值导向因素,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限制和消除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负面效应,必须纠正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强化政府的调控手段,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作用以及重建新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文章立足当下,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分析了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所呈现出的多元性、功利性、现实性、唯我性、不稳定性及差异性特点,为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特点 人生价值观乃是个体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及其一生的发展方向。通常地,人们从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人际价值的取向、职业价值的选择、生活价值的追求等四个方面来考察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水平。综合分析我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是对人类生活、思想、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反映,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学在文化这一大背景中寻找自己的机遇与挑战,更努力在文化的变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文化在文学的发展中得以滋养和积淀,更在文学的创作中得以表述和体现。这种相互的作用关系,就使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了多维的文化价值。首先,从文学的视角看当代文化的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格局;其次,从当代文学的基本形态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选择及价值取向;最后,在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中,探讨其隐藏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其核心是群体的价值取向。近代中国由于经历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和野蛮的外国侵略的苦难历程,并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传统文化被扭曲和破坏。当代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有必要进行重构,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纵观湖州新时期①三十年文学发展的历程,湖州当代文学以其不俗的文学实绩沿袭着浙江文学的悠久传统,绵延着吴越文化恒古的历史风范。湖州当代文学在创作取向上,恪守主流价值立场;在艺术视角上,秉承诗性江南文脉。了解湖州新时期三十年文学发展的进程及其文学品格,有着超越地域界限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和现代多种政治文化因子共存、杂糅、碰撞的影响下,农村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发生了激烈的嬗变,呈现出传统色彩与现代理念共存的双重特性。有效促进农村青年政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关键在于构建反映当代农村青年政治价值取向的"四型"自治文化模式,即通过构建民主型、参与型、契约型、法治型的自治文化,培养农村青年的民主观、政治参与观、契约观和法治观。  相似文献   

15.
黄汀 《怀化师专学报》2012,(10):100-102
对当代中国青年来说,大众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价值观形成的文化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当前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价值取向上更加追求个性,崇尚自由;价值观世俗化、实惠化;对社会主导价值取向排斥、拒绝等。因此,重塑我们的政治价值观,为青年价值观构建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外部环境、用先进文化引领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以及重塑青少年人文精神成为消费时代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文化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良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良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官本位意识、宗法观念、平均主义思想、"重人伦、轻物理"的价值取向等。在马克思主义整合传统文化过程中必须努力消除这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利于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作为民族群体代代相传的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教育活动的社会人文基础,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对我国当今社会普遍存的少数民族教育文化进行思考:一、女性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二、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文化重人文轻科技;三、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受宗教观念影响深远;四、"工具理性"价值取向在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中表现突出;五、和谐之道: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的必然选择。希望对当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开展与实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假设是教师文化乃至学校文化的深层指令,是教师一切行为与价值取向的源泉。教师行为背后的动机、方法的前提以及信仰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受制于教师思想中错误的假定。揭示这些假定是消除教师文化中消极因素的第一步。我们发现,教师思维中的错误假定不少,严重影响着教师的实践以及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特里·伊格尔顿是英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他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深受英国文化研究的创始人威廉斯的影响,他把"文化"放在历史和政治的视野中加以思考,对共同文化、文化观念的演变、文化的价值以及文化与历史和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伊格尔顿十分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问题,并对之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中肯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与古代小说的复杂演变相联系,又受制于本土文化等级秩序、价值理念、思维习惯、审美趣味等,可析为杂小说观念与文学小说观念两个系列,二者相通而又相对独立。前者的内涵有一个位移的过程,并得到了文化等级秩序上的史志学分类。后者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今人而非古人建构,历史上对其所作的阐释有限且多为负面,但于明后期出现了价值判断上的巨大扭转。这种扭转表现为前所未有的小说评点大繁荣,具体而言有本体论、人物论、技巧论三方面,而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与评估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